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物理试题

2019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物理试题


试卷第 5页,总 22页
收的热量多)把这些热迅速吸收,使发动机的温度不致升得太高,故④正确; ⑤汽车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相对于座椅的位置并未改变,是静止的;故⑤错误。 综上分析,正确的是 C。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水,将 A、B.C 三个
体积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容器内,待小球静止后,A 漂浮、B 悬浮、C 沉底,此时三个 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试卷第 6页,总 22页
FA=GA;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 FA=GA 排, 所以 GA=GA 排 (即 A 球的重等于 A 排开水的重); B 球在乙容器中悬浮,所以 FB=GB;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 FB=GB 排, 所以 GB=GB 排 (即 B 球的重等于 B 排开水的重); 上面的关系式可理解为 AB 两球的重分别补充 了所缺少水的重,由于甲乙容器内水面相平,则甲乙容器内水和小球的总重相等;甲乙 两容器完全相同,则两容器的重相等,故甲乙容器的总重相等,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 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即 F 甲=F 乙; 而 C 球在丙容器中沉底,所以 GC>FC,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有 FC=GC 排, 所以 GC>GC 排, 即 C 球的重大于 C 排开水的重;故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对桌面的压力, 即 F 乙<F 丙。 综上分析可知,三个容器对桌面压力关系为 F 甲=F 乙<F 丙, 故 C 错误; D.由图可知,A 漂浮,B 悬浮,C 下沉,则由浮沉条件可知: GA=FA, GB=FB, GC>FC,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可得, GD•OE=T•OB, 求得
T GD OE 9103 N 6m 3103 N
OB
18m
由于物体在水平地面上静止,所以由受力分析可知, GA=N+T, 代数求得 N=5×103N-3×103N=2×103N, 因为 A 对地面的压力 F 与地面对 A 的支持力 N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 F=N=2×103N,
OE

T
OB GD

5103 N 18m 9 103 N

10m
则配重移动的距离
试卷第 9页,总 22页
s=OE'-OE=10m-6m=4m,
则由速度公式
A.
雪山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B.
手在屏幕上形成的手影
C.
筷子在水面“折断”
试卷第 1页,总 22页
D.
白天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
【答案】C 【解析】 【详解】 A.雪山在水中形成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A 不合题意。 B.手在屏幕上形成的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B 不合题意。 C.筷子在水面“折断”是由于水面下的筷子反射的光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折射角 大于入射角而造成的,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 C 符合题意; D.我们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朵是由于花朵反射的不同色光进入了人的眼睛,属于光的 反射现象,故 D 不合题意。 3.关于能源、信息和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天然气等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我国自主建立的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C.广场舞的伴奏音乐“震耳欲聋”,这里的“震耳欲聋”指的是乐音的音调高 D.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碱弱噪声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短期内可以从自然界得到补充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核能与天然气短期内不能在 自然界得到补充,故不是可再生能源;故 A 错误。 B.卫星通信是用微波来传递信息的,微波属于电磁波;故 B 正确。 C.“震耳欲聋”是指声音响度很大,故 C 错误。 D.禁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 D 错误。 4.公交车后门左右扶杆上各装有一个按钮开关(用 S1、S2 表示)当乘客按下任意 一个开关时,电铃响起,提醒司机有乘客要下车;待车停稳后,同时按下控制电动机的 开关 S,后门打开,乘客才能下车、下列四个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
A.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关系: 甲 ‫ ب‬乙 ‫ ب‬丙 B.小球受到的浮力关系: C.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关系: 甲 乙 丙 D.小球的质量关系: ‫ب‬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由题知,A、B、C 三个小球的体积相同; A.小球静止时,三个容器内水面高度相同,即 h 相同,水的密度一定,根据 p=ρgh 可知,容器底受到水的压强关系为 p 甲=p 乙=p 丙, 故 A 正确; B.由图可知,A、B、C 三个小球排开水的体积关系为 VA 排<VB 排=VC 排, 根据 F 浮=ρ液 gV 排 可知,浮力的大小关系为: FA<FB=FC, 故 B 错误; C.A 球在甲容器中漂浮,所以
由压强定义式
p F S
求得,
p

