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总经理先进事迹材料篇一:总经理事迹材料崔金龙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崔金龙,男,1972年3月出生,陈庄镇新韩五村人,现任东营市凯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董事长。
公司于2009年12月6日注册成立,依托利津县金龙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开展废旧金属回收处理业务。
利津县金龙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先后与西王特钢、莱钢、烟台金澄钢厂、威海宝龙、寿光巨能、潍柴动力等多家钢厂签订了长期供销合同。
同时在全省以及河北沧州、盐山等地开发了固定的客户群,现有100多家回收站点挂靠在公司名下。
一、抢抓机遇,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万事开头难,迈出了第一步,事就容易多了。
1998年,当时县内从事废旧钢铁回收的很少,崔金龙在外地发现了这一商机,便筹措3万元购买了简易打包机加工铁皮压块,开始从事废旧钢铁回收生意。
当时,一个偶然的好机会,他把陈庄开发公司的废钢回收特许证转租到手,可以正式经营废钢。
1999年冬天,购买了废钢剪切机,开始逐步扩大业务量,从守门待客到走出去找市场、抢商机,彻底改变了当地废钢传统被动的经营销售模式。
后来,经朋友点拨,他开始意识到,不能按部就班单靠个人打拼,得借力发力,于是,我想方设法挂靠外地公司,先是打入泰钢、博钢、莱钢,后又进入江浙市场,经营销售才步入正轨。
2003年非典期间,省内及江浙钢铁市场持续低迷,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废旧钢铁回收公司也大多停止收购。
全国钢铁市场可以说处于一个低谷和下行期,崔金龙经过分析认为,目前市场的低谷是暂时性的,是短暂的调整期和发展蓄能期,正是创业者快速成长和崛起的大好时机。
便多方筹措资金,大量买入各地废钢,找准时机,将所购废钢全部销往河北青县觉道庄钢厂,短短一个月内净赚100万元,同时也有利地开拓了河北市场。
这一契机,转变了他的经营理念,也让他下定了决心,只有扩大经营规模,才有更强的实力和更好的机遇。
当年,筹措资金500万元成立了利津县金龙再生资源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成立后,经营规模扩大了十倍,年供销量翻了五番。
到2009年,先后与西王特钢、莱钢、烟台金澄钢厂、威海宝龙、寿光巨能、潍柴动力等多家钢厂签订了长期供销合同。
同时在潍坊、寿光、青州、滨州、德州以及河北沧州、盐山等地开发了固定的客户群。
几年下来,公司在每家钢厂设立了办事处,驻有业务员,不但改变了挂靠外地公司的局面,而且有100多家回收站点开始挂靠在他的公司名下,废旧钢铁购销量迅速膨胀,公司发展真正步入了快车道。
二、锐意进取,膨胀规模,勇争一流近几年,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大势所趋。
基于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考虑,他对废旧钢铁回收处理有了新的想法,决定利用自身优势,新上破碎生产线,提高废旧钢铁附加值。
商机稍纵即逝,看准了就要办,瞄准了就要干。
在镇党委、政府和上级部门的帮助下,他请专家、访能人,经过科学论证,2010年投资亿元新上了80万吨废钢处理项目,引进了当前国际最高水平价值亿元的德国林德曼废钢破碎机生产线,配套主设备建设大型龙门吊3台、大型剪切机20台、大型打包机2台。
同时配套建设500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及5000平方米宿舍楼各一栋。
该项目于2011年底投产,公司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利税5000万元,解决就业岗位100多个。
在崔金龙同志带领下,2011年投资亿元新上50万吨/年金属铸件加工项目,主要生产高规格钢筋、无缝钢管和型钢、金属铸件等产品,目前该项目正在建设中,投产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亿元,正是靠他的那一股不满足现状、不断开拓、奋勇争先的精神,不断带领公司拉长增粗产业链条,公司的规模不断壮大、竞争力不断提升、影响力显著增强,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三、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回馈社会公司的发展紧紧围绕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积极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深入开展“我与企业共兴共荣”活动,带头引导员工树立“厂兴我荣,厂衰我耻”的观念,努力营造一种“用对员工的关爱换取员工对企业的热爱”的良好氛围,采取逢节假日对有困难的员工走访慰问等多种方式关怀员工。
建立健全完善激励考核制度,吸引高技能人才到企业创业,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岗位建功,营造了公司发展的良好氛围。
经常性地动员职工对关系到企业发展方向、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开展党员职工献计献策活动,共收到各类建议20多条,有10多条建议通过集体讨论形成正确意见后被采纳实行,充分发挥了职工的聪明才智。
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倾情回馈社会,发展的同时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积极救助各类贫困群体,近年来累计捐款10万余元。
通过广泛参与公益事业,回馈社会的价值理念得到充分体现的同时,企业社会影响力得到进一步扩大。
近年来,崔金龙同志先后荣获全县全民创业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今后,崔金龙同志的带领下,公司将继续秉持诚实守信的经营理念,扎实苦干、奋勇争先、争创一流,努力把企业打造成华北地区最大的废旧钢铁回收加工基地。
篇二:电信公司总经理先进事迹材料让每项工作都成为亮点——记中国电信**分公司副总经理**“对于我所负责的每一项工作,我都要做细做实做成亮点,要无愧我的位置和责任。
