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AA科技职业学院教学团队建设立项评审指标体系
AA科技职业学院教学团队建设立项评审指标体系
5 计 2 分。(3)中级以上技术职务达到 75%以上,计 1 分。
1-4 双师结构
(1)教学团队中“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达到团队中本校教师 70%,计 2 分;达到 80%及以上,
“双师”比例(3) 计 3 分。(2)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达到 30%以上,且皆为高水平兼职教师,
8
兼职教师(5)
(1)带头人持有三个县(院)级或两个市级或一个省级及以上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先进教育工 作者等奖励,计 1 分。(2)带头人近五年有公开发表的关于职业教育方面的论文一篇计 0.5 分,可 累加。(3)带头人在本行业的技术领域有较大的行业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最高计 3 分,量化表
7 见附件一。(4)带头人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相关行业,或与企业行业共同开发的科研项目,或经学院 支持为企业行业开展培训服务工作等,持有相关原始材料、证明、记录等,每项计 2 分;或带头人 持有专利,专利按排名顺序前 3 人分别计 2、1、0.5 分,分值可累加,至多计三项。
22 分
2-2
教学能力(3)
教学水平与教学 教研项目(1)
研究成果
教学成果(3)
(1)带头人的优质课、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教学名师称号,分别计为国家级 3 分,省级 2.5 分, 市级 2 分,县(院)级 1 分。(2)带头人的省部级及以上教学研究或教改项目量化分,可累加计 三项,最高计 1 分,具体量化分表见附件二。(3)本项可累加,最高分 3 分。带头人获得省部级 7 三等奖教学成果,每项计 1 分;省部级二等奖教学成果,每项计 2 分,一等奖教学成果,每项计 3 分。国家级三等奖及以上教学成果,每项计 3 分。
计 5 分;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达到 30%以上,其中 50%及以上为高水平兼职
教师,计 3 分;专业教师中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达到 30%以上,其中 10%--49%为高水
平兼职教师,计 1 分。
2-1
2.
学术水平
团队带头人
师德(1) 治学理念(1) 影响力(3) 技术服务(2)
17 0.5—2 分;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教材计 0.5—1 分;国家规划教材 1 本,计 1 分,省部级奖励教材 1 本,计 1 分,可累加,最高 4 分;建设有省级以上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生产性校内实训基地计或 建设有 3 个以上满足教学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践教学效果好计 1--4 分。
3-3 教学改革
AA 科技职业学院教学团队建设立项评审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审要素
评审标准
分值
1-1 综合水平
团队设置(1) 整体素质(3) 成果(4)
团队设置和整体素质分由“指标 1-2、1-3、1-4”的分值折算计;成果分由“指标 3-3、4”的分 8
值折算计。
1. 团队组成
1-2 知识年龄结构
24 分
1-3 职称结构
4-1
4.
科研项目
技术服务情 4-2
况 科研成果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审要素
评审标准
分值
2. 团队带头人
2-3 组织与管理能力
组织能力(4) 领先水平(2) 团队建设规划(1)
带头人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和领导能力,善于整合与利用社会资源,通过有效的团队管理,
形成强大的团队凝聚力和创造力计 1—4 分;能及时跟踪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动态,准确把握专业 8 (群)建设与教学改革方向,保持专业(群)建设的领先水平计 1—2 分;能结合校企实际、针对
及成果
教研论文(2) 教学成果(2)
果或相应的教学奖励三等奖,计 1 分;二等奖及以上,计 2 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审要素
评审标准
分值
3. 人才培养 情况
38 分
3-4 毕业生情况
就业率(1) 专业对口率(1) 社会评价(4)
所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在 90%以上计 1 分;毕业生主要从事所学专业工作,专业对口率高计 1 分;有实际证据和事例表明实现了高技能人才的校企共育,专业(群)毕业生职业素养好,技能水 6 平高,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社会认可度高计 1—4 分。
专业(群)发展方向,制订切实可行的团队建设规划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团队的可持续发展
22 分
运行机制(1)
计 0.5—1 分;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建设运行机制计 0.5—1 分。
3-1
校企合作(4)
专业(群)人才 教改专业(1)
培 养 方 案 的 开 培养方案(2)
发、设计
专业特色(1)
具有校企合作进行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设计材料计 1—4 分;教学改革(精品建设) 专业院级计 0.5 分,省级计 1 分;及时跟踪分析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和更新变化,所形成的工学结合 8 的人才培养方案能满足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要求计 1—2 分;富有高职教育专业特色计 0.5—1 分。
学历比例(2) 年龄结构(1)
正高比例(2) 高级比例(2) 中级比例(1)
(1)硕士占 30%及以上,2 分;30%--10%,1 分。(2)成员中 45 岁及以上占 20%--30%,30 3
岁至 45 岁占 40%--60%,29 岁以下占 20%--30%,计 1 分。 (1)1 名以上正高级技术职务,计 2 分;(2)高级技术职务教师达到 20%,计 1 分;达到 35%,
3.
人 才 培 养 情 3-2
况 专业(群)
38 分
人才培养方案 的实施
教学内容(3) 精品课程(2) 顶岗实习(1) 人才共育(2) 开发教材(1) 教材水平(4) 实践教学(4)
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设置合理,教学过程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计 1—3 分国家级精品课计 2 分,可累加,最高 2 分;学生顶岗 实习半年,且效果好计 0.5—1 分;团队分工协作,人才共育的形式、途经与方法得当,效果好计
教改思路(2) 教研项目(1)
(1)教学理念先进、教改思路清晰、教学改革有创意计 1—2 分;(2)团队成员承担省部级以上 教学研究或改革项目,前五位按位次依次计 1、0.8、0.6、0.4、0.2 分,可累加。(3)公开发表教 7 学研究论文 15--19 篇,计 1 分,20 篇及以上,计 2 分。(4)教学成果 2 分:省部级以上教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