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2019届新课程新高考复习建议数学.ppt
2019届新课程新高考复习建议数学.ppt
第三轮: 时间:4月下旬至5月底. 任务:实战演练,心理调适,科学应考
二 具体实施方案
1.对照考纲,认真研读课标,教材.
教师要指导学生深挖教材知识点的内涵 因为知识发生、发展过程产生于中学数学课本,高考题的“根”又深深扎在
数学课本里,而近年的高考题又特别注重这一点,所以各种版本的新课标数学课 本是落实“双基”最好的资料,通过系统地学习了中学数学内容之后,站在一个 新的平台上,认真体会总结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基础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思想方 法,对于“双基”的掌握和落实至关重要。因此,在复习中一定要以考纲为“纲”, 以课本为“本”,具体要求是:
2、注意放大高考题的复习功能 做历年的高考题之所以成为高考复习的一项热点内容,这是由高考题
的性质和功能所决定的,其一,高考题考查的内容本身就是“支撑学 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其二,高考题一般都蕴涵比较深刻的数学思 想和多种数学方法,其三,考生试图从做高考题训练中,取得象征性 的成功,树立起高考的信心。俗话说:“组装不如原装好,高考复习还 是用高考题好”。由此看来,充分利用高考题的资源,在复习过程中揭 示其内涵,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是提高高考复习质量的 关键。 (1)、小题大做(2)、一题多解(3)、多题一法(4)、一题多问
增加知识点 1.幂函数 2.空间直角坐标系 3.几何概型 4.茎叶图 5.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 6.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
减低要求部分: 1.反函数的处理, 只要求以具体函数为例进行解释和直观理解,
不要求一般地讨论形式化的反函数定义, 也不要求求已知函数的 反函数
2.仅要求认识柱、锥、台、球及其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对棱柱, 正棱锥、球的性质由掌握降为不作要求
○1 G={非负整数}, 为整数的加法; ○2 G={偶数}, 为整数的乘法;
○3 G={平面向量}, 为平面向量的加法; ○4 G={二次三项式}, 多项式的乘法; ○5 G={虚数}, 为复数的乘法.
其中 G 关于运算为“融洽集”的是__________(写出所有“融洽集”的序号).
2007年高考复习建议 新课标新高考
一.总体安排: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 时间:2006年8月至2007年2月, 形式:以章节为单元进行单元复习训练; 资料:教材,考纲,高考题; 任务:夯实双基,建立体系; 重点: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认识:第一轮的复习质量直接决定高考成绩。
第二轮: 时间:3月初至4月中下旬。 任务:构建知识网络,提升解题能力。 形式:分层教学,专题(包括选考内容)训练. 重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
3.重视对新增内容的复习 使用新课标、新教材,参加新课标高考的省市只有 4 个,因此,
在新课标卷的命制中,加强对新增内容的考查也是必然的。如算法初 步,选考内容等。
适当拓宽复习面,严格控制复习难度
提高要求部分: 分段函数要求能简单应用;知道最小二乘法的思想; 要求通过使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优化 问题, 体会导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对原大 纲末作要求的直线、双曲线、抛物线 关系
认真把好“双基”的检测落实关 对所复习的知识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检测,是落实“双基”的重要
手段。 (1)对考所反映出来的错误现象,要求学生跟踪追击,一查到底, 不允许学生有“粗心”之说。 (2) 诊断题所反映出来的不会做的题,要分析不会做的原因,在知 识网络上找准思维受阻的位置,及时修补知识网络。 (3)对于只是得数对而得分低的题一定要找准丢分的原因
(1) 对所新课标章节的主要内容、编排体系和考试要求要做到了如指掌,心 中有数。例如:对所复习章节按目录顺序,要说得出高考对每个知识点要求。 (2)对公理、定义、定理、公式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单调函数定义三种数学语言描述。(即使学习了用导数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 法,定义法也非常重要,因为对于抽象函数还是要用定义判断) (3)对定理的证明,例题、习题所涉及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例题、习题 的重要结论,要归纳总结,作好读书笔记。
加强对“创新试题”的解题训练
创新意识是理性思维的高层次表现.对数学问题 的“观察、猜测、抽象、概括、证明”,是发现问题 和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对数学知识的迁移、组合、 融会的程度越高,显示出的创新意识也就越强.
四川(16)非空集合 G 关于运算 满足:(1)对任意 a,b G ,都有 a b G ; (2)存在 e G ,使得对一切 a G ,都有 a e e a a,则称 G 关于运算 为“融洽集”.现给出下列集合和运算:
3.不要求使用真值表 4.对抛物线、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要求由掌握降为了解 5.对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的要求由掌握降为了 解, 对其有关性质由掌握降为知道 6.对组合数的两个性质不作要求 7.原大纲理解圆与椭圆的参数方程降为选择适当的参数写出它 们的参数方程
删减知识点: 1.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2.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3.线段定比分点、平移公式 4.分式不等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