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李嘉图等价定理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斯蒂芬 ·D· 威廉森: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李嘉图等价:图解
. . . .... .... .... . . . . .... .... .... . .
李嘉图等价:图解
我们假定当期税收减少,因此 ∆t < 0。
政府为了弥补减税的资金缺口,就必须当前多举债,而为了 偿还增加的债务,未来就必须增税。 消费者对此有预见,且按减税量增加储蓄,因为他们必须多 储蓄,以缴纳未来所面临的更高的税收。 在信贷市场中,消费者储蓄的增加,与政府的举债增加正好 相对应,所以对消费者之间的借贷行为不会产生影响,从而 对市场实际利率也不会产生影响。
. .. . . ..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李嘉图等价:图解
图 9.17 中,给定当期和未来之间特定的税收时间,画出曲 线 S1p (r)。政府的信贷需求是 B1,即政府在当期发行的、 外生供给的债券。信贷市场出清的均衡实际利率是 r1。
Figure: 图 9.17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李嘉图等价定理所传递的重要信息是,减税不是免费午餐。
尽管当期减税可以给所有消费者留下更多的当期可支配收 入,这看上去像是一件好事,但消费者为当期减税所付出的 代价就是,未来承担更高的税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李嘉图等价:图解
我们前面在分析消费者当期可支配收入增加对当期消费的影 响时断定,由于消费者的消费平滑化动机,可支配收入的一 部分增量会被储蓄起来。
因此,可支配收入的暂时性增加导致的当期消费的增加达不 到 1 : 1 的比例。
实际上,每个消费者的总储蓄或信贷供给增加,增加的数量 正好是信贷供给曲线向右移至 S2p (r) 的数量 B2 − B1(对于 任一 r)。 因此,均衡实际利率保持不变,仍为 r1,私人储蓄增加,增 加的数量就是政府储蓄下降的数量。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图解
下面我们分析一个实验:改变征税的时间安排,而政府的预 算约束在利率为 r 的情况下继续成立。
换句话说,每个消费者的当期税收都变化 ∆t,而未来税收变 化 −∆t (1 + r)。
这样,政府的预算约束继续成立。
于是,给定 r,等式右端的消费者一生财富不变,原因是 N 、 G 和 G′ 都不受影响。
G+
= Nt +
1+r
1+r
(Equation 9.24)
得到
t′
( 1
G′ )
t+
= G+
1+r N
1+r
(Equation 9.25)
表明,单个消费者的税收现值是该消费者所分摊的政府支出 现值。
. . . .... .... .... . . . . .... .... .... . .
. .. . . ..
我们在分析李嘉图等价定理时,忽略了现实中的税收政策会 引起许多复杂的问题,必然会在人口中引起税收负担分配的 变化和政府债务负担分配的变化。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因此,Friedman 的永久收入假说似乎意味着,税收的暂时 性变化使得当期消费的变化非常小。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李嘉图等价:图解
李嘉图等价定理将这种逻辑更深入一步,考虑了当期税收变 化对未来税收的影响。
这样,我们就阐明了,改变征税的时间安排,对均衡消费或 实际利率不会产生影响:由于每个消费者在改变征税的时间 安排前后都面临相同的预算约束,因此,所有消费者的境况 并不会因税收变化而改善或恶化。
因此,我们证明了李嘉图等价定理在两时期模型中成立。
尽管征税的时间安排对消费、财富或市场实际利率没有影 响,但它对私人储蓄和政府储蓄会产生影响。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图解
李嘉图等价:图解
假定消费者最初的当期税收和未来税收分别是 t∗ 和 t′∗。下
图中,消费者的禀赋点为 E1,并选择消费束 A。消费者仍 会选择图中的 A 点。所变化的是禀赋点 E1 会变为 E2。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图解
将税收现值代入消费者的一生预算约束,可以得到
c+
c′
=y+
y′
( 1 − G+
G′
) (Equation 9.26)
1+r
1+r N
1+r
现在,假定给定实际利率 r,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每个消费者分别选择当期消费 c 和未来消费 c′。
. . . .... .... .... . . . . .... .... .... . .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图解
我们在这里要论述的是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结论,称之 为李嘉图等价定理。
这个定理表明,政府改变征税的时间安排是中性的。
所谓中性,指的是在均衡中,当期税收的变化从现值来看正 好可以被等量的、变化相反的未来税收所抵消,但对实际利 率或单个消费者的消费没有影响。
李嘉图等价:图解
第一个重要假设是,当税收变化时,其数量变化在当期和未 来对所有消费者都一样。
第二个重要假设是,政府发行的债务在政府举债时活着的人 的有生之年内偿还。
第三个重要假设是,税收是一次总付税。
第四个重要假设是,存在完全信贷市场,也就是说,消费者 在其一生预算约束下,可以随心所欲地借款和贷款,而且借 款利率和贷款利率都一样。
. . . .... .... .... . . . . .... .... .... . .
. .. . 定理
李嘉图等价:图解
由于消费者的一生财富未受影响,给定 r,消费者便会作出 同样的决策,即选择同样数量的当期消费和未来消费。
每个消费者都是这样,因此,给定 r,总消费 C 也是一样 的。所以,仍然有 Y = C + G,信贷市场出清。
. .. . . ..
总而言之,在新的征税时间安排和实际利率不变的条件下, 每个消费者都实现了最优,政府现值预算约束也成立,信贷 市场出清,r 仍然是均衡实际利率。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图解
Figure: 图 9.16 当期减税的李嘉图等价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1 李嘉图等价定理
2 李嘉图等价:图解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李嘉图等价:图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李嘉图等价:图解
现在,如果政府对每个人都等量减少当期税收,会导致政府 增发债券,从 B1 上升至 B2。
事情尚未结束,因为每个消费者的储蓄行为会发生变化。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李嘉图等价与信贷市场均衡
李嘉图等价:图解
在我们上述解释李嘉图等价定理的模型中,债务负担由消费 者平摊。
然而,实践中,财政政策的许多问题,都是围绕着政府的债 务负担在当代人之间或各代之间如何分摊。
为了讨论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解释在分析李嘉图等价定理时 四个重要假设所起的作用。
. . . .... .... .... . . . . .... .... .... . .
. .. . . ..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图解
由于在 N 个消费者当中,每个人的当期和未来总税负都相 同,即 T = N t 和 T ′ = N t′。
代入政府现值预算约束,有
G′
N t′
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等价:图解
9. 两时期模型:消费-储蓄决策与信贷市 场 9.2. 李嘉图等价定理
2018/11/05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中级宏观经济学” 2018-2019 学年第 1 学期
. . . .... .... .... . . . . .... .... .... . .
. .. . . ..
因为私人总储蓄是 Sp = Y − T − C,政府储蓄是 Sg = T − G,只要改变征税的时间安排,增加当期税收,就 会减少当期私人储蓄,且等量增加政府储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