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的旅行》阅读指导课教案一年(4)班张群阅读目标:1、让学生喜爱绘本阅读,通过绘本阅读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2、初步了解植物的不同传播方式,产生探索植物种子的兴趣。
3、让学生明白绘本阅读中细心观察、展开想象,能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知道图也会说话,培养学生对科普读物的浓厚兴趣。
阅读重点:1、让学生喜爱绘本阅读,通过绘本阅读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2、让学生明白绘本阅读中细心观察、展开想象,能享受到更多的阅读乐趣,知道图也会说话。
阅读难点:在绘本阅读中了解植物旅行的不同方法,产生探索植物种子的兴趣。
阅读过程:一、课前谈话,游戏连连看上课前,老师和你们做一个连连看的小游戏。
从刚才这个游戏中,我们也学到了不少有关于植物的知识,其实,这个星期,我们都在与植物交朋友。
二、导入,交流收获小朋友们都在阅读《一粒种子的旅行》这本书,说说你们都收获什么?预设:1、这本书的书名是一粒种子的旅行,作者是安妮〃默勒(是的,你从这本书的封面知道了许多信息,真会看书)那从封面上你们还读到了哪些信息?出版社、定价、内容简介(所以我们看一本书要先学会看封面)板书:看封面2、这本书有图画也有文字(是的,像这样文字配上图画的书,我们把它绘本,又叫图画书)3、孩子们,当我们要去公园、动物园、游乐园时,我们可以怎样去?生:步行、骑自行车、乘公交车4、那如果我们想要到更远的地方呢?又可以怎样去?生:坐火车、坐飞机5、孩子们,我们使用的这些出行的方法,植物都没有。
但是令人惊奇的是,高高的山顶上、悬崖峭壁的石头缝里、广场的角落里、河边、小路旁、甚至房顶,我们经常看到有树木、有小草。
这些花草树木,究竟是怎样到达这些地方的呢?难道它们有隐形的翅膀,隐形的脚?难道它们也会像我们人类一样旅行,也可以翻山越岭、漂洋过海?6、孩子们,要想揭开这个秘密,我们就一起走进《一粒种子的旅行》,赶快到书里寻找答案吧![设计意图:激趣是课外阅读的前提条件和首要目标,对于科普读物尤其如此。
利用书本的引言对学生进行层层递进的提问,让孩子在思考的同时萌发了强烈的阅读愿望。
]三、泛读全文,图文结合理解内容。
1、植物是从什么开始生长的?是怎样生长的呢?(植物是从种子开始生长起来的。
种子在土里发芽,向下长出根,向上长出茎和叶,有时还会开出五彩缤纷的花朵。
)2、谁在为植物传播花粉?(蜜蜂和蝴蝶这些勤劳的昆虫会给这些花儿授粉。
)3、花谢以后,会长出什么?(花谢以后,这些植物会长出含有种子的果实。
这些种子又掉花落到地上,长成新的植物。
)4、植物要旅行靠的是什么方法?(学生根据文本的内容自由回答。
教师随机利用 ppt 呈现相关画面。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提问,让学生了解植物的旅行靠的是种子,并在自由回答这一环节,结合 PPT 增强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受。
]生 1:我知道凤仙花的种子的旅行方法是把种子抛到空中(你看书很仔细,关注了内容,很会读文字)板书:读文字生 2: 我知道有些植物是靠出租车来旅行的(你真会读书)(你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生 3:我知道紫花地丁长什么样子?你从哪里知道的?是的,你还学会了看图片。
板书:看图片如果学生都不答封面,那么你们关注到封面了吗?读到了哪些信息?小结:这本书充满了知识和乐趣,收获真多,我们以后一定要多读书。
四、阅读推广——《世界上最最温馨的家》1、师:这堂课中,我们阅读了《一粒种子的旅行》部分内容,了解到植物旅行的有趣方法,也学会了阅读的好方法。
你们想知道昆虫宝宝又住在哪里吗?可以去阅读安妮默勒的《世界上最最温馨的家》2、请同学们尽情地享受这快乐的阅读之旅吧。
下一周,我们讲进行《一粒种子的旅行》班级读书交流会。
到时候,咱们 PK 一下,看谁做的记录卡最有创意。
