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上灯台音乐教案
【篇一:人教版小学音乐二下《小老鼠上灯台》教学设
计】
《小老鼠上灯台》
活动目的:
1、学念儿歌,感受儿歌的韵律感和趣味性。
2、能随音乐用动作大胆表现滚动的状态,体验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老鼠和猫的头饰
2、 flash课件
活动关键点:鼓励幼儿大胆表现,体验表演的快乐。
活动流程:
活动过程:操作要点
一、导入主题。
1、老师知道小朋友们最爱看动画片了,你都看过哪些好看的动画片呢?(幼儿回答)
2、你们都看过(那你们看过)《猫和老鼠》吗?老鼠最怕谁?(猫)
3、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好看的动画片,这部动画片里也有一
只老鼠和一只猫,和你以前看过的《猫和老鼠》不一样,认真看动
画片,回答老师的问题。
二、学念儿歌、大胆表现。
1、观看多媒体(没有声音,让幼儿观看后说说是怎样一个故事情节):小老鼠想干什么?(想上灯台去偷油吃),
来了一只猫,它会怎么样?猫来了,小老鼠一害怕,就怎么样了?(叽里咕噜滚下来)
2、幼儿再观看一遍多媒体,(是不是和小朋友说的一样呢?)教
师完整念儿歌一遍。
(和老师一起边看动画片边说儿歌)
3、幼儿边拍手,边学念儿歌,体验儿歌的节奏与韵律。
(学学好
听的儿歌)
4、小老鼠看到猫来了很害怕,从那么的高的台子上滚下来,是怎
么滚的?小朋友们来学学小老鼠的样子。
讨论:怎样用动作表演小
老鼠滚下来的样子?(如慢慢下蹲,双手在胸前做环绕滚动状)
(虽然是小班的孩子,想象力比较缺乏,但是flash画面中小老鼠
富有动感和趣味性的下滑动作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
有的孩子
象开飞机一样表示叽里咕噜、有的孩子单手转圈、还有的孩子双手
叉腰,原地转圈……孩子们有趣地创编动作给活动带来了高潮)。
5、幼儿听音乐边学唱儿歌,边做相应动作。
三、愉快游戏。
1、交待游戏规则:幼儿扮演小老鼠,游戏唱到“上灯台”时,“老鼠”爬上椅子,唱到最后一句时,从椅子上跳下来,“小猫”去抓“老鼠”。
(可以向前迈一步模仿上台子的动作)
2、集体游戏。
★第一遍教师扮演小猫,幼儿扮演小老鼠,边说儿歌边做相应动作。
★第二遍请幼儿扮演小猫,其余幼儿扮演小老鼠。
(当念到“上灯台”时,幼儿马上站到小椅子上,边念儿歌边扮演角
色表演,每个孩子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这时候孩子们和老师的亲
密接触,使师幼互动真正有效起来了)。
反思:
模仿是小班孩子主要的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模仿别人的动作或语言,从而习得技能。
于是整个活动教师以“小老鼠”为角色主线,让幼儿
学学老鼠的样子、创编老鼠从灯台上滚下来的动作,和老师、同伴
一起念儿歌、唱歌曲;游戏时师生一起扮演角色,真正让幼儿在活
动中感到满足与愉悦。
另外,儿歌、音乐、游戏的完美结合,既符
合了小班孩子认知的兴趣与年龄特点,又提供了宽松有趣的学习氛围,拓展了幼儿的想象空间。
活动取得较好效果。
【篇二:小班音乐活动:小老鼠上灯台】
【活动方案】小班音乐活动:小老鼠上灯台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初步了解游戏规则,在成人带领下
学习分角色游戏。
2.借助灯台图片理解游戏的内容和情节,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做
灯台,用不同的动作表现小老鼠“滚下来”。
3.乐意参与集体游戏活动,体验游戏中“猫来了”的紧张情绪和迅速
回“家”的快乐情绪。
活动准备:
活动过程:
1.通过观察图片,理解歌曲《小老鼠上灯台》的内容。
(1)幼儿观察图片(都有什么东西?它们在做什么?)
