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部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部

第一部分探究与实践第一单元养成.服务主题一美食文化活动设计思路:民以食为天”,自古以来美食就被世人津津乐道。

从古至今,许多文人雅士们热爱美食、赞颂美食,逐渐形成了一种美食文化。

这种文化在我们生活的这片沃土———美丽的新疆,也以它独特的魅力受到世人的推崇。

本次活动就是带领同学们对家乡的美食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让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领略家乡最具传统魅力的特色饮食,激发同学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新疆的特色美食。

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调查访问的方法以及收集、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接触社会、接触生活、主动与他人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使用调查分析问卷。

难点: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热爱学习、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并树立为宣传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主人翁”意识。

课时:一课时。

课型:新课。

教学具备:教科书,有关书籍。

教学方法: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是带孩子去想,而不是带孩子去做,教师要把自己的有效指导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在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活动方法与方式的指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实践方式。

本次活动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操作起来不是很困难,教师只需根据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相应的帮助和指导即可,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努力去实践、去学习、去总结。

另外,这次活动需要留给学生充裕时间去实践,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走出学校,深入社会去调查研究,所以教师单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积极配合。

教学过程:(一)发现问题选择和确定一个适合学生研究的课题是关键性的一步。

人人都爱自己的家乡,提起家乡谁都会倍感亲切,选题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视频资料来引导学生再次去领略家乡的美食,从而激发学生开展研究的兴趣。

总之,教师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

要知道研究的主题虽然有设计者的意图,却没有固定的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也没有能够复制的具体方法,所以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灵活多样的课程实施策略。

(二)活动准备1.组建研究团队。

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差异进行分组,这样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和公平竞争。

研究小组内的成员可以根据主题活动的具体任务进行分工,如搜集资料、调查访问、成果展示等。

2.制订活动计划。

制订计划时要求细致具体,例如活动时间的安排、活动形式、活动内容等都要一一细化。

(三)实施阶段1.查阅和收集资料。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搜集信息,例如上网搜索、去图书馆翻阅文献、采访周围的人等。

2.发放和回收调查问卷、汇总和分析资料。

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进行简单的资料和问卷的汇总、整理、分析,并做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3.此环节可以发动家长带领子去家乡的特色小吃街、美食文化广场等地调查访问,做好记录,用镜头记录下诱人的美食。

(四)汇报与展示成果展示环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极富个性的自我表达方式,如亲自制作美食、演唱歌曲、绘画、举办摄影展、演讲、写作、表演小品或相声等。

(建议老师和学生及家长合作办一台关于新疆美食亚克西”的主题晚会)(五)活动评价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交流中评价。

注意教师在评价活动中不是审判官的角色,而是学生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

( 1 )组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和教师评价有机结合,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 2 )注重学生评价中的诚信意识教育。

( 3 )要引导学生以欣赏、现别人优点的眼光去评价他人。

评价要公正客观,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如对合作意识和能力的评价、对自己和他人参与的主动性的评价、对自己和他人实践能力的评价等)(六)活动延伸此次活动只是个引子,除了美食,还有很多值得赞美的特色文化呢,例如,新疆的水果、干果、民族乐器等,引导学生要通过这次活动,向更多的人展示我们美丽的新疆,让美丽的新疆走出中国,迈向世界。

鼓励学生为家乡的展出谋划策,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方案。

(七)活动注意事项此次活动个别学生可能要走出校园,走向街头巷尾进行调查,因而,安全保障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1.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需要外出调查活动的学生应在家长的支持和陪同下进行。

3.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习惯,注意饮食卫生安全。

作业:预习新课教研组长审批意见:课后反思:.第二单元生活.环境主题二身边的低碳生活活动设计思路:“身边的低碳生活”课题的提出是基于时代的展要求:当今世界,环境不断恶化,全球气候变暖,不可再生资源越来越少,而我们生活中却有许多浪费现象。

本活动便是希望学生能小手牵大手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多节约、少浪费,成为“低碳生活”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活动让子们明白低碳生活的重要性和节水的方法。

能够用数字简要表达调查数据,简要表述调查的结果。

过程与方法: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

初步具有观察身边自然事物的能力。

在调查中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调查获得的信息做简单归类与整理,并得出简单调查结论的能力。

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并能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节约用水。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养成观察事物的习惯。

难点: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

课时:一课时。

课型:新课。

教学具备:教科书。

教学指导方法:探究法,交流法。

家庭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中非常重要的探究题材。

“身边的低碳生活”这一活动主题与学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并有兴趣去开展探究活动。

