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移动变电站岗位标准

煤矿移动变电站岗位标准

1
现场检查
2.16有可靠牢固的挡车装置。
1
现场检查
3、低压馈电开关
26
3.1具有“MA”标志和防爆合格证
1
现场检查
3.2外壳无变形,无开焊,无锈蚀。
1
3.3紧固件符合下列要求:
a.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垫圈等齐全,紧固,无锈蚀。
b.同一部位的螺母、螺栓规格一致。平垫、弹簧垫圈的规格应与螺栓直径相符合,紧固用的螺栓、螺母应有防松装置。
2
现场检查
5.3、动力变压器高压控制设备的短路、过负荷、接地、欠压释放等保护。
2
现场检查
5.4低压馈电线路的短路、过负荷、单相断线、检漏及漏电闭锁等保护。
2
现场检查
5.5高、低压电气设备及电缆的保护接地齐全、可靠。电气设备的外壳与接地母线或局部接地极的连接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铜线,或截面不小于50mm2的镀锌铁线,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50mm2的扁钢。
1
现场检查
3.10馈电开关门盖与断路器之间联锁机构完好可靠,必须保证只有馈电开关处于断开位置,主腔才能打开;主腔打开后,以正常的操作方法不能使馈电开关闭合。
1
现场检查
3.11进线嘴连接紧固,密封良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密封圈材质须用邵氏硬度为45~~55度的橡胶制造,并按规定进行老化处理。
b、接线后紧固件的紧固程度以抽拉电缆不窜动为合格。线压嘴紧应有余量,线嘴与密封圈之间应加金属垫圈。压叠式线嘴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不超过电缆直径的10%。
4
现场检查
2.11高压隔爆开关闲置的接线嘴应用与线嘴法兰厚度、直径相符的钢垫板和密封圈封堵压紧。
1
现场检查
2.12电缆芯线的连接应采用压接。
1
现场检查
2.13真空断路器真空管无裂纹、点蚀,清洁无污秽,紧固件齐全紧固、无损坏。
1
现场检查
2.14绝缘瓷瓶清洁,无油污及灰尘、无裂纹及损伤。
1
现场检查
2.15采用液晶显示器时:用中文液晶显示器显示漏电、过载、短路、绝缘监视各种故障信号。以绿色指示灯显示分闸状态;红色指示灯显示合闸状态。
1
现场检查
3.13接线装置齐全,完整,紧固,导电良好,并符合下列要求:
a、绝缘座完整无裂纹
b、接线螺栓和螺母的螺纹无损伤,无放电痕迹,接线零件齐全,有卡爪、弹簧垫、背帽等
c、接线整齐,无毛刺,卡爪不压绝缘胶皮或其他绝缘物,也不得压或接触屏蔽层。
d、接线腔内导线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规定。
e、隔爆开关的电源、负荷引入装置,不得颠倒使用。
c、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应小于1mm,密封圈宽度应大于电缆直径的0.7倍,但必须大于10mm,厚度应大于电缆直径的0.3倍,但必须大于4mm(70mm2的橡胶电缆除外)。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他物体。
d、电缆护套穿入进线嘴长度一般为5~~15mm。
4
现场检查
3.12空闲的接线嘴应用密封圈及厚度不小于2mm的钢垫板封堵压紧。其紧固程度:螺旋线嘴用手拧紧为合格,压叠式线嘴用手拧不动为合格。钢垫板应置于密封圈的外面,其直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符合规定。
1
现场检查
3、掌握触电急救法及电气设备防、灭火知识。
1
现场检查
4、袖口扎紧、佩戴安全帽等劳动保护用品。
1
现场检查
5、严格执行手指口述操作法。
1
现场检查
1
现场检查
1
现场检查
管理标准
1、移变配电点悬挂供电系统图。
4
现场检查
2、设置设备巡回检查记录、电气试验记录。
4
现场检查
3、技术资料:
3.1移变的供用电设计资料。
1
现场检查
2.6隔爆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
1
现场检查
2.7观察窗孔胶封及透明度良好,无破损、无裂纹。
1
现场检查
2.8螺纹连接件和锁紧件必须齐全、牢固可靠;同一部位的紧固件规格必须一致;螺母必须拧紧,拧紧后螺栓的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加多余的垫圈来减少螺栓露出长度。主要连接部位或受冲击载荷容易松动部位的螺母,必须使用防松螺母或其它防松方法。弹簧垫圈的紧固程度以压平为合格。
3
现场检查
1.2不同工作面的移动变电站不应共用电源电缆。
3
现场检查
2、移动变电站
23
2.1具有“MA”标志和防爆合格证。
1
现场检查
2.2外壳无变形,无开焊,无锈蚀,托架无严重变形。
1
现场检查
2.3容量及负荷率满足要求。
1
现场检查
