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特殊材料及特殊工艺

特殊材料及特殊工艺


3 制作工艺
羽绒服装的制作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填充材料的整理和服装成品的 加工。其中填充羽绒的整理是保证羽绒服装品质的关键,一般分为四个 步骤:
毛梗分离
毛绒规格 检验
杂质含量 检验
羽绒水洗 消毒
五 针织面料
1 定义:针织面料是由线圈相互串套形成的一种织物。
2 独特的结构性能
(1)脱散性。针织面料在裁剪后,被剪断的布边处线圈失去 串套连接后, 会按一定方向发生脱散。 (2)卷边性。正反面线圈构造不同的某些针织物在裁剪后, 衣片边缘会按一定的方向卷边,这是由于线圈中弯曲的纱线内 应力的不平衡而引起的。 (3)拉伸性。针织面料的拉伸性也就是面料的弹性。 (4)工艺回缩性。在对针织面料进行缝制的过程中,衣片在 长度和宽度方向回发生一定程度的回缩。
第九章
特殊材料及特殊工艺
• 13104246 项洁 • 13104245 施北羽 • 13104217 杨小方 • 13104218 张苑苧 • 13104220 吴洛涵
目录
• 第一节 常见的特殊材料及其工艺要求 • 第二节 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第一节 常见的特殊材料及其工艺要求
服装面料种类很多,不同的面料因为特性的不同, 其缝制工艺及采用的机械设备等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中皮革、羽绒、针织面料以及轻薄的丝绸、化纤及 混纺面料是当前常见但又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服用材料。
B、主要特点
1. 外观华贵。真丝般的光泽、悬垂性极佳、高支纱织成,纹 路细沽清晰
2. 舒适性好。手感柔软爽滑,质地轻薄、吸湿性与棉相当, 导湿透气性远胜于棉
3. 染色性好。本色淡黄,可用酸性染料、活性染料
4. 物理机械性能好。单纤断裂强度在3.0cN/dtex以上,纤度 可达到0.9dtex、面料尺寸稳定性好
• 面料的弹性不能受粘合衬和里布影响,因此弹性面料不适
宜搭配复合粘合衬,在设计里布时其放松量必须考虑到弹 性面料的变形量。
• 弹性面料不能受缝纫线影响,在缝制弹性面料时,应采用 同样具有弹性的缝纫线进行链式缝纫或改变线性来满足面 料变形需求。
窄绷缝线迹:用于弹性面料的折边缝。
宽绷缝线迹: 用于弹性面料的折边缝。
三重绷缝线迹:用于弹性面料的折边缝。
3线 窄拉链线迹:用于对弹性面料做拉链形或阶梯形的 装饰拼接效果。
3线 宽包缝线迹:用于缝 制双层弹性面料或对单层 轻薄到拉链形或 阶梯形的装饰拼接效果。
3线 弹性包缝线迹: 用于缝制高弹性面料。
b.弹性面料的保形性
3 裁剪
皮革都具有天然皱褶和纹理,在进行排料划样前往往要对革面 进行平整。 在排料划样时要仔细观察皮面,尽可能将高品质的革料安排在 服装的主要部位。 注意皮料的纱向问题。 采取单件单裁的方式,并且每裁完一件就要单独放好一件,不 可混同。
4 缝制设备与工艺
缝制光滑的皮革材料时应使用塑胶压脚或用平行轮输送的缝纫 机;在车缝时要使用针粗、眼大的专用缝纫机;还要使用专用 的包芯缝纫线,线迹也不宜太密。 皮革面料不像纺织品那样容易出现毛边,缝份较小;普遍厚实 且韧性较强,不宜采用归拨工艺;对于过密的缝制容易断裂, 所以在一段缝制结束后通常是将缝线拉长,并穿过到皮革背面, 通过手工打结的方式来固定;在进行拼缝时,通常是将缝份沿 缝迹线分开,在缝份背面涂上胶水或双面胶,用锤子敲打试制 平服并和衣片背面粘合。
