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市农业土壤中六六六_HCH_的残留特征

广州市农业土壤中六六六_HCH_的残留特征

环境科学与技术 第 29 卷 第 11 期 2006 年 11 月
广州市农业土壤中六六六(HCH)的残留特征
高凡 1, 2, 贾建业 3, 1, 王好 1, 2, 王新明 1
( 1.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640; 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39; 3.广东省科学技术学校, 广州 510650)
农业生产和保护人体健康。这与近几年来国家大力提倡
无公害蔬菜、绿色农业, 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的农药有
关, 同时人们也已经意识到蔬菜和粮食对人们身体健康
的重要性。但菜地土壤比一般作物土壤的%HCH残留量
低近一倍, 也说明与间接食用的一般作物的土壤污染相
比, 人们更重视直接食用的蔬菜的土壤污染。
表 2 广州市不同类型农业土壤中 α- H CH 、β- H CH 、γ- H CH 、
1 样品采集与分析
1.1 采样 土壤样品于2004年5月采自广州市郊区( 白云区、花
都区、从化市) 不同农田土壤的表层土壤, 分别为菜地土 壤( 青菜、油菜等绿色蔬菜) , 作物土壤( 玉米等经济作 物) 及林地土壤。每个样点选择大约100×100m2的地块, 在其中均匀布点采集5个表土样( 0~20cm) , 合并为1个 混合样本。样品在实验室自然风干后, 用玛瑙研钵研磨, 过80目筛, 分析前存放于冰箱冷藏室中。 1.2 样品前处理与分析
杀虫效率高, 仍然在施用少量的HCH农药对农作物进
行杀虫。此外, 各类土壤中其他三种HCH异构体残留量
分布比例差别不大, 菜地土壤α- HCH为9.6% γ- HCH
为12.9%、δ- HCH为 4.4%, 作物土壤α- HCH为15.7%、γ-
HCH 为 15.6%、δ- HCH 为 15.6%。 林 地 土 壤 α- HCH 为
广州市农业土壤中六六六( H C H ) 的残留特征 高凡, 等
回收率为 80%以上,方法的检出限为 0.05~0.36ng/g。详 细的分析方法及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见参照文献[2]。
2 结果讨论
2.1 广州市农业土壤 HCH 污染现状
HCH 的四种异构体在广州市郊区农业土壤中均
有不同程度的检出( 表 1) , ∑HCH 残留量介于 5.28~
的赤道短轴上[6], 其稳定性高, 水溶性和挥发性都非常
低, 又不易被生物降解[7], 因此土壤及沉积物中 β- HCH
残留量浓度比其他 HCH 异构体都高。
表 1 广州市农业土壤中 α- H CH 、β- H CH 、γ- H CH 、δ- H CH
和∑H CH 残留量
( n g/g, 干重)
化合物 算术平均值 标准差 最大值 最小值 百分比(%)
平均值 标准差
7.08 9.3
17.76 15
2.02 1.4
δ- HCH
平均值 标准差
2.43 0.7
17.78 10.8
1.53 0.7
∑HCH
54.93
113.84
17.42
2.3 不同类型土壤中 HCH 异构体的残留分布累积百分比
在HCH个异构体中, β- HCH残留量在各类土壤中
均为最高比例, 菜地土壤中β- HCH残留量占∑HCH残
60.43ng/g、17.76ng/g、17.78ng/g、113.84ng/g, 均为各类
土 壤 最 高 ; 林 地 土 壤 中α- HCH、β- HCH、γ- HCH、δ-
HCH、%HCH的算术平均值分别为2.93ng/g, 10.94ng/g、
2.02ng/g、1.53ng/g、17.42ng/g均是各类土壤最低; 菜地
关键词: 农业土壤; 六六六( HCH) ; 残留特征 中图分类号: X1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6504(2006)11- 0010- 03
在新世纪, 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消费新动向正悄然 兴起, 土壤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体, 其污染状况将通过 食物链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绿色食物的质量, 进而危 及人体健康。广州市郊区农业土壤是珠江三角洲最重 要的蔬菜、粮食生产用地。近几十年来, 广州地区工农业 快速发展, 人口增加, 环境质量日趋恶化。同时广州市农 业土壤也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农药污染, 尤以杀虫剂和 除草剂污染严重。六六六(HCH)是对环境构成严重威 胁的有机氯农药之一, 它不仅危害人类的健康, 而且还 破坏和危及整个生态系统[1]。虽然这些农药自20世纪80 年代初期就被禁用, 但由于污染严重, 降解缓慢, 至今 许多农业土壤中仍有大量残留。本文对广州市郊区农 业土壤表层土中HCH的残留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并 对其污染特征作了评价。以期对该地区农业土壤资源保 护、蔬菜质量提高、居民身体健康保护提供资料依据。