教学过程:(一)发现问题本课例是以塔里木河水的不断减少引发学生认识到节水的必要性,认识到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是不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节约用水。

问题的引出,老师可以用资源包中的,也可以自己寻找能强烈引发学生“节水行动”的题材,建议最好选择老师和本校学生比较熟悉的题材。

如用严重缺水的图片和视频等。

若选择其他主题,在这个环节教师应鼓励学生可根据所选主题积极主动地去现问题。

(二)活动准备组建团队时老师提前落实学生们的分工情况,了解他们这样分工的原因,明确每个组员具体干什么?团队组建好后,老师应指导学生围绕所确定的主题制订本小组的活动方案。

(三)实施阶段1.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身边人们节水的意识和节水方法。

在调查中,学生也在思考他自己做到了吗?别人没做到自己应该怎样做到?因而调查的过程也是对自己习惯的思考和反思。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更会加深学生对他人节水意识的了解和对自己节水意识和习惯的认识。

这一活动,老师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调查,也可安排学生提前进行调查,若没有提前安排可选择一小组现场调查,一定要落实。

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调查其他班的情况。

调查后数据的整理也很重要,老师应指导学生用数据简要地表述调查的结果。

2.查阅和收集资料资源包中给出了新疆水资源现状和一些节约用水方法的示例。

这部分内容孩子可以上网查,也可以查阅书籍。

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本地的水资源状况,在查阅过程中让子们感受节水的重要性以及怎样节水,并培养节约用水的习惯。

3.实地调查记录实地调查记录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我”家一周用水情况的记录。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对自己家中一周用水情况的观察和记录,现自己浪费水的不良习惯。

在观察和记录过程中学生若能现自己不经意的行为可能浪费水也可能节约水,那在以后的生活中能从小事做起,自发地参与到节水行动中就更好了。

也可能有的学生在实际的观察和记录中会发现适合自己的节水方法。

这一活动的落实可能有困难,老师应鼓励学生坚持做好一周的收集活动。

此外,也可借助学校在世界节水日开展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身边自然事物的习惯。

另一部分内容是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浪费现象。

这部分内容,学生可采用拍摄照片或视频记录自己看到的现象,从而激他们的节水意识。

4.交流和讨论经历了以上的活动后,学生在这一环节一定有许多想说的,可先让学生们在本小组中交流,之后再选一名组员在全班交流。

这个环节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

(四)汇报与展示进行成果展示可采用多种方式,如办小报、写倡议书、设计节水标语和宣传画等。

这部分内容也可与学校的德育活动相联系,把学生的活动成果在橱窗中进行展示,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节水活动中来。

倡议书的书写不做细致的要求,只要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能说明倡议的原因和希望则可。

(五)总结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应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视过程,兼顾结果。

要重视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突出对学生活动体验和收获的评价,应注重评价学生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即使活动是失败的,也应从学生获得了宝贵经验的角度视之为重要成果,肯定其活动的价值。

在评价中关注子实践后的变化,尤其在节水行动中自己能自觉地养成一种节水的良好习惯。

六、活动注意事项1.在调查活动中一定要实事求是,填写内容要真实。

2.在活动中老师应积极地引导、评价和管理学生的实践活动。

尤其在交流活动中组织子们积极投入,对于积极发言、善于倾听的子及时鼓励,对善于给他人好的建议的子及时表扬。

作业:复习教研组长审批意见:课后反思:.第三单元人文.社会主题三学会制订计划活动设计思路:这一单元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体会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订计划。

从学科特性出通过实践、调查、收集、计划、交流、完善、终结、展示等活动步骤,引导学生们循序渐进地体验掌握制订计划活动,努力做到活动与情感融合并进。

四年级学生步入小学中段的学习时期,同学们有一定的综合实践能力,但老师的引领极为重要,既要给学生们充分活动自由,又要给予活动方法上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懂得计划是什么以及计划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查找、总结、交流等参与活动中自主学习,提高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集体合作精神。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习制订一日游计划,通过制订旅游计划的实践活动,掌握如何制订各项计划。

难点:通过旅游计划制订的活动掌握制订各项计划的方法。

课时:一课时。

课型:新课。

教学具备:教科书,插图。

教学指导方法:探究法,交流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综合性学科,不能当成一门具有独立知识体系的学科来教,它虽然有设计者的意图,却没有固定的程序和现成的材料,也没有能够具体复制的具体方法,所以综合实践活动需要灵活多样的课堂实施策略。

本课在综合实践课程中,不是针对某一知识领域的具体学习,也不是对某种现象的具体研究,这一课的落脚点在于培养学生们从小养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让子们体会到实践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以及责任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