批量剪裁后逐片修正。常规的双层铺料法容易造成上下层错 位,致使裁片出现左右不对称或长短不一情况,因此,铺料 时采用单层铺料法。 • 高档丝绒服装裁剪前将丝绒与较硬实的白细布用手诊进行固 定,在细布画样或作线钉,然后丝绒与细布同时裁剪。
B 缝制
• 裁剪时要增设对位记号,保证缝制准确。高档丝绒服装还可 以采用手工假缝。
• 轻薄面料划样时应避免使用坚硬锐利器具在面料上做记号, 避免划伤布面。避免使用划粉,以免留下印记难以清除,做 标记处采用线钉方式。此外,因为面料容易滑移,在作线钉 时应适当放松针迹,并用回针方式避免样板变形。
• 缝制轻薄面料应注意控制面料与压脚、车牙与面料、面料 与面料之间的摩擦力。可以选用底部平滑的标准塑料压脚, 减轻压脚与压脚间的摩擦;使用幼密型车牙,将车牙调整 到最低位;控制好车速,保证线迹疏密一致。
Textil AG公司制造的,它的成分包括羊毛和苎麻纤维。它和 其他的弹性布料不一样,因为其他的弹性布料都是由人造材 料比如和合成弹力纤维制成的。因此,这种新布料具有高度 的透气性,能将水分从皮肤分散,达到保持穿者舒适和干爽 的目的,也能保护穿衣者免受恶劣自然环境的侵扰。
2 弹性面料制作服装时的工艺要求
第二节 各种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
一 新型材料
1.大豆纤维 A、定义: • 大豆纤维是我国湿法纺丝研究开
发成功的世界原创性的再生植物 蛋白质纤维。
• 大豆功能性纤维是将经榨油的大 豆豆粕中的球蛋白提取提纯,用 助剂、生物酶作用,再添加 羟 基和氰基高聚物,配制成一定浓 度的蛋白纺丝液,经熟成后,经 湿法纺丝而成。
3 特殊的加工工艺 a 结构样板
在很多梭织服装中必须增加的省道、分割线、拉链、开 口等,在针织服装中都可以用弹性来弥补而加以省略。 针织面料在样板设计时应考虑面料的回缩率并适当加放。
B 面料的整理
由于针织物普遍柔软蓬松,因而不宜长时间地捆绑,否则 容易引起变形。针织面料在织造和运输中容易发生勾丝、 漏针、密度不匀等问题,在进行裁剪前可以采用蒸汽整理 的方式进行处理。针织面料一般以低温熨烫为宜,整理后 面料需完全冷却定型后方能进行铺料裁剪。对于一些较长 的衣片,如长裤、长裙等,通常要进行悬挂定型,使其处 于完全自然的状态才能进行裁剪。
D 缝制
(1)缝制设备。 针织服装常用的缝纫机有摆缝机、绷缝机和包缝机。
(2)针线及辅助设备 在针织服装工业设备中,通常采用环链式或上下差动 式缝纫机。
(3)缝制线迹及工艺 要根据服装的要求选用相适应的线迹结构和缝纫线。
此外,由于针织面料容易勾丝、起毛、起球,在整个加工 制作过程中,设备器械的光洁非常重要。在存放和储运过 程中,因为针织物透气吸湿,要保证面料干燥通风,减少 堆放时间和数量,以防止霉变。
• 弹性面料的设计不仅应该考虑人体需求,还需要考虑面料
本身弹性的大小。相对于弹性较小或没有弹性的面料而言, 用弹性面料制作成衣时,放松量要减小,具体数值根据面 料的弹性而定。
• 利用面料弹性减小放松量时,也必须注意面料伸缩与人体
活动量的比率,不能因放松量过小引起面料受力过度,导 致面料产生弹性疲劳,发生不完全弹回,引起服装的变形。 同时面料受力过大易造成拼缝出明显拉伸,出现缝线外露 甚至断裂的现象。
四 羽绒
1 定义:羽绒是长在鹅、鸭腹部,成芦花朵状的绒毛。 由于羽绒是一种动物性蛋白质纤维,比棉花(植物性纤维素) 保温性高,且羽绒球状纤维上密布千万个三角形的细小气孔, 能随气温变化而收缩膨胀,产生调温功能,可吸收人体散发 流动的热气,隔绝外界冷空气的入侵。