土壤HCH异构体的平均含量介于作物土壤和林地土壤
之间。除β- HCH高达40.16ng/g外, 其他HCH异构体的平
均含量也明显 低 于 作 物 土 壤 。 参 照 标 准[3], 林 地 土 壤
%HCH残留量处于非污染状态, 作物土壤%HCH残留量
最高, 菜地土壤次之, 均处于二级污染, 但可以保证正常
留量的73.1%, 作物土壤中β- HCH残留量占HCH总残
留 量 的 53.1%, 林 地 土 壤 也 是 β- HCH 比 例 最 高 , 达
62.8%。可见菜地土壤中β- HCH所占比例最高, 这与过
去几十年该地区HCH施用量大和β- HCH本身难降解、
残留时间长有关。也有可能最近几年该地区农民为了
样品用配有 ECD 的 HP6890 气相色谱仪测定, 色 谱柱为 HP150m×0.32mm( 内径直径)×0.25μm( 液膜厚 度) 硅胶柱。进样 1μL, 载气为高纯氮气, 尾吹速率 60mL/min; 进样口温度 210℃, 检测器温度 300℃; 采用 不分流进样方式, 进样 0.75min 后吹扫。程序升温: 初始 温 度 50℃, 以 10℃/min 的 速 度 升 温 至 180℃, 保 留 3min, 以 8℃/min 速度继续升至 210℃, 然后以 10℃/min 升至 260℃, 保留 10min 至样品完全流出色谱柱。采用 标准农药样品的保留时间定性, 内标法峰面积定量。
基 金 项 目 : 中 科 院 知 识 创 新 工 程 重 要 方 向 项 目( KZCX3- SW- 121) ; 广 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020615) 作者简介: 高凡,( 1979- ) , 男, 博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环境化学研究方向, ( 电话) 020- 85291684( 电子信箱) gaofan0324@163.com。
在农业土壤中, 林丹可以通过分解或生物转化作用转
化为其它 HCH 的异构体, 林丹在表层土壤中的半衰期
受土壤类型的影响,但平均为 2 个月。如果土壤中林丹
占有绝对优势, 说明土壤中有新的 HCH 输入。
α- HCH与γ- HCH残留量的比值可作为追踪HCH
的释放源以及HCH迁移的指标[8]。由于α- HCH有较长的
δ- H CH 和∑H CH 残留量
( n g/g, 干重)
项目
菜地土壤 ( n=6)
作物土壤 ( n=5)
林地土壤 n=4)
α- HCH
平均值 标准差
5.26 4.6
17.88 13.4
2.93 1.6
β- HCH
平均值 标准差
40.16 47.7
60.43 41.4
10.94 11.3
γ- HCH
174.94ng/g, 算术平均值为 62.07ng/g, 参照国家环保总
局制定的标准[3], 广州地区农业土壤中∑HCH 平均残
留量高于保护区域自然生态, 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
境质量的限制值, 低于保障农业生产, 维护人体健康的
土壤限制值, 属于轻微污染。HCH 的四种异构体 α- HCH、
β- HCH、γ- HCH、δ- HCH 在该地区土壤中残留量的算
16.8%、γ- HCH为11.6%、δ- HCH为8.8%。
2.4 土壤中 HCH 的环境行为与分布
商 品 HCH 是 由 55%~80%α- HCH、5%~14%β-
HCH、12%~14%γ- HCH (林丹) 、2%~10%δ- HCH、和 3%
~5%ε- HCH 构成的混合物, 但只有林丹具有杀虫作用。
术平均值分别为: 8.69ng/g、37.18ng/g、8.95ng/g、7.25ng/g,
其 中 β- HCH 残 留 量 的 最 大 值 达 到 111.2ng/g, 占
∑HCH 残留量的 59.9%, 是广州市农业土壤中最主要
的 HCH 污染物, 与龚钟明[4]和安琼[5]报道类似。与其他
异构体相比, β- HCH 的所有氯原子都位于 HCH 分子
α- HCH
8.69
10.14 34.91 0.51
14.0
β- HCH 37. 18
39.67 111.18 0.62
59.9
γ- HCH
8.95
11.5
36.95 0.20
14.4
δ- HCH
7. 25
9.63
33.50 0.82
11.7
∑HCH
62.07
55.6 174.94 5.28
100.0
空气寿命( 大约比γ- HCH长25%) , 而γ- HCH在扩散过程中
由于光化学或某些微生物的作用, 可以转化为α- HCH[9]。
因此经过长距离运输, α- HCH与γ- HCH的比值会有一
定的变化。混合六六六中α- HCH与γ- HCH之比大约在
3~7之间, 大于或小于这一范围说明环境发生了变化。
注: ∑HCH 为 α- HCH、β- HCH、γ- HCH、δ- HCH 之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