”在接受笔者采访时,**电信分公司副总经理**以这样一句话作为开场白。
**是一位从基层成长起来的优秀管理者,担任**分公司副总经理十年来,曾分管过市场、分管过服务、分管过维护,分管过工会,每一项他经手的工作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都得到了上级公司的好评。
分管市场经营,他是一位求真务实的实干家,“在求真中执行,在执行中创新”,“实干就是能力,落实就是水平”,这是**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在贯彻落实上级公司各项战略决策意图时,**总是强调要紧密结合**的实际,不可照抄照搬、盲目执行。
他严格要求自己,细致对待工作,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每次召开经营分析会议,**都要对分析报告的思路是否严谨、数据是否准确等不断地提出意见;每次到基层调研,他都要深入到农户家里,仔细了解经济收入、电信业务需求等情况。
2002年2008年期间,正是同质竞争形成,市场血拼的关键时期,**分管市场,可谓殚精竭虑。
“没有激情就没有事业,没有思路就没有出路。
”这是**常挂在嘴边的话。
他深知,市场开拓犹如中流击水,不进则退。
为了抢占市场先机,赢取竞争优势,他以身作则,带头苦干,逐一摸排**市城区光纤小区接入点,下到分局带队策反,实现了**市他网光纤接入的绝大多数转网,电信市场占有率达到90%以上。
为应对铁通在农村市场的低价竞争,他吃住在村里,抢先一步以诚意以服务以网络取得村组干部支持和信任,采取倒装机的模式,完全占领了农村固话市场,壮大了用户规模。
他积极寻找新的业务收入增长空间,花大力气培育增值业务市场,2008年,**成为全省第一个实现黄页收入过百万的县市分公司及投票收入超过五十万的县市分公司。
六年里,**分公司经营工作年年迈上新台阶,连续3年业务收入增长两位数,成功跻身全省县市分公司十强。
分管运行维护,他是一位精益求精的带头人。
作为公司副总经理,**深知肩上的重担和责任。
他笑称管理维护犹如担任副职,必须默默无闻做好幕后支撑,有了后台的稳健,才有前台的精彩。
他大胆实施改革,推行维护下沉,根据**地势和行政区划设立了南区、山区、北区三个维护区域,提出了“面向客户、面向网络、面向管理”的基本思路,进一步理顺流程,积极响应市场,组建了VIP中心,负责对大客户的响应和支撑。
经过半年多的运作,证明这一体制和架构完全符合企业的实际,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了**电信发展的需要。
他注重加强维护成本管理,增强了全公司的成本意识,为企业开源节流。
面对**市新农村建设的大量迁改工程,积极寻求政府支持,做好与市委、镇委、村委三级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资金来源,为企业收回近百万的线路迁改成本。
他力求维护指标的提升,对每项工作要求做细做实,按标准按规范进行。
对前端关键障碍指标、后端维护月度KPI 考核指标、维护劳动竞赛指标分解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和管理责任人,实行逐月考核;实行派单式维护,凡发生障碍或检修都实行派单,明确具体责任人和时间,并将实施情况及时通报。
**分公司一天安装和一天修复及时率在荆州各县市中领先。
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使**分公司的维护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2012年10月,**分公司代表湖北省公司接受了集团公司FTTX资源检查,获得上级一致好评。
分管通信服务,他是一位勇于创新的领跑者。
2005年,**被评为全省的服务管理先进个人,说起服务,**自有他一套独到的思路:要强化服务工作,企业必须扮演好两个角色,一是对外当好“厨师”,即根据用户的“口味”提供服务,并及时跟踪用户“口味”的变化,不断调整“食谱”,满足用户的需求;二是对内当好“医生”,即经常给自身“诊脉”,对症下药,使服务工作始终保持一个健康的机制和良好的运行状态。
为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电信实施了五大服务工程:实施业务规章修订和内部工作流程再造工程;服务营销工程;窗口服务专项治理工程;关心客户工程;内外监督工程。
这些工程的顺利实施,使**电信的整体服务水平有了突破。
**电信被荆州市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荆州市电信分公司联合表彰为“文明诚信窗口”,成为**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示范工程,并被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评为“消费者满意单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在行风评议工作中,**在亲自带队深入各个分局进行现场检查。
对市内所有营业点的障碍登记、工单交接、申告及工单处理、用户回访、现场管理提出具体要求,促进了自查整改得落实。
他还常常微服私访,与大客户和经销商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电信的意见。
有一次,他专门到白云边集团走访,由于没有说明自己的身份,对方员工既没有倒水也没有让座,还让他等候了好几分钟。
在最后离开时,**掏出了自己的名片。
对方员工惊讶地说:“真没想到,**电信的副老总亲自上门征求大客户的意见。
”分管服务工作期间,他亲自走访了白云边、危水管理局、公安局、飞利浦公司、松一中、财政局、地税局、供电公司、民政局、物价局、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等二十多家大客户。
正是作为企业决策层的**副总经理首先有了真诚服务客户的意识,亲手架起了企业和客户之间的“连心桥”,**电信上下才将对服务问题的关注和理解化为了行动。
近两年来,**电信服务工作在荆州一直名列前茅,用户满意度全荆州市最高,用户投诉量特别是越级投诉、有理投诉全荆州市最低。
2010年行风评议中,**电信力压群雄,战胜了移动、联通而独占鳌头,获得通信行业第一名,公用服务类行业第二名的好成绩。
分管工会工作,他是一位知冷知暖的贴心人。
2010年初,**被任命为**分公司工会主席。
“对企业而言,什么最重要?我认为员工最重要。
没有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就不会有一个成功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