2 结构设计
面料回缩是羽绒服装结构设计中的主要问题
• 侧缝等与人体接触较多的部位不宜采用普通包缝,倾向于 来去包缝或密度较高的其他布料斜裁布料进行滚边。对于 衣摆、袖口、裙摆等较为宽松部位采用三折边,折边不宜 过宽,一般为0.2~0.8cm。领口和较小袖口除包边外,贴 边也是常用方法。
滚边
三 丝绒
1 定义:丝绒是经起绒组织构成的丝织物,表面具有密集 绒毛,形成独特优雅光泽,是华丽高档女装材料。
六 皮革
1 定义:皮革是经脱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学加工所得到的 已经变性不易腐烂的动物皮。革是由天然蛋白质纤维在 三维空间紧密编织构成的,其表面有一种特殊的粒面层, 具有自然的粒纹和光泽,手感舒适。
2 选料
皮张的各个部位的质地差别很大,一般臀部较硬,颈部粗糙, 腹部松软。在选料时主要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根据服装部件对材料质地的要求进行选料。 二是要注意选皮时的对称性。 三是应充分考虑皮革的利用率,通过在服装中增设一些分割线 使得小张的皮革尽可能使用,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C 裁剪
(1)裁剪前必须确认丝绺方向,避免线圈歪斜,对于纵向 延伸度大的针织面料容易发生横向幅宽收缩的现象,因此 要适当放宽缝份。 (2)为了减少斜纬情况,衣片宜采用前后不稳方向相反的 排料裁剪方法。 (3)对于化纤或混纺针织材料,在电刀进行裁剪时剪口容 易发生粘结,因而铺料时不宜过厚,裁剪时速度不宜过快 或采用波形刀口的刀片,高档面料可采用少层手工裁剪。 (4)一些长丝针织面料往往表面光滑,加之针织物柔软而 富有弹性,裁剪时很容易发生滑移,铺料时不宜过厚,可 在上下层间铺上垫纸一同裁剪,以避免面料的滑动。
5. 较好的保健功能。与皮肤亲和性好,含多种氨基酸、加入 杀菌消炎中草药,药性持久
2、牛奶蛋白纤维
A、定义
• 牛奶蛋白纤维是以从牛奶中分离出的蛋白质为基本原料, 经过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制得的再生蛋白质纤维。
• 牛奶蛋白纤维 横截面呈圆型、腰圆型或呈哑铃型,纵向有 凹槽、沟状结构或有隐条纹,边缘光滑,与蚕丝一样在被 抓握时成产生独特的鸣音。
一 弹性面料
1 定义:面料的弹性是指面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是发生形变,除 去外力后能恢复原来形状的性质。弹性面料则是指具有这种形 变能力的面料。弹性面料种类繁多,其弹力的大小与其纱线成 分及织造方式关系密切。此外,有些弹性面料仅仅是某个方向 具有弹性,有些面料的弹性则体现在多个方向。
• 这种全天然的而且还带有伸缩性的布料是由瑞士Rohner
• 此结构有利于吸湿导 湿、透气和快干,也 使其表面具有一定摩 擦力和抱合力,有利 于纤维成纱。
• 牛奶蛋白纤维是一种集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优点于一身的 优良纺织服装原料,具有独特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属 于绿色环保产品。
2 产生问题的原因:压脚压力不当,针板、车牙、压脚选用 不当,线太粗,线的拉力太紧 ,输送动力形式不配合等。
3 弹性面料制作服装时的工艺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