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扶贫规划_99第1篇:旅游扶贫开发规划初探旅游扶贫开发规划初探摘要:旅游扶贫开发是我国扶贫工作中一个新生的开发式扶贫形式,具有投入较少、效果好、返贫率较低、能使贫困地区群众受益的优势,是我国许多贫困地区采取的扶贫方式。
但是,旅游扶贫开发在一些贫困地区的实施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于开发活动的不科学。
文章结合对广西龙州左江旅游扶贫开发规划案例的分析,对旅游扶贫开发规划进行实证探讨。
关键词:旅游扶贫;左江开发;规划设计旅游扶贫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扶贫工作的开展,由政府部门结合扶贫工作的实践提出来的,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改善我国贫困地区的社会、生态、经济等方面发挥了很大功能,使许多贫困地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但是,在旅游扶贫开发中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有些问题是由于不科学、不合理的开发活动所致。
因此,规范旅游扶贫开发,使旅游扶贫开发可持续发展,对旅游扶贫开发规划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以广西龙州左江旅游扶贫开发规划为例,初探旅游扶贫开发规划,以期对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实践提供借鉴。
一.旅游扶贫相关概念(一)旅游扶贫涵义旅游扶贫是在国家有关扶贫方针、政策指导下,在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贫困地区,以扶贫为目的,通过对旅游资源保护性地开发利旅游扶贫开发规划初探摘要:旅游扶贫开发是我国扶贫工作中一个新生的开发式扶贫形式,具有投入较少、效果好、返贫率较低、能使贫困地区群众受益的优势,是我国许多贫困地区采取的扶贫方式。
但是,旅游扶贫开发在一些贫困地区的实施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于开发活动的不科学。
文章结合对广西龙州左江旅游扶贫开发规划案例的分析,对旅游扶贫开发规划进行实证探讨。
关键词:旅游扶贫;左江开发;规划设计旅游扶贫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扶贫工作的开展,由政府部门结合扶贫工作的实践提出来的,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改善我国贫困地区的社会、生态、经济等方面发挥了很大功能,使许多贫困地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但是,在旅游扶贫开发中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有些问题是由于不科学、不合理的开发活动所致。
因此,规范旅游扶贫开发,使旅游扶贫开发可持续发展,对旅游扶贫开发规划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以广西龙州左江旅游扶贫开发规划为例,初探旅游扶贫开发规划,以期对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实践提供借鉴。
一.旅游扶贫相关概念(一)旅游扶贫涵义旅游扶贫是在国家有关扶贫方针、政策指导下,在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贫困地区,以扶贫为目的,通过对旅游资源保护性地开发利第2篇:旅游扶贫开发规划初探摘要:旅游扶贫开发是我国扶贫工作中一个新生的开发式扶贫形式,具有投入较少、效果好、返贫率较低、能使贫困地区群众受益的优势,是我国许多贫困地区采取的扶贫方式。
但是,旅游扶贫开发在一些贫困地区的实施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于开发活动的不科学。
文章结合对广西龙州左江旅游扶贫开发规划案例的分析,对旅游扶贫开发规划进行实证探讨。
关键词:旅游扶贫;左江开发;规划设计旅游扶贫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国家扶贫工作的开展,由政府部门结合扶贫工作的实践提出来的,是我国扶贫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改善我国贫困地区的社会、生态、经济等方面发挥了很大功能,使许多贫困地区走上了致富的道路。
但是,在旅游扶贫开发中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其中有些问题是由于不科学、不合理的开发活动所致。
因此,规范旅游扶贫开发,使旅游扶贫开发可持续发展,对旅游扶贫开发规划的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以广西龙州左江旅游扶贫开发规划为例,初探旅游扶贫开发规划,以期对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实践提供借鉴。
一.旅游扶贫相关概念(一)旅游扶贫涵义旅游扶贫是在国家有关扶贫方针、政策指导下,在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贫困地区,以扶贫为目的,通过对旅游资源保护性地开发利用,发展旅游产业,并以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使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旅游扶贫开发目标旅游扶贫开发关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通过发挥旅游业带动性强、关联度高的特点,建立造血式扶贫模式,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实施旅游扶贫开发条件旅游扶贫是一种特殊的扶贫方式,它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旅游扶贫开发的条件主要有三大条件,即:具备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当地的景观资源以及以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社区;具备较好的交通条件,解决景区点可进入性问题;具有良好的区位条件,依托中心城市带动贫困地区发展。
二.旅游扶贫开发战略聚类模型根据旅游扶贫开发三大条件,现提出“旅游扶贫开发战略聚类模型”,以此分析得于模型各个象限的贫困地区在旅游扶贫开发战略上的选择,指导旅游扶贫开发规划。
具体如图1。
另外,对于各个象限中可进入性差的贫困地区,可同时采取政府主导模式,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改善可进入性,为顺利实施旅游扶贫工作提供保障。