(2)教师引导幼儿从图片上,讲出歌曲《小老鼠上灯台》的内容。
2.幼儿倾听教师范唱《小老鼠上灯台》,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和歌词
内容。
(1)教师按歌曲的内容边指图片边范唱歌曲,帮助幼儿理解。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用歌词回答,加强幼儿记忆。
(歌曲
里都唱了些什么?它们都在做什么?)
(3)教师再次范唱歌曲,引导幼儿感受歌曲节奏。
3.教师引导幼儿创编上灯台的动作,启发幼儿可用身体向不同部位(如头顶、肩膀、手掌等)当灯台,用手来模仿小老鼠,一下一下
爬上灯台的动作)
(1)教师边唱边带领幼儿按节奏做小老鼠上灯台的动作。
(2)引导幼儿创编“滚下来”的动作,启发幼儿用转动的动作表现小
老鼠从灯台上慌乱逃跑的情景。
(3)幼儿边倾听教师演唱,边跟着教师做表演动作。
(4)幼儿边演唱,边做歌表演动作。
4.幼儿理解游戏规则,学玩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1)教师围绕游戏规则组织幼儿讨论。
(2)教师扮演老猫,幼儿扮演老鼠,根据幼儿讨论的规则进行练习。
(3)教师扮演老猫,幼儿扮演老鼠,共同玩游戏“小老鼠上灯台”。
游戏可进行数次。
【篇三:人教版小学音乐二下《小老鼠上灯台》word版
教案】
《小老鼠上灯台》教案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老鼠上灯台》。
2.创编歌词。
教学目标:
通过猜谜、唱歌、模仿动物形象、创编等方式学习童谣,提升学生
的各种能力。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小老鼠上灯台》。
教学难点:
十六分节奏的准确性。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组织教学,猜谜语。
教师:同学们,老师今天带大家到“谜谜小屋”里去看一看,那里有
什么神秘的东西?原来呀是一条谜语,下面请你们读一读,并猜一
猜谜底是什么。
(点击课件,出示谜语。
)
学生:(读谜语)老鼠。
(请两到三名学生回答。
)
教师:有没有不同意见?我们来看一看,和屏幕上的谜底一样吗?(点击课件,出示谜底。
)
2.教师:有一位作词家,他用老鼠编写了一首非常好听的童谣,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教师领学生拍手读童谣)
3.教师:又有一位作曲家给这首童谣配上了好听的旋律,让我们一
起来听听吧?
二、学习童谣《小老鼠上灯台》
1.播放录音动画《小老鼠上灯台》。
思考:歌曲中出现了什么声音?
2.学生回答:老鼠叫声、滚下来的声音。
3.学生跟节奏模仿这两种声音。
4.听唱歌谱。
5.学生跟琴直接唱歌。
教师:小老鼠来偷油吃,脚步声怎样?(生:很轻,它怕被猫发现。
)那我们唱歌时,前4小节声音要唱的轻一些,还是重一些?(生:轻一些。
)猫发现了老鼠,很生气,它会怎么叫?(生:大
声叫喊,向猫扑去。
)那么后面4小节声音要唱的如何?(生:重
一些、大一些。
)
学生按要求唱歌。
三、手指律动操:
请小朋友用自己的双手创设情境,表现小老鼠偷油吃的场景,并请
几位学生上台表演。
四、创编童谣。
教师:你们想不想当作词家?(生:想。
)那么,谁来用
小老鼠的旋律作一首新的词呢?(老师出题,以小蜜蜂为主要内容,请一到两位学生说说自己作的词,让全班学生一起唱一唱,并奖给
他们小羊羊贴纸。
)
五、教学小结。
教师:(扮做小老鼠)小朋友们,谢谢你们给我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使我吃到了香甜可口的灯油,下次,我请你们一起去吃灯油,好不好。
(学生笑着说好。
)
教师:同学们,今天,你们学会什么?我们再来唱一唱小老鼠这首歌好吗?(学生唱歌。
)
学生在音乐声中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