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影响磁盘访问时间的三个因素是_寻道时间_、_旋转延迟
__和_传输时间_。
2、SPOOLing系统中,作业执行时,从磁盘上的输入井中
读取信息,并把作业的执行结果暂时存放在磁盘上的_输出井_中。
3、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应具备的主要功能是监视设备状态、
进行设备分配、_完成I/O操作_和缓冲管理。
4、从资源分配的角度看,可以把设备分为独占设备、共享设
备和虚拟设备。
打印机属于独占设备,而磁盘属于____设备。
5、虚拟设备是通过技术把_____设备变成能为若干
用户______的设备。
6、缓冲区的设置可分为、和______三种。
7、常用的设备分配算法是和。
8、在设备管理中,为了克服独占设备速度较慢、降低设备资
源利用率的缺点,引入了,即用共享设备模拟独占设备。
9、操作系统管理使用数据结构,使用表管理进程,
使用表管理作业,使用表管理文件。
参考答案:
1、寻道时间旋转延迟时间传输时间
2、输入井输出井
3、设备分配设备驱动设备无关性
4、虚拟设备独占共享
5、SPOOLing 独占共享
6、单缓冲双缓冲多缓冲
7、先来先服务优先级高者优先
8、虚拟分配技术
二、选择题
1、在存储型设备中,执行信息传输的最小单位是( C )
A 字节B字C块D字符
2、虚拟设备是通过(A )操作实现的
A 联机外围设备同时B联机外围设备分时
C脱机外围设备同时D脱机外围设备分时
3、设备独立性的含义是(B )
A 每一台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编号
B 程序中使用的设备与实际使用哪台物理设备无关
C 多台设备不能并行工作
D 一个通道上只准连接一台设备
4、缓冲技术的缓冲池(多缓冲的一种组织形式)在(A )中
A 主存
B 外存
C ROM
D 寄存器
5、引入缓冲的主要目的是(A)
A 改善CPU和I/O设备之间速度不匹配的情况
B 节省内存
C 提高CPU的利用率
D 提高I/O设备的利用率
6、按(D )分类可将设备分为块设备和字符设备。
A 从属关系
B 操作特性
C 共享属性
D 信息交换单位
7、在OS中,用户使用I/O设备时,通常采用(B )
A 物理设备名
B 逻辑设备名
C 虚拟设备名
D 设备牌号
8、OS中的SPOOLing技术,实质上是将(B )转化为共享
设备的技术
A 虚拟设备
B 独占设备
C 脱机设备
D 块设备
9.设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利用外部设备和[C],设备按
照信息的传输单位可分为[2A]和[3D]。
供选择的答案:
[1]:A、提高CPU利用率B、提供接口
C、方便用户
D、实现虚拟设备
[2]:A、块设备B、存储设备
C、独立设备
D、虚拟设备
[3]:A、共享设备B、输入输出设备
C、系统设备
D、字符设备
10.操作系统中采用缓冲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增强系统(D )的
能力。
A.串行操作
B. 控制操作
C.重执操作
D.并行操作
11.操作系统采用缓冲技术,能够减少对CPU的(A)次数,
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A. 中断
B.访问
C. 控制
D. 依赖
12.CPU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了解
决这一矛盾,可采用(C)。
A.并行技术
B.通道技术
C.缓冲技术
D.虚存技术
13.缓冲技术用于(C )。
A. 提高主机和设备交换信息的速度
B. 提供主、辅存接口
C. 提高设备利用率
D. 扩充相对地址空间
14.通道是一种(C)。
O端口 B.数据通道
O专用处理机 D.软件工具
15.在操作系统中,用户在使用I/O设备时,通常采用(B )。
A.物理设备名
B.逻辑设备名
C.虚拟设备名
D.设备牌号
16.SPOOLing技术用于(B )。
A.外设概念
B.虚拟设备概念
C.磁带概念
D.存储概念
17.采用SPOOLing技术的目的是(A )。
A.提高独占设备的利用率
B.提高主机效率
C.减轻用户编程负担
D.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
18.采用假脱机技术的目的是[A]。
假脱机技术是将输入输出控
制工作大部分交由相应的通道来承担,利用磁盘作为后援存储器,实现了外设同时联机操作,使得[C]成为[D],减少了对频繁使用外设的压力。
供选择的答案:
[1]:A、提高外设和主机的利用率
B、提高内存和主机效率
C、减轻用户编程负担
D、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
[2][3]:A、块设备B、字符设备
C、独占设备
D、虚拟设备
19.磁盘调度算法中(B)和(E )算法可能会随时改变
磁臂的运动方向。
A.电梯调度
B.先来先服务
C.扫描
D.循环扫描
E.最短寻道时间优先
20.*有关设备管理概念的下列叙述中,(A)和(E)是
不正确的。
A.通道是处理输入、输出的软件
B.所有外围设备的启动工作都由系统统一来做
C.来自通道的I/O中断事件由设备管理负责处理
D.编制好的通道程序是存放在主存贮器中的
E.由用户给出的设备编号是设备的绝对号
21.下列算法中用于磁盘调度的是( C )
A.时间片轮转法
B. LRU 算法
C.最短寻找时间优先算法
D. 优先级高者优先算法
三、判断题
1.采用中断驱动方式,设备在进行I/O操作时,可以不需要CPU 的干预。
四.计算题
1、盘请求以38,6,40,2,30,22,10的次序到达磁盘驱动
器,寻道时每个柱面移动需要10ms,计算使用以下算法时的寻道时间:(当前磁头在20号柱面)
1)先来先服务:
2)最短磁道优先;
3)电梯算法(假设起始方向由高到低)
答案:
(1)先来先服务
调度顺序为:38,6,40,2,30,22,10。
磁头臂移动的柱面数为:18+32+34+38+28+8+12=170。
寻道时间为:170*10=1700ms
(2)最短磁道优先
调度顺序为:22,30,38,40,10,6,2。
磁头臂移动的柱面数为:2+8+8+2+30+4+4=58。
寻道时间为:58*10=580ms
(3)电梯算法
调度顺序为:10,6,2,22,30,38,40。
磁头臂移动的柱面数为:10+4+4+20+8+8+2=56。
寻道时间为:56*10=560ms
2、假设一个可移动磁头的磁盘具有200个磁道,其编号为0到199,当它刚刚结束了125道的存取后,现正在处理143道的服务请求,假设系统当前I/O请求序列以FIFO顺序排列如下:86,147,91,177,94,150,102,175,130。
试问对以下几种磁盘I/O请求调度算法而言,满足以上请求队列,磁头将如何移动(1)先来先服务算法(FCFS);
(2)最短查找时间优先调度(SSTF);
(3)扫描法(SCAN);
(4)单向扫描(循环扫描)(C-SCAN);
(5)试按移动距离大小排队,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上述调度算
法。
答案:
(1)FCFS:-2-175-130。
总移动距离为:
57+61+56+86+83+56+48+73+45=565。
(2)SSTF:30-175-177。
总移动距离为:4+3+20+28+8+3+5+89+2=162。
(3)SCAN:75-02-94-91-86。
总移动距离为:4+3+25+2+22+69+28+8+3+5=169。
(4)C-SCAN:75-9。
总移动距离为:4+3+25+2+22+199+86+5+3+8+28=385。
(5)由小到大排列顺序为:SSTF,SCAN,C-SCAN,FCFS。
四、简答题
1、SPOOLing技术如何使一台打印机虚拟成多台打印机
2、为什么操作系统要引入虚拟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