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腹膜与腹膜腔
②小网膜的分部
A. 左侧部—肝胃韧带 hepatogastric lig. 含胃左、右血管等。
B. 右侧部—肝十二指肠韧带hepatoduodenal lig.,内含3个 重要结构:左前方为肝固有动脉;右前方为胆总 管;后方为肝门静脉。
①位置、形态:呈围裙状,遮盖于小肠和横结肠前方。 ②胃结肠韧带gastrocolic ligament
1 2 3 4
①是衬贴于腹盆壁内面及腹、
盆腔脏器表面的一层浆膜。 ②特点:光滑、半透明。 ③分部
A.脏腹膜Visceral peritoneum
B.壁腹膜Parietal
pear.it分on泌eu与m吸收。 b. 支持与保护。 c. 防御与修复。
(1)定义
--是脏、壁2层腹膜互相转 折形
腔(成2的)不特规点则的潜在间隙, 内①有男少性腹量膜浆腔液—。—封闭
参见小网膜。
③镰状韧带Falciform lig.
④冠状韧带Coronary lig.
--右冠状韧带上、下层之间无腹膜覆盖的区域称肝裸区。
冠状韧带
镰状韧带
⑤左、右三角韧带 left & right triangular ligaments
⑥肝圆韧带 Round ligment --由胚胎时期的脐静脉闭锁形成;由肝圆韧带裂→
脐。
左三角韧带 右三角韧带
肝圆韧带
注意 上述韧带中,除肝圆韧带外,均由腹膜形成。
3. 脾的韧带 (1)脾肾韧带 Splenorenal ligament★ --是自脾门→左肾前面的双层腹膜结构,含胰尾、脾
血管等。
(2)脾结肠韧带 Splenocolic lig. --自脾前端→结肠左曲。短;承托脾、固定结肠 左曲。
概念
举例
腹膜内位器官 腹膜间位器官 腹膜外位器官
表面几乎全被腹 膜包裹
表面大部分被腹 膜包裹
仅一面被腹膜包 裹
胃、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 肠、乙状结肠、脾、输卵管、卵巢 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子宫、 膀胱、直肠上段
肾、肾上腺、输尿管、胰、十二指肠 降部和水平部
①位置 是连于肝门、静 脉韧带裂、膈与 胃小弯和十二指 肠上部之间的双 层腹膜结构。
(5)系膜三角
①是指系膜缘处的肠壁与 两层腹膜围成的三角。
②有血管、神经通过。 ③因该处肠壁无腹膜覆
盖,故小肠切除术时, 应妥善缝合该三角,防 止发生肠瘘或感染。
左图所 示为肠 扭转导 致的肠 坏死
2. 阑尾系膜 Mesoappendix
• 是将阑尾系连于回肠末段的双层腹膜结构,呈三角形。 • 其游离缘内有阑尾血管、神经及淋巴管等通过。
③特于点骶:髂因关系节膜前根方短,而长肠约缘15长c,m故。肠系膜整体呈折扇形。
(2)肠系膜内的结构 肠系膜上动脉及分支 肠系膜上静脉及属支 淋巴结与淋巴管 神经
(脂3)肪生组理织意义 空、回肠因有系膜,
故活动性较大,有利 于营养物质消化与吸 收。
(4)临床意义
--空、回肠因活动性较 大,易于发生肠扭转。
②女性腹膜腔
借输卵管腹腔口→输卵管
→输卵管子宫口→子宫→阴
道,间接与外界相通。
女性原发性腹膜炎较多见。
(3)腹膜腔的分部 ①小腹膜腔 Lesser peritoneal cavity (网膜囊 Omental bursa) ②大腹膜腔Greater peritoneal cavity
网膜孔
分类
肝十二指肠韧带;后界为覆盖下腔静脉的腹膜。 ③意义:是大、小腹膜腔之间的唯一通道。
1. 肠系膜 Mesentery (P134) (1)定义
①是将空、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系连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其附着于
空、回肠的部分,称系膜肠缘,与空、回肠等长。
②肠系膜根 Root of mesentery --是肠系膜附着于腹后壁的部分,自L2左侧斜向右下止
乙状结肠系膜
•其解剖因素为乙状结肠冗长而系膜相对较短。 •扭转多呈顺时针方向,扭转180°以上即可发生梗阻,轻度扭 • 转<360°,重者可达720~1080°。 •以老年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男:女=2∶1。 •诱发因素:肠管运动显著增强(如便秘使用腹泻剂)。
1. 胃的韧带
(1)胃脾韧带★ Gastrosplenic ligament ①位置:胃大弯左侧→脾门。 ②内容:上份含胃短血管;下份含胃网膜左血管。
结肠下区
(一) 结肠上区的腹膜间隙——膈下间隙
肝上间隙
左肝上间隙 右肝上间隙
左肝上前间隙 左肝上后间隙
左肝下前间隙 肝下间隙 左肝下间隙 左肝下后间隙(网膜囊)
右肝下间隙(肝肾隐窝)
膈下腹膜外间隙 ---位于肝裸区与右冠状韧带上、下两层及膈之间。
3. 横结肠系膜 Transverse (1)定m义e:so是c将o横lo结n肠系连于腹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
(2)特点:两端短而固定,中部长而下垂、活动性较大。
(3)系膜内的结构:有中结肠血管、淋巴结、神经等。
4. 乙状结肠系膜 Sigmoid ①位置m、e构s成ocolon
--是将乙状结肠系连于左髂窝和骨盆左后壁的双层腹膜结构。 ②系膜内结构:内含乙状结肠血管、淋巴结、神经等。
是从胃大弯连至横结肠的大网膜的前两层。
③构成:由4层腹膜构成。 ④功能:大网膜含丰富的血管与巨噬细胞,有重要的防
御功能——有“腹腔卫士”之称。
①位置:是小网膜和胃后方的扁窄间隙。 ②交通:借网膜孔Epiploic foramen与大腹膜腔相通。
网膜囊
网膜孔
①位置:肝十二指肠韧带游离缘后方,可容1~2指。 ②境界:上界为肝尾状叶;下界为十二指肠上部;前界为
(3)胃脾韧带 Gastrosplenic lig.(见胃的韧带)
(4) 膈结肠韧带 Phrenicocolic ligament
•位置:为连于膈与结肠左曲之间的双层腹膜结构。 •作用:从下方承托脾前端。
分区 肠上区——横结肠及系膜与膈之间。
结肠下区——横结肠及系膜与小骨盆上口之间。
结肠上区
横结肠 系膜根
(2)胃膈韧带 Gastrophrenic lig. --自胃底后面→膈,其深面有可能存在的胃后动脉。
(3)胃胰韧带Gastropancreatic lig. --自幽门窦后壁→胰头、颈或颈、体移行处。
2. 肝的韧带
①肝胃韧带 Hepatogastric lig. ②肝十二指肠韧带 Hepatoduodenal l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