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基础教程
3、凸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间 向上凸 4、末端转锋向右下 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4、细腰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向右行笔,中 间稍提锋 4、末端转锋向右 下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5、左尖横
1、顺锋起笔 2、力量逐渐增大, 向右中锋行笔 4、末端提笔向右 下顿笔 5、提笔回锋收笔
竖勾 横勾 鹅勾
小写也
竖 +勾 横 +勾 竖弯勾
六、勾的书写
书写口诀: 横勾竖勾竖弯勾,转顿提笔慢踢出。 鹅头鸟头嘴尖尖,转折顿提一气成。
小写也
六、提和点的书写
提:在写横的基 础上,向右上快速提 笔出锋。 左点右点:直接 轻落笔,左右转笔而 成,形状如同水滴。
竖点:短 竖顿笔出锋 而成。
挑点:写 提上挑而成。 状如对号。
(四)、落款的地点 落款的地点,可以直接书写所在地名 称,也可题写居室的雅称斋号。落款的地点 不宜用俗称或过于具体。
四、书法作品的落款
(五)、落款的署名 在作品上题写书者的姓名、字号或 笔名。署名时,可以写名不写姓,下盖印 章时表明姓,也可以题写字号,下盖印章 表明姓名。当然,最好是将姓名、字号等 都写清楚。这还要根据落款行文而定。
一、书法作品的幅式 二、书法作品的内容 三、书法作品的布白 四、书法作品的落款 五、书法作品的钤印
一、书法作品的幅式
书法作品的幅式:
条幅、横幅、对联、屏条、 中堂、斗方、镜心、匾额、 长卷、扇面、册页、报头、 题签等。
条
幅
条幅,也叫 “直幅”,装裱 后称之为“立 轴”。是指直挂 的长条形作品。 条幅的长度与整 张宣纸相同,宽 度是整张宣纸的 对开或三分之二 开。可书写单行 大字或数行小字。
五、书法作品的钤印
(一)、印章的种类 1、印章的名称:名章、肖形章、引首 章、腰章、压角章。
五、书法作品的钤印
(一)、印章的种类 2、印章的形状:方形、圆形、长方形、 椭圆形和不规则的自然形体。
生肖印章
鸡 牛 狗 龙 马 猴
蛇 鼠 羊 虎 兔 猪
五、书法作品的钤印
(一)、印章的种类 3、印章的刊治:朱文、白文、朱白文混刻。
四、书法作品的落款
(九)、落款的顺序 ▲下款: 1、时间+地点+正文的作者 2、正文的作者题目+时间+地点 +姓名(字号)+谦辞 3、谦辞+正文的作者题目+地点 +姓名(字号) +谦辞 4、时间+正文的作者题目+地点 +姓名(字号) +谦辞
四、书法作品的落款
(十)、落款的文字 落款的文字,应讲究文学性和艺术 性。力求雅俗共赏,不落俗套。如果是书 赠单位或个人,则应切合双方实际,恰如 其分;如果是抒发以来的跋语,则应雅致 明快。切忌矫揉造作,信笔拈来,随便组 句,文理不通。
中 堂
中堂,是 竖行书写的 长方形的作 品。尺寸一 般为一张整 宣纸(分四 尺、五尺、 六尺、八尺 等)。
屏
条
屏条,是指成 组的条幅,也可称 为“条屏”。通常 是四幅为一组,构 成了四条屏。此外, 还有六条屏、八条 屏乃至更多条的, 书写形式与条幅类 似,可以每幅自成 格局,又可连成一 组。
斗
册
页
册页,分横、竖两种,即开版式和推蓬式, 有单页,也有折叠的。每册八页、十二页乃至 数十页不等,此幅式便于集稿作画、题字签名、 玩赏保存。
牌子,形状各异,以长条和横额居多,字形力求易认 醒目,浑厚凝重。在制作上,选用的材料,以及装饰 与加工等也力求典雅别致、美观经济,富有时代感。
匾 额 匾额,是指上面题写文字作为标记或表示赞扬的
书法基础教程
什么是书法?
两层含义: 一、是用毛笔书写 汉字的艺术; 二、是毛笔书写的 方法.
