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庄水力割缝实施方案样本

成庄水力割缝实施方案样本

晋煤科技项目成庄矿有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研究实施方案晋煤(集团)成庄矿中国矿业大学7月1.前言中国是世界上突出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在100个国有重点煤炭生产企业的609处矿井中, 高瓦斯矿井占26.8%, 煤与瓦斯突出( 以下简称突出) 矿井占19.6%, 低瓦斯矿井占53.6%。

中国的煤炭赋存条件差, 95%是井工开采, 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 煤层瓦斯含量逐渐增加, 煤层瓦斯压力增大, 突出的危险性增高, 防治难度越来越大。

特别是在突出的机理、预测及防治技术措施等方面, 都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

近几年晋城矿区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向西部的扩大, 在一些矿井接连发生了多起突出和具有某些突出特征的瓦斯动力现象。

1994年永红煤矿发生”3.25”突出事故, 突出108t煤、瓦斯1760m3。

1998年加丰煤矿发生”6.17”突出事故, 突出200t煤、瓦斯1.8万m3, 加丰煤矿发生”4.19”突出事故, 突出250t煤、瓦斯4.5万m3。

有记载的这几次突出都是发生在掘进工作面, 都是放炮诱发的突出, 发生在软分层中。

特别是晋煤集团寺河矿在掘进工作面采取多项防突措施情况下, 但依然发生”5.20”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这就需要研究适合成庄矿预防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新防突措施。

成庄矿现采的3#煤层赋存稳定, 倾角小, 埋藏较深, 多为100~300m, 有的深达300m以上。

顶、底板为黑灰色泥岩和细砂岩, 坚硬致密, 覆盖层完整性好, 透气性低, 煤层瓦斯含量高, 突出的危险性将越来越大, 给安全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同时, 掘进工作面进行长时间抽放后, 消突效果复验指标依然超标严重, 执行局部防突措施时打孔数量多、时间长以及抽放时间长, 影响快速、高效生产。

因此, 急需针对成庄矿的特点, 开展掘进工作面高压磨料射流快速消突技术的研究, 以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高效生产。

高压磨料射流割缝快速消突技术工业性试验是根据《煤矿安全规程》、《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晋城煤业集团瓦斯治理技术管理若干规定》等规定, 按防突分区治理原则,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高压磨料射流割缝能力, 制定高压磨料射流割槽快速消突技术工业性试验实施方案。

2.试验区工作面概况成庄矿4104巷北邻4102巷, 煤层总厚度6.20m, 煤层倾角2-6, 黑色, 条带状结构, 煤中有薄层状夹矸。

4216巷巷道主要受一单斜控制, 对掘进影响程度较小。

预计该巷沼气绝对涌出量为3.0m3/min左右, CO的绝对涌出量预计为20.19m3/min。

无煤尘爆炸危险, 无煤的自燃倾向。

4104巷倾斜长5.5m, 工作面标高381-574.8m, 盖山厚度337.8—500.2m。

4104巷从13#横川开始设计施工长度278m, 在13#横川对正处、巷道南帮施工一个钻场; 然后向东综掘机械化掘进98m。

完后改为炮掘( 爬坡见矸挑顶) 102m, 根据地测科给出腰线爬坡跨过4102巷和4103巷, 然后以4°坡向下掘进, 见底板后沿底板掘进, 确保与12#横川安全贯通。

根据成庄矿瓦斯基本参数的测定报告、矿井瓦斯地质图的分析以及突出危险性预测结果, 该区域存在煤与瓦斯突出危险。

预测孔孔径φ42mm, 孔深10m, 上、下部预测孔距离顶、底板500~600mm, 中部预测孔位于巷道正中, 左、右侧预测孔距离巷帮500mm。

施工时左、右侧预测孔与巷道中线的夹角为17-25°, 终孔点位于巷道轮廓线外2-4m。

布置方式:1) 正常条件下布置4个预测钻孔, 顶板巷上部分左、中、右布置3个, 下部中间布置一个; 底板巷下部分左、中、右布置3个, 上部中间布置一个( 见附图2.1及2.2) 。

2) 工作面有软分层存在时, 预测钻孔分两排布置, 每排3个孔。

当软分层在上部时, 在软分层分左、中、右布置一排外, 还应在下部位置再布置一排预测孔( 见附图3.1.1及3.1.2) ; 当软分层在下部时, 在软分层分左、中、右布置一排外, 还应在上部位置再布置一排预测孔( 见附图3.2.1及3.2.2) ; 顶板巷当软分层在中部时, 还应在下部再布置一排; 底板巷当软分层在中部时, 还应在上部再布置一排( 见附图3.3.1及3.3.2) 。

预测孔孔深不小于10m, 而且两侧钻孔的终孔点位于巷道轮廓线外2-4m( 煤层倾角大于8°时, 底部或下帮5m) 。

3)工作面前方有地质构造、异常区时, 该区域前后30m范围内在巷道上部、下部分左、中、右分别布置3个预测钻孔。

( 见附图4.1及4.2)4) 在半煤岩巷中, 煤层厚度小于1.8m时, 只在煤层中分左、中、右布置三个预测钻孔即可。

( 具体施工钻孔的位置等, 现场有防突员根据实际情况指定)预测钻孔每打1m测定一次钻屑量S值, 每打2m测定一次钻屑解吸指标K1值。

其中1、 2、 3、 4、 5、 6、 7、 8、 9、 10m测钻屑量S值; 2、 4、 6、8、 10m测钻屑解吸指标K1值。

预测孔的最大钻屑量Smax和最大钻屑解吸指标K1判定工作面突出危险性。

Smax 和K1的突出危险临界值参照表1执行。

表1 钻屑指标法判定煤巷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的临界值当预测为无突出危险时, 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能够向前掘进, 但应留不小于4m的预测孔超前距( 允许掘进6米) 。

