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骨干教师校本教研个人研修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新理念、新课堂”为研究核心,以课程改革为契机,保持教研工作思路的连续性,通过校本教研,突出教研工作的先导性,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我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努力改变自己,学习新的知识和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课堂,提高自身专业技能和提升师德素养是现代教师的必修课。
强化教研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努力探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加大课程改革的研究力度。
二、研修目标
立足教学实际,以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集学习、实践、研究于一体,努力提高教研活动的针对性、系统性,加强可操作性、实效性,减少盲目性、随意性,促进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群策群力,解决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优选先进的教学模式、教学理论去指导教学实践,并总结经验,发现规律。
要逐步形成在研究状态下进行的教学实践性活动,通过参与校本教研,提升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努力探索和研究适合学生特点、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以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动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积极开展新教材的研究工作,充分发挥自己作为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迅速提高新任教师和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研究水平。
三、研修要求
把立足点放在解决教学改革和实验中所遇到的实际问
题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切入点放在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增长点放在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发展上,使教育从传统教学的“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向新课程标准要求的“三个为本”(即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发展为本,以自主学习为本)的转变,重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服务,使自己转变成素质优良、能适应社会需求、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教师。
四、研修形式
以参加学校校本研修活动为主,个人自主研修为辅。
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并进行实践。
在自学的同时,要做好重点突出的学习笔记。
(1)教学反思
自我对话,对自己行为的思考、反省、分析,自定个人教研学习计划、培训计划以及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并形成研究性论文。
(2)同伴互助
凭借身为教语文教研组长的优势,以教研组、备课组为载体,积极促进教师与同伴对话。
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批评,各抒己见。
以教师产生的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定计划开展研究,以期自己与其他教师在教学教研上共同提高。
(3)专题培训
主要采用交流研讨、教学设计、说讲评课等形式。
培训时,要努力贴近自己的工作实际。
在培训效果上重点实现“新、活、实”。
必须做到内容新——新课程理念,新课程标准,新的教学方式和新兴的师生关系;方法活——认真听取名师的讲座、观看名师课堂实录、案例分析、和同年级的老师进行讨论;效果实——实际备课时要想到、教学中要做到、课后还要反思到。
(4)专题总结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对以优化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和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探
索和专题总结。
倡导“叙事的行动研究”,引导教师及时总结和反思;通过案例研究,提供丰富的研究实例。
对其他教师的专题总结、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教案、教学反思等进行分析与系统整理。
(5)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有效途径,有了课题,校验工作就有了方向和目标。
继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五”课题之后,本人又负责承担了“十一五”课题《<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
作为课题研究的牵头人,要和实验教师一起,相互学习,相互支持,以网站为平台,共同探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促进我们在教学领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在课题进展中要抓紧时间,迅速获得研究所需要的资料、数据,不要拖拉、等待,以教学中迫切解决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使课题研究更具指导性和操作性。
(6)网上学习
充分利用自身信息技术知识的网络资源优势,在网上查找所需学习资料,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利用我校互联网优势、图书资源、资料室、微机室等优良的教研环境,加强个人的研修。
利用业务时间或平时课后自习时间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教育观念,从而提高综合素质。
(7)为年轻教师服务。
加快年轻教师的培养,以传、帮、带的形式,尽快让年轻教师成长起来。
自己要充分发挥带头作用,引领教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研究问题,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提升能力,最后总结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力争每月上一次示范课,每周组织备课组成员听一节集体备课的公开课,课后组织评课、议课,每人写出反思,然后再上课。
四、研修主要措施
1、认真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做好培训记录。
2、认真参加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吸取其他老师的成功经验。
3、精心准备自己的研修课程,发挥信息技术特长,努力提升我校教师使用现代教学设备的能力。
4、空余时间利用电脑进行网络技术研修。
五、步骤安排
1、10月22日—11月2日,省级骨干教师集中研修
2、11月3日—11月9日, 制定校本教研个人研修计划、实施方案
3、11月12日—11月16,(1)示范课:《囚绿记》;(2)总结:《<囚绿记> 教学中的得与失》
4、11月19日—11月23日,引领语文组教师写好教学反思。
5、11月26日—11月30日1,1月26日—11月30日,重读《走进新课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
6、12月1日—12月7日,(1)倡导“叙事的行动研究”,引导教师及时总结和反思;(2)通过案例研究,提供丰富的研究实例
7、12月10—12月14日,集体备课,新教师上公开课。
8、12月17日—12月21日,组织教师评课、反思、再上课。
9、12月24日——12月28日,校本教研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