F S

2103 N 0.01m2

2105 Pa
第二个状态为配重物体移动到甲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的位置 E'点时,
由于甲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所以拉力 T'=GA=5×103N,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 可得, GD•OE'=T'′OB, 代数求得
A.电压表 V 的示数不变 B.电流表 A 的示数变大 C.小灯泡的亮度变暗
试卷第 4页,总 22页
D.电路的总功率变大 【答案】A 【解析】 【详解】 A.由图可知,闭合开关,灯泡与滑动变阻器并联,电流表 A 测量电路总电流,电 压表测电源电压,所以滑片移动电压表的示数不变,故 A 正确; B.根据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可知,总电流变小,即电流表 A 的示数变小,故 B 错误;
A.P 等于 5kW C.p 等于 2×106 Pa 【答案】A 【解析】 【详解】 由重力公式 G=mg
B.v 等于 0.4m / s D.T 等于 3105 N
试卷第 8页,总 22页
可求,配重 D 的重力为 GD=mg=900kg×10N/kg=9×103N。 第一个状态当配重物体移动到 E 点时,
试卷第 7页,总 22页
由于 FA<FB=FC, 则 GA<GB<GC; 所以, mA<mB<mC, 故 D 错误。 10.如图甲所示是建筑工地常用的塔式起重机示意图,水平吊臂是可绕点 O 转动的 杠杆,为了左右两边吊臂在未起吊物体时平衡,在左边吊臂安装了重力合适的配重物体 C,假设这时起重机装置在水平位置平衡(相当于杠杆平衡实验中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 水平平衡),由于起吊物体时配重物体 C 不能移动,且被起吊物体重力各不相同,起重 机装置将会失去平衡容易倾倒,造成安全事故,某科技小组受杠杆平衡实验的启发,为 起重机装置增设了一个可移动的配重物体 D,如图乙所示。不起吊物体时,配重物体 D 靠近支点 O;起吊物体时,将配重物体 D 向左移动适当距离,使起重机装置重新平衡, 现用该装置起吊重为 5×103N,底面积为 0.01m2 的物体 A,已知 D 的质量为 900kg,OB 长 18m;当配重物体 D 移动到距支点 6m 的 E 点时,B 端绳子对 A 的拉力为 T,A 对地面 的压强为 p;若再让配重 D 以速度 v 向左运动,25 秒后,甲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起 吊过程中,物体 A 在 10s 内匀速上升了 10m,B 端绳子的拉力 T′做功功率为 P.(g=10N/kg) 下列相关计算错误的是
绝密★启用前
2019 年四川省遂宁市中考物理试题
评卷人 得分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端午浓情,粽叶飘香”,关于蒸粽子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粽子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实现的 B.水沸腾后,锅面上“白雾弥漫”,这一物态变化过程和“霜”的形成过程相同 C.刚出锅的粽子非常烫手,因为高温的粽子含有的热量多 D.水沸腾后,粽叶香味更浓,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答案】D 【解析】 【详解】 A.蒸粽子时粽子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实现的,故 A 错误; 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而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的, 故 B 错误; C.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 C 错误; D.水沸腾后,粽叶香味更浓,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 D 正确。 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B.
试卷第 2页,总 22页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由图知,只有闭合开关 S,且乘客按下任意一个开关时,电铃才能响起,不符 合题意; B.由图知,只有乘客同时按下前后门的开关时,电铃才能响起,不符合题意; C.由图知,当乘客按下任意一个开关时,电铃响起;同时按下控制电动机的开关 S,后门打开,符合题意; D.由图知,只有闭合开关 S,电铃才能响起;乘客按下任意一个开关时,电动机 工作,车门打开,不符合题意。 5.电的使用提高了我们的生活品质,但使用不当也会给我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下列关于家庭用电安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控制用电器的开关应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 B.若空气开关“跳闸”,一定是使用了大功率用电器 C.发现电路起火,应立即断开电源开关,切断电路 D.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使用三脚插头是为了防止漏电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控制用电器的开关与用电器串联,并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故 A 正确; B.若空气开关“跳闸”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造成的,可能是总功率过大,也可能 是电路中发生了短路,故 B 错误; C.发现有人电路起火时,应该首先切断电源,再救火,千万不要立即用水灭火,因 为水是导体,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 C 正确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D.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孔插座,接好地线,以防止漏电危及人身安全, 故 D 正确。 6.如图,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实验图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卷第 3页,总 22页
A.
此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着磁场
B.
此实验说明了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C.
此实验说明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
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