经预测Smax 值、 K1值任一指标等于或大于临界值时, 该工作面判定为突出危险工作面, 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严格执行防治煤与瓦斯突出措施。

3.拟采取的技术措施煤与瓦斯突出是地应力、瓦斯和煤的物理力学性质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是聚集在围岩和煤体中大量潜能的高速释放, 其中, 高压瓦斯在突出的发展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地应力是激发突出的因素, 而煤的物理力学性质则是阻碍突出的因素。

因此, 为了消除工作面前方煤体的突出危险性, 主要采取的措施应当是排放瓦斯( 降低瓦斯压力、消除瓦斯潜能) 和煤体的卸压( 降低煤体所受地应力、消除围岩和煤体中的潜能) 。

3.1选择技术方案的基本原则:首要原则是合法性原则, 技术方案必须符合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技术标准。

主要依据有《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矿山安全法实施条理》、《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的技术标准等。

其次是安全优先原则。

在制定技术方案时, 即要考虑安全性, 又要考虑经济合理性以及十二矿的具体条件, 当安全性与经济利益发生矛盾时, 应优先考虑安全性的要求。

方案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其基础是成熟适用的瓦斯治理技术的单项应用或组合应用。

根据以上分析并结合4104巷的实际情况及成庄矿当前已有技术条件, 本项目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高压磨料射流割缝消突技术与钻孔相结合的技术措施, 以实现工作面前方煤体的快速卸压和瓦斯排放。

3.2 高压磨料射流切割技术工作原理高压磨料射流切割技术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国外引进的高新技术, 它是以高压水为介质, 经过磨料发生装置使磨料获得能量, 磨料与水的混合浆体从喷嘴喷射出来, 形成能量高度集中的一股, 磨料粒子本身有一定的质量和硬度, 因此磨料水射流具有良好的磨削、穿透、冲蚀的能力。

它能完成对金属和非金属的切割或破碎。

如图所示, 从高压泵出来的高压水分成三路: 第一路高压水到达磨料发生器的顶部, 迫使磨料往下运动; 第二路高压水经过单向阀到达磨料发生器底部的混合腔, 依靠水的流动将磨料罐中流下来的磨料携带走; 第三路高压水称为旁通水路, 高压泵出来的高压水经过旁通水路直接送到磨料罐的下游, 引射出混合腔里磨料浆, 第二、三路的流体混合均匀后, 从磨料喷嘴流出。

高压磨料射流切割技术与安全工程密切相关, 磨料射流切割是”冷”切割,在切割时不产生高温, 特别适合易燃易爆环境下切割、破碎或钻孔。

美国哈佛大学的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用高压水射流技术已成功清理115个核能储藏器。

还有一些国家用它清理战争中残留下来的地雷和炸弹, 它能够切割掉炸弹上的导火线, 而不引起爆炸。

高压磨料割缝装置主要是由高压泵站、高压磨料发生装置、高压磨料喷枪组件、液压控制系统等组成, 如图所示。

111图5-1 高压磨料射流割缝装置系统示意图1.高压水泵箱2.高压水泵3.单向阀4.磨料混合腔5.压力表6.操纵阀7.截止阀8.高压胶管9.喷枪支架 10.煤壁11.高压磨料喷嘴12.球形铰接固定器 13.喷枪14.高压磨料发生装置15.加磨料入口3.3 高压磨料射流割缝消突技术工作原理高压磨料射流割缝是对透气性系数低、 原始瓦斯含量大、 有突出危险的煤层进行超前高压磨料射流割缝。

这种方法即是先在煤层中先打一个钻孔, 然后在钻孔内利用高压磨料射流对钻孔两侧的煤体进行切割, 在钻孔两侧形成一条具有一定深度的扁平缝槽, 利用水流将切割下来的煤体带出孔外。

割缝的目的在于提高瓦斯排放效果, 改变巷道工作面前方煤层的瓦斯动力性质。

煤层的超前高压磨料射流割缝所形成很深的卸压、 排瓦斯钻孔槽, 能使煤层的地应力和瓦斯压力重新分布, 从而使煤体中的高应力.变形区和高瓦斯压力区得以消失。

一般情况下, 具有突出危险的煤层内部空隙和裂隙都很小。

为了增大煤体的透气性系数, 就要人为地采取措施在煤层中造成空隙, 沟通及扩展煤层内部的裂隙网。

对于单一煤层而言, 则只有在煤层内部本身采取措施, 张开原有煤层裂隙, 造成新裂隙及局部卸压条件, 才能改进煤层内部瓦斯流动状况。

由于煤层地质条件的限制, 国内曾试验研究的高压磨料射流压裂因压开煤层的裂隙位置、 方向及形式往往无法控制, 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 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处理 瓦斯的效果。

而经过对高压磨料射流割缝技术理论上的试验研究证实, 它能在煤体中形成能够人为控制方向的缝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