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1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2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在一些地区行业和单位甚至相当严重带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
)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出现劳动争议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劳动法执法检查中发现,200到有效保护%,个体经济2小型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不非公有制经济组即使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织的签订率更低技术人员签订有些企业只与管理人员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也很低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的原因而不与一线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动合同复杂。

许多用人单位不愿签订劳动合同,主要是为了降低用工成本有些劳动者不敢提出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和解雇工人的法律责任劳动者处订劳动合同的要求主要是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弱势。

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劳动争议,劳动者就很主张自己的权利;即使申请仲裁、提出诉讼,由于缺乏有力的证据他们的合法权益也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
)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关系不稳定。

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是
会和谐稳定的重要方面。

只有和谐,才能稳定。

稳定又是和谐的一以上的用人单标志。

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法执法检查显示,60有的甚至一多是一年一签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是短期合同也影响了劳动者的几签这种状况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业稳定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影响了他们为企业长期服务的工作情。

劳动合同法草案
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过程中,许多劳动者反映每年他们都要为劳动合同到期时还能不能续签而担忧,一旦不能签,个人及其家庭生活将会陷入困境。

正反两面的经验都证明:劳动4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5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6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7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9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11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一方违违约金是指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或者由法律所规定的时向对
方支付一定数量的货币,是合同法中违约责任的一种主要是一项完善的法律制度《合同法上有较为明确的规定式在我在劳动但是它在经济合同中充分体现了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原因在于违约金制度企业
不能随意为劳动者设定违约金同领域《劳动合同法》规定,只有在两种情劳动者的自由择业权相冲突下,用人单位可以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在培训服务期约定中约定违约金(一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专项培训费用应当按照约定
向用人单位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用人付违约金违约
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
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的培训费用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竞业限制约定中约定违约金(二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用人单位可以
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事项并约定在解除或者
终止劳动合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劳动者违反竞业后在
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竞业限制的人员应当按照
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制约定的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
义务的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员。

竞业限制的范围、地域、期限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竞业制的约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从事同类业务以上规定的人员到与本单
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12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13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的)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其真
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无需通知立即解
无需通知立即解除的规定《劳动法》中没有相应的规定,《劳动“同法赋予了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可以无需通知用人单位而直款规定以下两种情况下劳动者可以无须通知人”。

其3条人单位而直接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动者劳动的
)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的
六、裁员时要承担社会责
与先前的法律相比,新法规定了企业在进行经济性裁员要承担社
责任。

即企业在进行经济性裁员时,要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七、劳动合同到期终止也要支付经济补偿
条规定:人单位维持或者提高劳动合同约4 《劳动合同法》依照本法第四十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条件续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条第一项规定终止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14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15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16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17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18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19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由于我国现行法律对劳务派遣还本同时促进分散劳动力的就业劳务派遣范围不断扩大有规范和限制存在任意使用
劳务派遣工问题,派遣劳动者人数也不断增加。

在一些行业和企业中,劳务派如果不对这一用工工甚至已占到一半以上成为用工的主流形
式式加以规范,任其发展,劳务派遣很有可能在不久的
来成为所有企业用工的常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将无法得到应有的障。

因此《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劳务派遣一般仅适用于临时性以力图解决劳务派遣这种用工形式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益扩大的
现象
第三部分《劳动合同法》实施对企业劳动用工十大利好分一、企业知情权在法律上确立,有利于企业控制员工入职风险
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劳动合同法》
这一条是关于企业知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权的
规定。

企业在招聘员工时,有权了解劳动者的年龄、学历、工经验、身体状况等与工作相关的信息。

在当前诚信缺失的背景下,动者求职时在简历中“注水”的现象比较严重,如假学历、假证件为企业详细了解企业知情权在法律上确立虚构的工作经历等等意识既有利于培
育社会“诚信提供了法律支撑职者“底细也有利于企业防范员工入职
的法律风险、控制员工入职的成本
二、放宽了劳动合同订立的时间要求,有利于企业依法操作
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1《劳动合同法》
合同。

由此可见,法律规定的劳动合同形式是书面的。

但是,企业动用工与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并不一定完全是同步的,有的用工在先,20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22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23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24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为了使符合社会化分工需要的劳务派遣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同时《维护被派遣劳动者合法权益止用工单位规避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动合同法》对劳务派遣用工形式作出了规范(二)非全日制用工形式:近年来,以小时工为主要形式的非全
适制用工发展较快这一用工形式突破了传统的全日制用工模式成为
促进就业的重了用人单位灵活用工和劳动者自主择业的需要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途径为了规范用人单位非全日制用工行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促进非全日制就业健康发展根号)精神,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2002]1年发布了《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200保障部号)。

《劳动合同法》在总结这一政策执行情况[2003]1社部基础上,对这一政策内容进行确认、修改、补充,从法律层面上对全日制用工作出了与全日制用工不同的特别规范
十、增加了过渡性条款,有利于减少对企业的冲击
《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企业影响是全方位的,为防止新法的实
对用人单位的劳动用工造成较大的冲击,新法规定了四项过渡性款款规定:本法施行前已依法订条一是《劳动合同法》9《这一规定意味着且在本法施行之日存续的劳动合同继续履行动合同法》实施之前订立的劳动合同,即便其条款与新法相违背,要订立时不违反当时的法律,均应该继续履行
款款还规定:本法1条9 二是《劳动合同法》条项规定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次数,自本法施行后续订固“连续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时开始计算这里的25 / 26
劳动合同法分析讲解
26 / 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