《我要做小孩子》阅读指导课教案一年(4)班张群教学目标:1、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和合作性阅读的融合。
3、感受作品的人文魅力,增进家长、老师和孩子之间的彼此了解。
教学重点:结合故事情节来理解作品的语言魅力,感受人物精神品质,知道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
教学难点:理解人物品质,感受语言魅力。
课前准备:1、老师、学生共同阅读《我要做好孩子》,共同商讨设计讨论的话题,老师进行综合。
2、老师设计读书档案,学生在阅读后认真填写。
3、邀请家长阅读《我要做好孩子》,并和孩子交流读后感受。
4、多媒体课件制作。
教学过程:一、课前游戏: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小礼物(展示彩色卡纸制作的书签),这是我亲手做的书签,想送给热爱读书的孩子,不过,先得做一个“书名接龙”的游戏。
听清要求:说出你最喜爱的一本书的书名,知道作者姓名的可以告诉大家;二、用自己最响亮的声音发言,别人说过的不许重复。
(生积极参与游戏,发放书签)三、走近黄蓓佳1、在刚才的游戏中,我听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名字。
其中有许多儿童文学作家,特别乐意为孩子们创作,所以,才有了一本又一本的好书,陪伴我们走过金色的童年,给了我们最温暖的记忆。
今天,我们就要和其中的一位来一次心灵的亲密接触,猜猜她是谁?(黄蓓佳)2、(板书:黄蓓佳)真聪明!在咱们班的“图书角”,就有她的好几本书,人们常说“文字和心灵是相通的”,通过读黄蓓佳的书,你认为她是一个怎样的人?(黄蓓佳是一个很会写文章的人,她的书很好看。
她是一个有童心的人。
我觉得黄蓓佳特别了解小孩子,她写出了我们的心里话……)3、看来大家都把她当成了大朋友,对吧?想不想见见黄蓓佳?老师带来了一张她的近影(课件出示照片)。
瞧,这就是我们心中阳光一般的大作家,她的笑容和她的文字一样神采飞扬。
咱们接着看看对黄蓓佳的简要介绍(出示简介)哪位同学能给大家读一读?(生读简介)十八岁发表第一篇作品,三十三年来,她笔耕不辍,被人们誉为“两栖作家”。
为大人们创作的书,每一本都风靡一时,给孩子们写的书,每一本都精彩纷呈。
从风华正茂的北大才女到成绩斐然的专业作家,黄蓓佳一路前行,她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有了一个胖乎乎的女儿。
她看着女儿渐渐长大上学,听到了许多校园趣事,听到了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
在养育女儿的同时,她又用文字塑造了另一个有血有肉的女儿,那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这部长篇小说——(生齐:我要做好孩子)四、为金铃画像1、(板书书名)喜欢看这本书吗?我也非常喜欢。
据我了解,有的同学看了不止一遍,感兴趣的地方还看了好几遍呢!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读完这本书的感受?(指名交流)从这本书中,你都结识了哪些小伙伴?(金铃、尚海、倪志伟、刘娅如、于胖儿、幸幸、邢老师、孙奶奶……)2、(板书:金铃)听到这一个个名字,我的眼前就浮现出他们的模样。
我想,你们最熟悉的就是金铃了。
这节课,就让我们来聊一聊,看看她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
你可以说说她的外貌、成绩、性格、品质……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要求学生将关键词写出黑板上,并加以评议)(为人正直善良、富有责任心——批改作文、孤儿幸幸、蚕宝宝、细心——给幸幸洗澡、懂事(善解人意)——向生病的邢老师汇报情况、重感情——送王老师贺卡、不爱占小便宜——向花店老板买花、处事冷静——独自处理于胖儿说谎事件,性格外向、外貌很可爱、成绩中不溜秋、富有同情心、马虎——经常掉橡皮,把数字看错,运算符号看错,计算出错是家常便饭……)3、刚才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为金铃画了像。
