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之我见
【关键词】新形势;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
面对新形势,必须更新德育内容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应引导学生建立既继承和发扬我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精神,又符合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体现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价值观念,同时还包含全球共同的价值观念的基本价值体系,在德育内容上突出主导方向,从而增强他们抵制大众传媒和网络及其他社会不良思想等的负面影响的免疫力。
首先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弘扬民族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并立足于实践和行动,并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其次是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围绕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念这一核心价值观念,树立诚实、守信、公正、关爱、宽容、尊重、平等、合作和责任感等基本价值观念。
第三是突出面向!”世纪全球共同的教育主题:学会关心。
小学生学会关心主要是关心健康、关心学习、关心环境、关心自己、关心周围的人和事。
通过引导学生学会关心,拓宽学生的伦理视野,培养学生的仁爱精神和责任意识。
1 制定学校德育工作中、长期规划
学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中小学是教育的基础、是学生形成良好品质的重要时期,每所学校必须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学校工作的整体规划,科学部署,精心安排,要像抓智育那样抓德育,以达到为祖国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有用之才的教育目的。
学校是按照一定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对年轻一代进行培养教育的场所。
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每所学校在整体发展上,一般都要制定学校在未来三至五年发展规划,比如校舍的新建和改造、购置教学仪器设备、配备课桌椅、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成绩的改进等,但很少有学校制定学校德育工作规划。
大家经常听到的是老师们叫苦:“现在的学生不听话,现在的学生不好管”。
却很少有人分析不听话、不好管的原因。
我认为,造成这种局面除社会因素外,关键是学校对德育工作不够重视。
每个学校对课程和教师建设、校园发展等都制定了中长期规划,而对学生的品德教育很大程度上是流于形式。
学校领导和教师普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只要学生考试分数高,不管这个学生思想品质上有无瑕疵,这个学生就是优生,这种现象必须立即纠正。
从学生一生发展来看,小学阶段应侧重于思想品质的养成教育,初中阶段则应是以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价值观人生观为重点,在这个大框架内,逐一细化,在什么阶段要达到什么目标、采取什么措施来实现这个目标等等,一定要根据校情统筹安排,合理规划。
2 抓好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
在学校教育中,班级管理是最基本的工作之一,而班主任又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是学生思想灵魂的塑造者。
班主任的工作态度,方法、教育艺术水平、组织管理能力等,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怎样去抓班主任工作呢?首先要培养班主任的爱心。
高尚纯洁的爱是做好工作的基础。
师爱更是一种情感与心灵的融合,是沟通
师生心灵的桥梁。
班主任只有以一颗真诚的心去关爱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学生只有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尊重信任时,才会调动起内在的自我教育力量。
其次,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作为一个德育工作者,既要以德树人,又要以德服人。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权威人物,他们愿意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因此,班主任的态度,思想品质对学生都有极深的影响。
作为班主任(普通教师也不例外),必须时时、事事、处处都成为学生的表率,以身作则,在严于律己的同时默化学生的个性品质。
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学校德育应从以往的强制性灌输教育转向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道德
学习,把正面疏导作为德育的主要方式,遵循人的品质的形成规律,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学生需要出发,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发挥其主动性、积极性,使道德学习成为其内在的需要。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
在德育教育中,教师是学生的参谋或伙伴,帮助、促进学生在实践中自我学习与成长,使其能自主构建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和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各项活动的开展从策划到组织安排,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好参谋,以培养学生的多种活动能力。
培养学生辨证的思维方式,一分为二地、发展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批判的精神来对待大量流通信息。
二要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甚至避免网络的负面影响。
为了降低网络的负面影响,除了上述的种种措施外,还应做好以下工作:培养学生面对网络明辨是非,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在正确价值导向下,
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约束,遵守应有的道德规范,不断提高网络责任感,主动、自觉地抵制网上不良行为。
另外,面对虚拟世界,需要给学生以现实的引导,使其增加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引导学生走出自我,融入集体活动,在现实的共同生活中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加强网络管理,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强化网上文明行为规范;强化舆论对网络道德的评价作用,利用校园网的优势及时对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不道德现象进行谴责,从而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提高教师素质,发挥其正确引导作用。
教师应该在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相应的网络知识、技术,了解学生在网络活动中的需要和兴趣,并通过自身的参与影响和指导学生的网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