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联络单管控规定

内部联络单管控规定

一、目的。

为规范《内部联络单》的填写、传递、回复、跟进等操作,特制订此规定。

二、适用范围。

所有部门。

(横向:部门→部门,纵向:总/副总经理→部门,部门→总/副总经理,)
三、定义。

1、工作联络单:指将公司内部所产生的沟通,进行书面化的规范表格。

2、发文部门:发出文件的部门。

(有问题需要其他部门协助解决的部门)
3、受文部门:接受文件的部门。

(协助问题解决的部门)
四、职责。

1、发文部门:在《内部联络单》上,填写需要解决的问题说明,进行及时的追踪与监督。

2、受文部门:受文部门对《内部联络单》上要求完成或协助的事件,按要求处理,对处理过程要实行监控。

3、行政部:负责保存,并作为绩效考评的依据。

五、格式。

1、《内部联络单》采用外发印刷,一式三联:第一联由发文部门保存,第二联由受文部门存档;第三联由行政部存档。

2、《内部联络单》的文件编号,原则上采取部门大写字母+日期+序号,比如项目部1号文件,XMB-20150630-0001,也可部门自己编号,但是一定要有序号,以便自己归档和备查。

五、流程。

1、各部门如工作需请其它部门协助完成,均需以《内部联络单》形式提出申请,经相关部门会签(签字)后,正式执行。

2、发文部门,填写《内部联络单》内容,在《内部联络单》性质一栏注明特急、紧急、急。

3、发文部门,向涉及到的相关部门,提交《内部联络单》。

受文部门对事件没有异议时,签字接受工作任务;如有异议,由双方共同商讨确定事件处理方法和时间。

4、发文部门,对受文部门进行全程跟踪与监督,对受文部门完成的效果要随时掌控,提前发现问题。

5、受文部门对未按要求完成《内部联络单》事件负主要责任,发文部门若跟催不到位,与受文部门负同等责任。

6、《内部联络单》上的事件如完成不了,受文部门必须提前和发文部门协调修改相关《内部联络单》内容。

7、《内部联络单》上需要处理的事件完成后,由发文单位在《内部联络单》上记录完成结果如何,以供今后工作参考。

六、说明。

如多个部门同时涉及,且需高层主管核准的事项,请以会议形式与各部门主管进行沟通,达成共识,再以通告形式进行宣布,无需走联络单流程。

七、本办法自总经理批准之日起实施。

行政部
2015年6月29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