三.龙州左江旅游扶贫开发规划案例分析(一)规划背景广西龙州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左江上游,距离广西首府南宁市200公里,西与越南接壤,中越边境线长达184公里,沿边有水口国家一类口岸和科甲二类口岸,是我国连接东盟国家的重要陆路口岸通道之一、中越边境游的重要区域。
其中,左江龙州段两岸群山磋峨,风光秀丽,不仅具有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观,还有古老神秘的古骆越文化、古朴的农村风貌、浓郁的民俗风情等丰富的旅游资源。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龙州县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旅游资源、以及完善的贯通全县和连接广西区内外的公路运输网络,旅游扶贫开发是龙州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根据“旅游扶贫开发战略聚类模型”,龙州县处于象限Ⅱ;因此,左江旅游扶贫开发宜采取“集中战略”或“纵向一体化战略”,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加长拓宽旅游产业链,实现旅游经济规模化。
(二)项目简介1.规划范围本规划区范围东起龙州县界,西至龙州板那屯,南至龙州与广西宁明交界处,北至319省道,总规划面积27400公顷。
2.规划目标及功能定位1)规划目标:依托壮美山水田园风光、优良自然生态环境,以悠久古骆越文化、原生江河生态文化、特色古镇历史文化为特色,以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文化体验为主要功能,打造旅游设施完善、主题形象鲜明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中国著名的旅游黄金水道。
2)功能定位以山水游览观光、滨江休闲度假、历史文化体验为主要功能,以生态康体养生、南国乡村旅游、民俗文化体验、水上运动休闲、江河生态休闲、旅居休闲度假为辅助功能。
3.总体框架左江旅游扶贫开发总体框架为“一链五珠”,即:左江山水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带、上金国际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岛、沉香角山水田园休闲度假营地、白雪山水隐逸养生园、响水壮家风情小镇、岜等古骆越部落村。
图2左江旅游扶贫开发总体框架图(三)项目规划设计1.左江山水文化生态休闲旅游带1)开发思路丰富左江水上游线内容,加强沿线景点开发、活动策划和绿化美化,修建沿江步道、观景平台,形成水陆结合的游赏系统。
另外,完善旅游带上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和标识系统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形成以左江为支点,向全县延伸和辐射,带动龙州县旅游业发展。
2)建设项目包括左江生态景观廊道建设、左江水上旅游综合开发、沿江游客接待服务设施的配建、左江滨水休闲观光道建设、水上陆地交通工具的购置及沿江村庄风貌整治改造等。
2.上金国际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岛1)开发思路:通过整合上金乡三江口周边的资源、村庄、景点,以左江的古骆越文化为核心内容,从壮族的“生存方式、生活记忆、生活智慧和思考源泉”切入,以传承和保护为主的原生态旅游进行开发,促进壮族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建设项目:包括上金高尚主题社区、酒壶山主题园、芳草谷山地休闲运动乐园、三江口左江文化公园、上金古镇、中国――东盟国际宗教文化园等。
3.沉香角山水田园休闲度假营地1)开发思路:升级人间仙境景区,保护山水田园景观,整治村庄环境,完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结合山野自然环境建设自驾车营地,策划山野生态休闲项目。
2)建设项目包括国际户外运动休闲乐园、中国――东盟国际汽车营地、沉香角山水田园休闲营地、中国――东盟(龙州)国际有机农业产业园等。
4.白雪山水隐逸养生园1)开发思路利用卷蓬村白雪屯三面环水、一面环山的特殊地理环境与桃花源物质环境的相对契合,进一步组织游走路径、营造景观场景、优化田畴景观、整理人文环境以及策划田园养生项目,生动展现陶渊明笔下栩栩如生的“桃花源”。
2)建设项目包括白雪旅游接待基地、白雪桃源主题养生度假村、两岸民俗村、四季果园等。
5.响水壮家风情小镇1.开发思路。
该旅游载体地处319省道和左江航道交汇处附近,用地多为河谷冲积平原,江面迂回、开阔,两岸山水景观极好。
可依托良好的交通条件和自然条件,打造一个综合型乡村旅游度假群落,重点开发面向中高端市场的休闲度假、康体疗养、拓展娱乐产品。
2.建设项目。
包括黑水河三江口旅游度假社区、东盟山地度假园、响水风情小镇、棉江低碳度假社区、棉江花山岩画文化园、响水瀑布生态旅游景区、特色果、茶种植园、农副产品加工园、四季花田等。
6.岜等古骆越部落村1)开发思路与近邻宁明县联动深入创办“宁明花山文化旅游节”;整治明江河道,有限度地开放和通航;设计夜游花山项目;策划“花山之魂”歌舞剧;改造沿线的骆越民俗文化村落;规划古骆越乡村观光农业园、手工作坊等项目;建设花山岩画异地保护项目;建设花山岩画立体观景区。
2)建设项目包括骆越文化园、农业科教实践园、喀斯特丛林景区、烧烤营地等。
(四)经济发展引导规划设计1.区域经济发展引导以第三产业为主,第一、二产业为辅。
有效促进旅游业及相关第三产业的发展,保证土特产品、旅游工艺品制作为龙头的第二产业的运作,缩小农业、养殖业等第一产业的生产规模,拉动地方经济发展。
2.产业结构发展引导对于农业,退耕还林,缩小农业生产在区域经济中的比重;以新农村建设作为突破点,发展农业观光、休闲度假、科普教育;以城乡统筹为抓手,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工业方面,加快绿色食品开发,生产绿色系列食品和药用保健品。
对于第三产业,积极利用左江村屯的自然条件,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业成为左江沿江村屯的支柱产业。
四.结语旅游扶贫作为一种新生的开发式扶贫形式,既继承了扶贫攻坚传统,又融入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新元素,其关联性之大、可持续发展性之强,让其投入较少、效果好、返贫率较低、贫困地区群众受益的优势得以凸显。
为了保证贫困地区的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发展道路,实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作为对旅游扶贫开发的指导,旅游扶贫开发规划应本着以人为本、保护生态的设计理念,立足贫困地区不同的经济、社会、文化、以及旅游资源等情况,选择适宜的发展战略,提出定制化开发规划,从而使旅游扶贫开发达到预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