聪明的你们,能不能看出,在作家黄蓓佳的心中,金铃是不是一个好孩子?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富有同情心,善良的孩子是好孩子。
好孩子是热心肠的,乐于帮助别人……)4、在作家黄蓓佳的眼中,好孩子也许不漂亮,但因为可爱而美丽,也许并不聪明,她却知道要努力;也许也有马虎,有些调皮,却拥有纯洁的心灵。
黄蓓佳把自己的心里话用这本书告诉了女儿,告诉了每一位读者,告诉了他们的爸爸妈妈。
五、听一听:家长的话1、前些日子,我们邀请家长同看一本书,他们也有很多话想对你们说。
那么,在爸爸妈妈眼里,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多媒体:亲子照片及家长对孩子的话)2、听了爸妈的话,此时涌上你心头,涌到你嘴边,最想说的是什么?(学生交流)3、我想,你们和我一样,胸中被感动充盈着,不知如何去表达。
只知道,在爸妈的心中,你就是唯一的,谁也无可替代的,最棒的孩子!六、小记者采访《我要做小孩子》阅读指导课教案一年(4)班张群教学目标:1、了解牙齿的主要构造及其对人的重要性。
2、知道龋齿的形成原因和过程,懂得要保护自己的牙齿。
3、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教学准备:孩子们观察自己和同伴的龋齿教具准备:相关课件牙齿模型牙刷牙齿图片甜饼干《刷牙歌》教学过程:一、出示封面,激发幼儿兴趣。
师: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们介绍一条大街,叫牙齿大街。
它就在我们这本书里面:书名叫《牙齿大街的新鲜事》。
牙齿大街里会发生什么新鲜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二、讲述故事第一段,使幼儿初步了解哈克和迪克的日常生活以及牙齿的结构。
1、配图讲述故事第一段:师:故事里的牙齿大街上住着谁?(哈克和迪克)它们在牙齿大街里干嘛呀?2、请幼儿互相观察对方的牙齿。
师:看清楚的小朋友举手告诉我,牙齿是什么样的?(白色)3、出示牙齿结构图,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的牙齿。
师:我们的牙齿各有各的名称,各有各的作用,共同帮助着我们把食物咬断嚼碎。
4、了解龋齿的成因。
师:牙齿的作用真大呀,可是,哈克和迪克怎么会住进牙齿里的呢?(积极响应幼儿的回答。
)发给幼儿每人一个饼干,请幼儿吃饼干。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的饼干,展现你们牙齿的本领的时刻到了,老师请小朋友们来吃饼干。
师:饼干好吃吗?是什么味道的?(甜甜的)师:饼干吃起来甜甜的,说明里面有什么?(糖)师:现在我请小朋友们用小镜子照一照,看看自己的牙缝里有什么?(饼干屑)师:哦,被你发现了!像饼干屑这样甜的东西留在我们的牙齿里,很快就会被哈克和迪克这样的细菌发现,她们就会住进我们的牙齿里。
三、讲述故事第二段,引导幼儿了解龋齿的危害。
1、讲述故事第二段:2、对比牙齿大街和龋齿大街:师:呀!哈克和迪克住在牙齿大街的时间越来越长了,它们把牙齿大街改造成什么啦?(龋齿大街)师:龋齿大街和干干净净的牙齿大街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师:龋齿大街上的牙齿,到处都是洞,你觉得它还坚固吗?3、联系自身实际,了解龋齿的危害师:龋齿真恐怖,你们的牙齿里有没有长过龋齿呢?师:如果我们的牙齿里有了龋齿,牙齿会有什么感觉?(很疼、不舒服)小结:是呀,如果小朋友们吃了甜的东西没有漱口,把它留在自己的牙齿大街里,哈克和迪克就会住进去,住的时间长了,就有了龋齿。
长了龋齿的牙齿大街,再也不锋利了,吃什么东西都会很疼。
四、讲述故事第三段,学习刷牙的正确方式1、讲述故事第三段,了解刷牙的正确方式师:哈克和迪克做商人的想法成功了吗?(没有)被谁打破了?(牙齿警察)师:你们知道牙齿警察是谁吗?它有什么本领?小结:牙刷和牙膏能打扫牙齿里的每一个死角,把哈克和迪克的水果、蔬菜都搬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