2.4隔爆结合面不得有锈蚀及油漆,应涂防锈油或磷化处理。
1
2.5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须不小于25mm。
5
现场检查
3.14真空断路器真空管无裂纹、点蚀,清洁无污秽,紧固件齐全紧固、无损坏。
1
现场检查
3.15主腔和接线腔内设置防护罩和“当心触电”警示牌。
1
现场检查
3.16观察窗孔胶封及透明度良好,无破损,无裂纹。
1
现场检查
4、电缆
8
4.1高低压电缆宜吊挂在巷帮上。
1
现场检查
4.2电缆应带有供保护接地用的足够截面的导体。橡套电缆的接地芯线,除用作监测接地回路外,不得兼作他用。电缆主线芯的截面应满足供电线路负荷的要求。
1
现场检查
4.7运行中的电缆线路有明显的回路名称、编号、型号、长度、方向、截面
1
现场检查
4.8电缆头无烧伤、闪络、击穿现象。
1
现场检查
5、保护
10
5.1照明灯具使用防爆节能灯,井下照明装置,应采用具有短路、过载和漏电保护的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配电。照明综保处于完好状态,无损坏、失爆情况。
2
现场检查
5.2高压馈电线路的短路、过流、欠压、单相接地等保护。
移动变电站岗位标准评分表
项目
检查内容及标准
标准分
评分办法
得分
扣分原因
环境标准
1、安设地点的顶板、巷帮完好无破碎,底板平整。卫生符合要求,无积水、淤泥、杂物。
1
现场检查
1
现场检查
3、设备布置整齐,按要求上台上架。
1
现场检查
4、设备上方不应有滴水。如有滴水,应有防护设施。
1
现场检查
设备标准
1、电源
6
1.1由采区变电所向移动变电站供电的单回电缆供电线路上,串接的移动变电站数不宜超过3个。
2
现场检查
3.6隔爆结合面不得有锈蚀及油漆,应涂防锈油或磷化处理。
1
现场检查
3.7隔爆结合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操纵杆的表面粗糙度不大于3.2。
1
现场检查
3.8醒目位置设置“严禁带电开盖”警告标志。
1
3.9开关操作手柄闭合和断开位置有清晰的指示标志和可靠的定位。开关的分闸(停止)按钮应为红色。
c.螺母紧固后,螺栓螺纹应露出螺母1~3个螺距,不得在螺母下面加多余垫圈减少螺栓的伸出长度。
3
现场检查
3.4隔爆结合面的间隙、直径差或最小有效长度(宽度)必须符合规定.快动式门或盖的隔爆结合面的最小有效长度须不小于25mm。
1
现场检查
3.5隔爆面上对局部出现的直径不大于1mm,深度不大于2mm的砂眼,在40、25、15mm宽的隔爆面上,每1平方厘米不得超过5个,10mm宽的隔爆面上不得超过2个。产生的机械伤痕,宽度与深度不大于0.5mm,其长度应保证剩余无伤隔爆面有效长度不小于规定长度的2/3。
e.电缆护套穿入进线嘴长度一般为5-15 mm。
5
现场检查
2.10接线装置齐全、完整、紧固,导电良好,并符合下列要求:
a、绝缘座完整无裂纹;
b、接线螺栓和螺母的螺纹无损伤,无放电痕迹,接线零件齐全,有卡爪、弹簧垫、背帽等;
c、接线整齐,无毛刺,卡爪不压绝缘胶皮或其它绝缘物,也不得压或接触屏蔽层;
d、隔爆开关的电源、负荷引入装置,不得颠倒使用。
1
现场检查
2.9进线嘴连接紧固,密封良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密封圈材质须用邵尔硬度为45-55度的橡胶制造,并按规定进行老化处理。
b、接线后紧固件的紧固程度以抽拉电缆不窜动为合格。线嘴压紧应有余量,线嘴与密封圈之间应加金属垫圈。压叠式线嘴压紧电缆后的压扁量不超过电缆直径的10%。
c、密封圈内径与电缆外径差应小于1mm;密封圈外径与进线装置内径差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7倍,但必须大于10 mm ;厚度应大于电缆外径的0.3倍,但必须大于4mm (70mm2的橡套电缆例外). d、密封圈无破损、不得割开使用。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它物体
2
现场检查
6、安全防护设施
4
6.1灭火器材数量充足,放置整齐,至少有2只灭火器。
2
现场检查
6.2设备周围设置护栏,并在明显位置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有电危险,禁止靠近”等字样的警示标语。
2
现场检查
行为标准
1、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
1
现场检查
2、有一定的电气理论知识的电工基础知识,掌握检修技术、检修工艺、质量标准和安全技术要求及其他有关规程和标准。
3.2设备的技术资料,包括使用说明书、电气原理图等。
3.3电气试验资料,有效期一年。
3.4各种继电保护整定资料,有效查
4.3电缆悬挂点间距,在水平巷道内不得超过3m。
1
现场检查
4.4电缆上严禁悬挂任何物件。
1
现场检查
4.5巷道内的通信和信号电缆应与电力电缆分挂在井巷的两侧;受条件所限:在巷道内,应敷设在电力电缆上方0.1m以上的地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