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村基本现状调查报告题目:家庭生产情况调查报告指导老师:***姓名:***学号:***专业:12级农林经济管理时期:2015-02-13—03-05目录引言 (3)家庭生产情况调查报告的意义 (3)一、调查过程 (4)二、问卷信息分析 (5)三、调查结论 (8)四、政策与建议 (9)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家庭生产情况调查报告的意义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以农业为基础来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来发展我国工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这是由于我国广大职工和城市其他居民食用的粮食、副食品,全部是农业生产出来的;我国工业和其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劳动力,极大部分来自农村;我国轻工业品的市场,主要在农村,重工业品的相当大部分,也在农村销售;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资金,有一半以上是直接或间接通过农业积累起来的。
由此可见,农业基础作用在于,它既支援农业的发展,同时又制约着工业的发展。
工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如果超过了农业所能支援的可能性,就不可能有工业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农业既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发展农业生产,就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前提,就成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要想迅速地发展农业生产,要想增加农业各部门的产品产量,就必须深入研究发展农业生产中的各项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有效的措施和办法,而农业生产情况调查所需要的各项资料,就能满足这方面的需要。
因此,农业生产情况调查,对于党和政府全面了解农业生产的情况,深入研究农业问题,具体领导农业生产,增加农产品产量,力争使全国的工农业的年中场子翻两番的宏伟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农户种植面积;农作物结构;一、调查过程此次调查是在2天内完成的,02月03号—04号。
调查的地点是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下面的一个小乡村。
第一天完成情况:我下午的时候才到同学的家里,在这一天我仅仅就拜访了同学家和他的邻居家。
他家里面的人常年在外打工,也就是因为过年才回老家的,全家5口人,父母、哥哥、姐姐。
经营5.2亩田地,每年只是收获、播种的季节才回来,全部是机械化生产。
5.2亩土地冬季全部种上小麦,夏季全部种上玉米。
从我回家的情况来看,这几年当地的农民主要是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要种植作物。
第二天完成情况:剩余的8户人家有3家是带着调查表过去的,而其余的,因为我的时间有限,就只是问了一些关键的信息,和具体的生产状况,对他们的调查每户人家用了30分钟左右的时间。
调查的时候农民对自己的生产成本并没有精确的认识,他们对每一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的多少,都是说大概种多少亩,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数字,还有就是化肥的使用量,每亩地的产量都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我只能取最接近的数。
比如农药,实际是买了30元农药,但是没用完;化肥,有些是追肥的每亩用量也只是个差不多等等。
在最后的时间,我拜访的时间短,造成了问卷的质量下降,因为他们首先得问清楚我的来历,目的等等。
取得他们的相信还是有一定的困难的,所以他们调查的时候他们并没有认认真真的回答。
二、问卷信息分析本次共调查10户农户,其中,纯农户3户;打工为主2户;打工为主农业为辅5户。
涉及农作物玉米、小麦、大豆、棉花、薯类、油菜等。
全部耕地面积共88.4亩,其中承包土地26.6亩,调查统计得出农民主要作物为小麦、玉米,分别占96、7%、93.1%(见图1)。
农作物结构分布不均衡,主要原因是农村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剩下老人和儿童。
这些剩余的劳动力精力有限,多种植一些简单省事的农作物。
图1.经济作物占比从调查汇总情况来看,2015年,该村预计种植生产规模将基本保持稳定,其中小麦、大豆、棉花种植面积略有减少;玉米、油菜、薯类作物种植作物面积有所增加。
具体调查情况如下:(1)预计该村2015年户均家庭生产作物面积8.77亩,比2014年8.84亩平均减少0.07亩下降0.79%。
1.小麦种植面积略有减少。
从调查情况来看,2015年平均小麦种植面积8.52亩/户比2014年8.66亩/户,下降1.6%(见图2)。
农民反应种植小麦成本逐年提高,尤其是化肥、机械使用费用,最近几年随着产量的上升农户家中都有足够的粮食储备。
2.玉米种植面积增加。
预计户均种植玉米8.36亩/户比2014年8.23亩/户,增加1.58%。
(见图2)主要是玉米收成比小麦好,产量高,种植方便省事,收购的价格高,受劳动力外出等原因,农民种植作物变得简单,且又追求产量。
8081828384858687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年份亩/10户20142015小麦86.685.2玉米82.383.6小麦玉米图2小麦、玉米变化趋势(单位:亩/10户) 3.棉花种植面积略有增加。
预计户均种植面积0.12亩,比去年的0.11亩增加0.11亩,比去年增加9.1%。
农户种植面积主要是婚丧嫁娶只用。
