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昆虫的习性与行为(普通昆虫学)
昆虫的习性与行为(普通昆虫学)
假 死 蛾
通讯
昆虫与植物利用气味物质进行交往、联络通讯,是一种很普通的现象。它们利用 “ 气味语 言 ”—— 灵敏的嗅觉、味觉来来调节自己的行为。
主要分类:
视觉通讯(Visual communication) 声通讯(Acoustic communication) 触觉通讯(Tactile communication) 行为通讯(Behavior communication) 化学通讯(Chemical communication)
这种通讯方式在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双翅目、 鳞翅目等昆虫中较常见,主要功能是在昆虫的生殖、 聚集和报警中起重要作用。
例如:雄蚊群的"嗡嗡"声吸引雌蚊前来交配;雄蝉的"知知"声引诱 雌蝉来交尾等。雄蚊 Nhomakorabea雄蚊
雄蝉
蝉
触觉通讯(Visual communication)
触觉通讯是以接触感觉 作为媒介的通讯方式, 也就是昆虫靠身体的相 互接触传递信息的通讯 方式,只有当同种或不 同种的个体接触时才能 发生,是昆虫种内或种 间近距离的重要通讯方 式。
谢 谢!
视觉通讯(Visual communication)
视觉通讯是以视觉信 号作为媒介的通讯方 式。
在蝴蝶等部分昆虫中,雄性 个体常有较雌性更鲜艳的体 色,可能在示爱时有取悦对 方的作用,与昆虫的视觉兴 奋有关。
声通讯(Acoustic communication)
声通讯是以音频信号作为媒介的通讯方式 。
枯叶蝶
假死(Thanatosis)
假死(Thanatosis) 是指昆虫受到某种刺激 而突然停止活动、佯装 死亡的现象。 如:金龟子、象甲、叶 甲、瓢虫和蝽象的成虫 以及粘虫的幼虫,当受 到突然刺激时,身体卷 缩,静止不动或从原栖 息处突然跌落下来呈"死 亡"状,稍后又恢复常态 而离去。
肉 食 性 波 尺 娥
君主斑蝶幼 虫(四龄)
吸食花蜜的君 主斑蝶
缪氏拟态
缪氏拟态是数种关系不 密切且均不合天敌口味 的动物彼此间的拟态, 即"模拟者"和"被模拟者" 都不可食,捕食动物只 要误食其一,则以后"模 拟者"和"被模拟者"都不 会再受侵害
食蚜蝇
保护色是指一些昆虫的体色与其背景色非常相似,从而躲过捕食性动物的
视线而获得保护自己的效果,这种与背景相似的体色称为保护色
菜粉蝶蛹
毛毛虫
你 发 现 它 们 了 吗 ?
伪装 (Camouflaging)
沫蝉
叶甲
蝽若虫
蝴蝶
概念
伪装(Camouflaging) 是指昆虫利用环境 中的物体伪装自己的现象。 伪装多见于同翅目、半翅目、脉翅目、鞘翅目、 鳞翅目等昆虫的幼期 。
优点是传送距离远、特异性高、隐蔽性好。 该通讯方式在昆虫的生殖、觅食、追踪、聚集、报警、调整种群密 度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小蠹虫
引诱剂引诱小 蠹虫
昆虫的各类通讯行为常常几种通讯方式被综合地 协调使用 目前,昆虫的通讯行为在仿生学的应用,人工合 成“信息素”及利用现代干扰技术(如声音控制 等)防治有害昆虫等科学领域里具有较广阔的前 景和实践意义。
蚂蚁通过用触角触碰同类的 触角来告诉对方食物的性质、 数量和位置
行为通讯(Behavior communication)
行为通讯是以行为作为媒介的通讯方式。
蜜
蜂
化学通讯(Chemical communication)
化学通讯是以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semiochemicals,包括信息 素和异种化感物)作为媒介的通讯方式,是昆虫最常见和最有效 的通讯方式
昆虫的习性与行为
拟态、伪装、假死、通讯
拟态(Mimicry)
–
拟态(Mimicry) 是一种生物模拟 另一种生物或模 拟环境中的其他 物体从而获得好 处的现象。
枯叶蝶
分类:
贝氏拟态 缪氏拟态
青斑蝶 叶虫
贝氏拟态
特点:是“被模拟者” 不是捕食动物的食物, 而“模拟者”是捕食动 物的食物。 例如君主斑蝶的幼虫因 取食萝靡草而使得成虫 血液中含一种毒糖苷, 能使取食它的鸟类呕吐; 而"模拟"君主斑蝶的北 美副王蛱蝶无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