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一.选择题(共25小题)1.今年4月,第二届中国国际水稻论坛在三亚开幕,来自十几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水稻的未来发展道路,享水稻发展成果。
下列远古人类遗址中,最早栽培水稻的是()A.河姆渡遗址B.半坡遗址C.大汶口遗址D.元谋人遗址【分析】本题考查河姆渡遗址,知道最早栽培水稻的远古人类遗址是河姆渡遗址。
【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
故最早栽培水稻的远古人类遗址是河姆渡遗址。
故选:A。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
2.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有的随葬品多达180多件,有的甚至一件都没有。
这种现象说明()A.当时的生产力水品极端低下B.一切财产都是公有的C.聚落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现象D.人们以猎狩为主要的生产事业【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大汶口遗址。
【解答】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有的随葬品多达180多件,有的甚至一件都没有。
这种现象说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聚落成员之间产生了贫富分化现象。
故选:C。
【点评】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提炼材料观点。
3.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是()A.直立行走B.制作工具C.学会用火D.懂得审美【分析】本题考查了人类进化。
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吃到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促进了体质的发展。
火还可以照明,防寒,驱赶野兽。
火的使用,增强了人类适应大自然的能力,是人类第一次对自然力的支配,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被称为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的技能。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火的使用的意义。
4.我国属于农耕文明,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长江和():A.珠江B.淮河C.昌化江D.万泉河【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依据课本知识可知,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故选:B。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5.下列哪项符合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特征()A.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B.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陶器的国家C.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拥有畜牧业的国家D.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分析】本题以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特征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知识点。
【解答】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00年,是长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
那里的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还用动物骨骼制作工具。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河姆渡居民主要种植水稻,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
所以符合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特征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故选:A。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
6.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A.语言的产生B.直立行走C.火的使用D.制造和使用工具【分析】本题以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为依托,考查的是人类起源的知识.【解答】制造和使用工具提高了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
因此说会不会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故选:D。
【点评】本题以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人类起源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7.专题片《人类起源》在重塑人类进化过程中的演变阶段后,生动地展现了人类几百万年漫长的进化历程。
关于人类起源正确的说法是()A.猿经过劳动进化为人B.女娲造人C.亚当和夏娃造人D.上帝造人【分析】本题考查了人类进化。
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
【解答】关于人类起源正确的说法是猿经过劳动进化为人。
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劳动起了重要作用,劳动创造了人类。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猿经过劳动进化为人。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北京人的生活内容()A.用火烧食物B.使用石器、木棒追打野兽C.使用骨针缝制衣服D.过着群居生活【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
【解答】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的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手脚分工明显,但已经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是打制石器。
北京人将石块敲打成粗糙的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凭着极原始的工具同大自然进行艰苦的斗争,过着群居生活。
北京人不会使用骨针缝制衣服,山顶洞人开始使用骨针缝制衣服。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和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能力。
9.下列关于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居住在洞穴里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C.没有贫富贵贱之分D.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山顶洞人的有关内容。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居住在洞穴里,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之分。
他们使用的劳动工具主要是打制石器,B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山顶洞人的生活状况。
10.“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我国原始农耕时期的遗址包括()①北京人遗址②半坡遗址③元谋人遗址④河姆渡遗址。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分析】本题考查我国早期人类原始的农耕生活,知道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原始农耕时期的遗址.【解答】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浙江余姚市,是世界上最早种植了水稻的原始居民,展现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半坡聚落位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原始居民,展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农耕生活。
北京人时期、元谋人时期原始农业尚未出现,所以北京人遗址、元谋人遗址不是原始农耕时期的遗址。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考查了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属基础题.通过遗址遗物还原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的生产和生活.11.黄帝时期,相传文字的发明者是()A.黄帝B.嫘祖C.伶伦D.仓颉【分析】本题考查仓颉的相关知识。
仓颉创造了文字。
【解答】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
他的妻子养蚕缫丝,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
注意掌握仓颉的相关知识。
12.某同学计划假期和家人一起去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去()A.秦始皇陵B.大禹陵C.黄帝陵D.中山陵【分析】本题以某同学计划假期和家人一起去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黄帝的贡献的知识.【解答】根据所学可知,黄帝和炎帝都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
他们曾强强联合打败了东方的蚩尤部落。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挖井,发明舟船,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后人尊称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所以某同学计划假期和家人一起去拜祭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们应去黄帝陵。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注意扎实掌握黄帝的主要功绩.13.我国最早学会保存火种使用天然火的是()A.山顶洞人B.元谋人C.北京人D.半坡人【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四个选项的原始居民都会用火,谁出现的时间最早就是谁最早会使用天然火,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山顶洞人生活在约三万年,河姆渡人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半坡人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由此可见,北京人出现的时间最早。
故选:C。
【点评】掌握我国不同原始人类的生活时代及掌握的技能.14.在旧石器时代,我国远古居民普遍使用打制石器,最早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的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分析】本题以远古居民生活的知识为依托,考查的是山顶洞人的知识。
【解答】生活于距今约三万年的山顶洞人属于旧石器时代,仍使用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
故选:C。
【点评】本题以远古居民生活的知识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山顶洞人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15.原始农业产生后,中国北方和南方主要种植的作物分别是()A.粟和稻B.稻和玉米C.豆和粟D.麦和稻【分析】本题以原始农业的发展为依托,考查的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知识。
【解答】生活于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种植水稻,生活于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民已种植粟,我国是实际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故选:A。
【点评】本题以原是农业的发展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16.同半坡聚落相比较,河姆渡居民最大的贡献是()A.学会了饲养水牛、猪、狗B.妇女在氏族生活中的地位很高C.会制造精美的彩陶D.培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分析】本题考查了半坡与河姆渡原始居民。
【解答】同半坡聚落相比较,河姆渡居民最大的贡献是培育了世界上最早的水稻。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
他们还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半坡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17.下列各项,不属于秦汉时代巴郡经济发展表现的是()A.大规模种植粟B.丹砂开采的发展C.柑橘种植发达D.培育出优良稻米【分析】本题考查秦汉时代巴郡经济发展表现。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巴郡地区位于长江流域,处于南方,多雨,粟是北方作物,秦汉时期大规模种植粟的不可能。
BCD均符合秦汉时代巴郡经济发展的表现。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重点掌握秦汉时代巴郡经济发展。
18.“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私有制D.等级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禅让制的有关内容。
【解答】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在黄河流域出现的部落联盟首领,他们之间采用“禅让制”的原始民主推举的方式推荐首领,选出的部落联盟首领没有特权。
其实质是民主推举,推举的标准是才德。
故选:A。
【点评】注意准确识记禅让制的民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