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共64张PPT)
区域地理-天气与气候(共64张PPT)
前后
30
25
20 15
最高气
10
温出现
5
在午后
0 -5
14时
-10
时
2 4 6 8 1012 14 16 18 20 22 24
问:一天中,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
问:内陆和沿海,晴天和阴天气温日较差谁更大?
2、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的年较差
气温℃
最冷月 是1月
30
25
20
最热月
15 10
原因:与大气环流有关
30°N/S,大陆西侧受副高影
全年
全年 响强烈,全年少雨,多为热
少雨
少雨 带沙漠,亚热带沙漠气候
副高
N
S
赤低
90° 60° 30° 0° 30° 60° 90°
极 地 高 压
副赤副 热道热 带低带 高压高
副高
极
信风干燥
地 高 压
30°N/S,大陆西侧信 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压
压
加剧了干燥程度
温带大陆
F 温带
50°
40°H地中海气候
30°
G 性气候
C 热带沙漠气候
季风气候
35°
E亚热带季风气候 25°
20°
B
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10°
A
热带雨林气候
10°
0°
0°
(2)根据气候分布规律判读气候类型
若下图中纬度数是北纬,则C、F、G点地区各为什么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F 地中海气候
6、下垫面对降水的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如果城市内部存在丰富的水体,在城市热岛效应影 响下,易降雨。
7、洋流对降水的影响
洋流:暖流増湿,寒流减湿。
小结:降水
水汽 凝结核 冷却
降水形成 的条件
降水的地区 分布规律
赤道多雨带
副热带少雨带
温带多雨带 极地少雨带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大气降水 降水类型 影响降水多少的因素
气候的主要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一个地方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是衡量当地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 通常用气温月变化曲线和降水月分配柱状图来表示,在北半球,1月 代表冬季,7月代表夏季,南半球则相反;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变化通 常用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来表示。
如:
1、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的日较差
气温℃
最低气
温出现 在日出
二、降水
1、 降水的形成条件:
A气温降低或者气流上升,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 B有凝结核 C水滴增大到能够下降到地面
2、 降水的类型: 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锋面雨
3、降水的季节变化 ——常用降水量的柱状分布图
降水量(毫米)
250 200 150 100
新加坡
50
0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副极低 副高
40°
60°
原因: 1.大陆西岸受盛行西风控制,风从海来,降水丰富。且沿岸有暖流 2.大陆东岸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下,季风强烈,夏季风从海来; 3.大陆中部距海遥远,海洋水汽很难到达,降水少
低
高
结论:影响降水的因素——海陆位置
5、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暖湿气流
地形因素: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60° 30°
思考:为什么30°N/S,大陆东侧降水多? 原因:大陆东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夏季强大的季风从海洋吹 来,带来大量的降水。而大气环流中的信风也从海洋吹来。
4、降水的空间分布
60° 40°
问:描述40°到60°纬线大陆东中西降水的特点? 分布规律—40°到60°纬线,大陆东西两侧降水丰富;大陆中部降 水少。
一月北半球
海
陆
19℃
22℃
A
B
0° 问:A、B谁是海和陆?同一纬
度A、B两点温度的高低? A高于B
原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北 半球一月冬季时,陆地降温快, 海洋降温慢,使得同一纬度, 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
一月南半球
C 海
0°
22℃
D
陆
19℃
问:A、B谁是海和陆?同一纬
度D、C两点温度的高低? D高于C
12℃
大陆
A
B
A图北半球1月份
B图南半球7月份
问:A、B两图分别是什么半球的几月份(1或7)?
一月陆向南,七月陆向北
下图反映全球一月份等温线分布规律的是 C
(4)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的特殊性(洋流和地形)
寒流
8 ℃
12 ℃
10
10
℃
℃
12
A
B 海℃洋
问:图示当中图一和图二的洋流是哪个半球的什么类型的洋流? 方法一:画一条横线表示同一纬度
18℃
15℃
南
12℃
A
北 B
22℃ 25℃ 28℃
(3)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的差异性
问:南北半球等温线弯曲程度有什么差异性? 规律—北半球更弯曲,南半球相对平直 原因—海陆因素,北半球陆地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更弯曲。
问:北半球一月时,北美大陆海洋和陆地的等温线弯曲方向?
规律—北半球一月为冬季,此时,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海 洋向北。南半球也是如此,但是不突出。
五、影响气候的因素
①纬度因素(太阳辐射) ②大气环流,可以归属于纬度因素,包括:气压带风带、季风环流、 风带与气压带的季节移动 ③海陆因素 ④地形因素 ⑤洋流因素 ⑥人类活动
1、 最冷月气温t(℃ )
全
球
热带雨林气候
气
热带草原气候
候 t>15
类
热带季风气候
型
热带沙漠气候
0<t<15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大气环流 海陆位置
洋流
地形地势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气候类型 2.利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气候特征 3.利用全球气候分布图分析气候分布规律 4.通过全球气候分布规律,掌握内在规律形成原因 能力目标 1.利用大气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因素、洋流因素、 下垫面,解释各个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气候的特征、气候的分布规律、气候的成因 2.难点:气候的特征、气候的成因
年平均气温高于20℃ 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低于-10 ℃ 的 地区主要分布在南北极圈以内。——划分温度带(五带)的主要依据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降水现象,降水类型 2.利用降水量柱状图分析降水特征 3.利用等降水量线,自主学会分析全球降水变化规律 4.通过全球降水分布规律,掌握内在规律形成原因 能力目标 1.利用大气环流、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地形因素、洋流因素、 下垫面,解释各个纬度带降水分布规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降水量分布规律;降水分布规律的成因 2.难点:降水分布规律的成因
3.思考造成A、B两 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地形的不同
-10 ℃ 0℃
0℃
A
0℃
B
10 ℃ 20 ℃
(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的一般性
问:从赤道到两极气温有何变化规律? 规律—从赤道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北半球向北递减,南半球相反 原因—纬度因素,低纬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高纬相反
问:依据等温线的变化确定A、B两地的南北半球?
温带季风气候
t<0
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季节分配
年雨型(>2000mm) 夏雨型(最高月 降水500以下,750~1000mm)
夏雨型(最高月 降水500以上,1500~2000) 少雨型(<250mm) 夏雨型(800~1500mm) 冬雨型(300~1000mm) 年雨型(700~1000mm) 夏雨型(500~600mm) 少雨型(<300mm)
亚热带季风气候
差异,
25°
季风 强烈
20°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10°
赤道低压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
10°
0°
0°
热带草原气候成因
赤道低气压
地中海气候成因
南亚季风气候夏季风成因
赤道低气压
东亚季风气候夏季风成因
(3)根据气候分布规律成因判读气候类型
1、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 2、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 3、受气压带和风带同时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和信风控制) 4、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 热带草原气候(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 ②地形阻挡,迎风坡降水多;
8
海℃洋
再比较同一纬度两侧A、B两点的温度高低 B>A,A温度低于两边,寒流
方法二:等温线弯曲方向就是洋流运动方向,由高温到低温,暖流(对沿 岸增温);低温到高温寒流(对沿岸降温)
(4)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的特殊性(洋流和地形)
12℃
山\丘
10℃
C
8℃
陆地
问:图示当中的点C可能是什么?
向高温突出,中间气温低,属于山地
规律: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平均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原因:空气的直接热源来自地面辐射,海拔升高,地面辐射减少。 并且随着海拔升高,空气密度下降,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力 减弱。
1.A的气温数值范围
是 -10-0 ℃,B
的气温数值范围
是 10 -20 ℃ 。
2.试着判断出A地
是 青藏高原 地区。
小结: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