书写工具
笔
墨 纸 砚
握笔姿势
“五指执笔法” 是用右手五个手指全 派上用场,用“按、 压、钩、顶、抵”的 方法把笔执稳,使手 指各司其职。
坐姿
正确的坐姿应 该是“头正、身 直、臂开、足安”
书法的章法布局
二、书法作品的内容
书法作品的内容即正文,要题材新颖, 健康高雅,具有时代感。如:诗词、歌赋、 对联、格言、佳句、散文等。可以通过如下 三个方面确定: 1.指定内容 2.自选内容 3.自撰内容 书写内容的选择应与字体风格相协调。
三、书法作品的布白
中国书法的章法布局,分行布白的规 律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书写格式基 本上有两种: 一、纵式——传统的书写格式,自上 而下,从左至右分行布白,应用于书法作 品。可以书写繁体字。 二、横式——现代的书写格式,自左 而右,从上至下分行布白,应用于实用书 写。要求书写简化字。
四、捺的书写
直捺 曲捺 平捺
捺的书写口诀: 回锋起笔转下斜, 逐渐下按平缓坡。 顿笔慢转提笔尖, 上面平缓下三折。
捺的练习
直捺
曲捺
平捺
五、折的书写
横折 竖折 撇折
口匡厶
横 +竖 竖 +横 撇 +横
五、折的书写
书写口诀: 横折竖折和撇折,两笔和一是规则。 横细竖粗要记住,转折顿笔要连接。
六、勾的书写
方
斗方,是竖行书 写的正方形的作 品。尺寸一般为 一张整宣纸的一 半。书写内容一 般是四行至六行。 因为行列多,篇 章布局时应十分 强调上下左右的 大小、开合、呼 应及节奏变化等。
镜
心
镜心,是指把 斗方加工而成 的圆形。书写 时,依圆形而 团式布局。
掠水燕翎寒自缚,堕泥花片湿相重
扇
面
这里专指折扇扇面,它是一种特殊的形式。 由于扇面上宽下窄的形状,使得折纹与拆纹之间 也是上宽下窄。这种独特的样式,就要求我们在 创作时,做出恰当地安排。
6、右尖横
1、逆锋向左起笔 2、折锋向右下顿 笔 3、挫笔后向右偏 上边提边行笔
7、横钩
1、向左逆锋起笔 2、折锋右下顿笔 3、折锋向右中锋 行笔 4、作钩时提笔向 左下重顿 5、转锋回收至画 中后挫笔向左下出 钩
二、竖的写法
二、竖的写法
长竖(悬针竖)的写法: 向右下顿笔,然后把笔 锋回到正中,向下匀速 运笔,左后提笔出锋。 短竖(垂露竖)的写法: 短竖与长竖上面的写法相 同。只是中间自然顿笔后 收笔就可以了。
横
幅
横幅,也叫“横披”。是指横向悬挂的形式,宽度 大于高度,宽度与整张宣纸相同,高度是整张宣纸的对 开或三分之二开。可书写单行大字或数行小字。
对
联
对联,又称 “楹联”、“对 子”或“联语”。 是指书写在纸、 布或刻在竹木金 属材料上的对偶 语句,应用广泛, 艺术性强。对联 分为上下联,用 两张相同的长条 纸,左右对称。 有单联和长联两 种形式。
五、书法作品的钤印
钤印,是书写作品的最后一道工序。 印章是书法、绘画、雕刻三者结合而产生 的一种独特艺术,称为“篆刻”。印章是 书法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印章的种类 (二)、印章的使用 (三)、印章的钤法
五、书法作品的钤印
(一)、印章的种类 1、印章的名称:名章、肖形章、引首 章、腰章、压角章。 2、印章的形状:方形、圆形、长方形、 椭圆形和不规则的自然形体。 3、印章的刊治:朱文、白文、朱白文 混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纵式
横式
书写格式——纵有行 横有列
书写格式——纵有行 横无列
书写格式——纵无行 横无列
书写格式——少字数的特殊章法
书写格式——现代横式
四、书法作品的落款
(一)、落款的内容 1.注明正文的出处,即诗文的作者和诗文的名称。 2.受书者的名字+称呼+谦辞。 3.书写时间。可用公历或农历,但不能混用。 4.书写者姓名、字号等。 5.书写者对正文发表的感慨或议论等。
一、横的写法
1、逆锋起笔
2、向下顿笔
3、提笔右上行 4、中锋行笔 5、稍向上提笔 6、顿笔右下回锋
横的书写口诀: 逆锋起笔意在先, 右上运笔要舒展, 掭顿回锋一气成, 短船长桥才好看。
1、长横
运笔方法如前述
2、短横
1、向左逆锋起笔 2、向右下顿笔 3、提笔折锋向右 4、蓄势后向右行笔 5、提笔向右下顿笔 6、提笔回锋收笔
四、书法作品的落款
(八)落款的字体 从汉字的演变顺序来看,落款字体的年代 应在正文字体之后,或同一年代落款字体要与 正文相异,用动势较大的字来落款。当然,落 款也可以与正文用同一种字体。落款字形的大 小要与正文协调统一,一般小于正文。要层次 分明,不要喧宾夺主。
四、书法作品的落款
(九)、落款的顺序 ▲上款:1、谦辞+姓名+称呼 2、谦辞+称呼 3、姓名+称呼+谦辞 4、名称+谦辞
四、书法作品的落款
(六)落款的称呼 写给单位的作品,直接将受书单位写于上 款位置。 写给长辈的书作,通常在名字后用老师、 先生、贤长等称呼。 写给同辈的书作,一般在姓名后接同志、 道友、仁兄等称呼。 写给晚辈的书作,可直接在名字后接学生、 同学、弟子等称呼。
四、书法作品的落款
(七)、落款的谦辞 ▲一是所书写的内容是伟人、领袖、名 家的诗词或名作,则在落款中题目前或作者姓 名后书写敬录、敬书、谨录一类的谦辞。 ▲一是所书写的作品是赠送给某人需要 书写的谦辞。一般在称呼后加指正、雅属、惠 存等谦辞。此类谦辞因所属对象而定。
齐白石:篆书“治 道由衡石,王灵起 阙廷”联
于右任行书五言 联 :无极原有 极,显仁存至仁
四、书法作品的落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