4.油菜作物种植面积增加。
2015年户均0.08亩,比去年0.032亩增加1.5倍。
主要原因是2014年油菜价格升高,大大增加了农民对种植油菜的信心,农民自家都留有一部分作为榨油食用。
5.大豆种植明显面积减少。
预计2015年户均种植大豆0.11亩,比去年0.205亩2.16倍,农户对大豆的种植期望不高,主要是当地大豆产量较低,并且蛋白质含量高,出油率较低。
6.薯类种植面积基本持平。
预计2015年户均种植薯类0.071亩,与2014年的0.058亩基本持平。
农户种植薯(主要是红薯)主要是食用,当地收购红薯的比较少,但红薯用处较多,每年在家的农民都会种上一些但不会太多。
0.511.522.5经济作物年份亩/10户20142015棉花1.1 1.2大豆2.05 1.1油菜0.320.8薯类0.580.71棉花大豆油菜薯类 图3:棉花、大豆、油菜、薯类种植面积趋势(单位:亩/10户)种植结构变化情况。
从调查数据看,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种植面积的96.7%,油菜、大豆、薯类及蔬菜、瓜果咱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3%,反映出该村仍然是以粮食种植为主,经济作物种植为辅。
图4:种植作物面积汇总三、调查结论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现在的家庭生产情况呈现出下面一些特点:1.种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
近年来,我国实行长期稳定的农业生产承包制,农业生产保持平稳有序发展,粮食最低保护价格稳定上升,农业种植面积保持基本稳定。
2.农民种植结构调整意愿较强。
近年来,虽然粮食类价格小幅上涨,但低于农户收入预期。
由于种植经济类作物效益明显高于农作物,部分农民倾向于今年种经济作物,但由于精力、劳动成本等限制,并未有太大调整。
3.种植成本增加制约农民增收。
当前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调查的农民中发现机械费用的提高最为突出,对农民家庭增收产生了制约。
在对尿素和种子价格同比情况下进行调查时,调查户均反映尿素价格、种子价格同比上升。
四、对策与建议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生产实行优惠政策,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主要种粮作物的种植面积也基本保持相对稳定。
通过对农民种植意向的调查,小麦、玉米、大豆仍然是该村农民的“口粮”,经济收入则靠“打工”为主。
农民种植意向的变动主要受两大因素的影响:一是价格因素。
农民种植农作物多以市场价格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动力,往往选择有力酷土,最好是价格高的品种。
二是政策导向。
近几年来各级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关注,继续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和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补和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五项补贴政策措施,调动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农民从中得到了实惠,对国家政策感到满意,对种粮充满信心,土地抛荒现象基本没有,基本上是打工种田“两不误”。
但就其目前情况来看,仍有不少因素制约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因此建议:1.大力引导扶持经济作物生产。
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根据农户种植意向,进一步发挥区域生产优势,引导农业种植机构的调整,增强优势产业、产品的规模、专业化、优质化、高产化。
同时,注重生态和安全,大力发展无公害生产,提高种植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2.加强对农民总种植信息的引导。
遵循自然和市场双重规律,及时向农民提供相关农产品信息,引导农民主动、科学调整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特别是种植中引导农民顺应市场和天时,积极扩大小麦。
玉米等高产粮食种植面积,压缩低产秋粮大豆面积和费工时、价格不稳的经济作物面积,推广科学技术和优良品种,引导农业从增量农业转移到优质高效的农业上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和科技含量,促进种植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
3.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做到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收,确保粮食稳产高产,让农民不在靠天吃饭。
4.探索土地政策改革的方法途径。
土地流转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只有实行土地流转才能吸引年轻有为的劳动力到农村来,通过转包、转让、委托等方式把农民手里的土地集中起来,使土地合理、合法流转,适当集中生产,才能使农民实现“跨越式”增收。
参考文献(1)怎样搞农村经济调查吴永祥农业出版社 1985年(2)安徽农村社会经济实证研究李家仪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2年(3)农户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史清华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年(4)安徽省价格成本网 2014年(5)阜阳市物价局官网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