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北三省三校高考生物二模试卷(J)副标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1.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物质跨膜运输无直接关系的是()A. 机体内环境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B. 神经细胞电位的维持与产生C. 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基因的转录D. 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答案】C【解析】解:A、机体内环境渗透压维持相对稳定涉及水和无机盐等物质进出细胞,并保持动态平衡,A错误;B、神经细胞膜电位的维持与产生与Na+和K+进出细胞有关,B错误;C、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基因的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中,转录产物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与物质跨膜运输无直接关系,C正确;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与水分进出细胞有关,是出细胞的水分子多于进细胞的水分子造成细胞失水,D错误。
故选:C。
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比较: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
2.“分子马达”是分布于细胞内部或细胞表面的一类蛋白质,它们的结构会随着与ATP和ADP的交替结合而改变,从而使自身或与其结合的分子产生运动。
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没有“分子马达”B. RNA聚合酶是沿DNA移动的“分子马达”C. “分子马达”运动所需的能量由ATP水解提供D. 细胞膜上的部分载体蛋白是“分子马达”【答案】A【解析】解:A、线粒体、叶绿体中有DNA和RNA,转录需要RNA聚合酶,A错误;B、由题干分析可知,RNA聚合酶是沿DNA移动的“分子马达”,B正确;C、ATP是直接能源物质,“分子马达”运动所需的能量由ATP水解提供,C正确;D、细胞膜上的部分载体蛋白参与主动运输,消耗能量,属于“分子马达”,D正确。
故选:A。
分析题意可知:分子马达是由生物大分子构成,天然的分子马达,如驱动蛋白、RNA 聚合酶、肌球蛋白等,在生物体内参与了物质运输、DNA复制、细胞分裂、肌肉收缩等一系列重要的生命活动,据此分析答题。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合成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并分泌抗体B. 进食半小时后经肝脏流出的血液中血糖浓度会降低C. 氧气、甲状腺激素、乙酰胆碱、呼吸酶都可以出现在内环境中D. 甲亢患者体温偏高,其体内机体产热大于散热【答案】B【解析】解:A、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错误;B、进食半小时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促进血糖合成肝糖原,因此经肝脏流出的血液中血糖浓度会降低,B正确;C、呼吸酶分布在细胞内,不会出现在内环境中,C错误;D、甲亢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偏多,新陈代谢较快,体温较高,但其体内机体产热等于散热,体温仍能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
故选:B。
1、所有的免疫细胞中,只有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2、血糖调节过程:3、体温调节过程:(1)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2)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明确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掌握血糖调节和体温调节的具体过程;识记免疫细胞的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4.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B. 无氧呼吸在第一第二阶段都能合成少量ATPC. 有氧呼吸的发生必须有线粒体的参与D. 细胞呼吸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Ⅰ【答案】D【解析】解:A、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的能量大部分仍然储存在乳酸或乙醇中,A错误;B、无氧呼吸在第二阶段不能释放能量,不产生ATP,B错误;C、部分原核细胞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但是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C错误;D、细胞呼吸产生的[H]是还原型辅酶Ⅰ,D正确。
故选:D。
细胞呼吸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总反应式:C6H12O6+6H2O+6O2酶6CO2+12H2O+能量;无氧呼吸酒精发酵:C6H12O6酶2C2H5OH+2CO2+能量;无氧呼吸乳酸发酵:C6H12O6酶2C3H6O3+能量。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均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 中。
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以及意义,掌握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以及生活中的应用,再结合所需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5.以下关于生物学的研究方法错误的是()A. 无关变量是可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B. 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属于物理模型C. 将完整细胞放入离心管中,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就能将各种细胞器分离开D. 膜成分和结构的初步菜名是先提出假设,后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的过程【答案】C【解析】解:A、无关变量是可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可变因素,因此对照实验中无关变量要保持相同且适宜,A正确;B、沃森和克里克构建的DNA双螺旋结构属于物理模型,B正确;C、在利用差速离心法分离不同细胞器的实验中,首先需要将细胞弄碎,不能是完整的细胞,C错误;D、膜成分和结构的初步阐明是先提出假设,后通过观察和实验进一步验证和完善的过程,D正确。
故选:C。
差速离心法是交替使用低速和高速离心,用不同强度的离心力使具有不同质量的物质分级分离的方法,可用来分离细胞器。
本题考查了生物学的研究方法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对照实验的原则,掌握细胞器分离实验的原理和方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
6.蜜蜂中蜂王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
蜜蜂褐色眼对黄绿色眼为显性性状。
杂合体的蜂王与正常褐色眼的雄蜂交配,其子代不同性别的眼色表现为()A. 雌蜂均为黄绿色眼B. 雌蜂中褐色眼:黄绿色眼=1:1C. 雄蜂均为褐色眼D. 雄蜂中褐色眼:黄绿色眼=1:1【答案】D【解析】解:杂合体的蜂王Aa能产生A和a两种卵细胞,比例为1:1,正常褐色眼的雄蜂A只能产生一种精子A,两者交配,其子代中雌蜂的基因型有AA和Aa,都是褐色眼;雄蜂的基因型有A和a,表现为褐色和黄绿色眼,比例为1:1。
故选:D。
蜜蜂中蜂王由受精卵发育而来,雄蜂由卵细胞直接发育而来。
蜜蜂褐色眼对黄绿色眼为显性性状,受一对基因(设基因为A、a)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杂合体的蜂王基因型为Aa,正常褐色眼的雄蜂基因型为A。
本题考查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0分)7.袁隆平团队研发的海水稻具有较强的耐盐碱、抗干旱的能力,某研究小组在水分充足、晴朗无风的夏日,观测海水稻得到了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日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8:00到10:00光合速率升高的原因有:①温度升高,光合作用酶活性增强;②光强增大,光反应速率加快;③______。
(2)推测导致12:00时光合速率出现低谷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_____(填“光照强度”或“CO2浓度”)。
(3)在14:00时若适当提高CO2浓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中[H]含量的变化是______。
(4)为验证缺镁对海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设完全培养液(A组)和缺镁培养液(B组),在特定条件培养海水稻,一定时间后检测其光合作用速率。
实验结果为B组______A组(填“>”、“<”或“=”),说明缺镁影响光合作用的进行,原因是______。
(5)CCCP(一种化学物质)能抑制海水稻的光合作用,为探究CCCP、缺镁两种因素对海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需在(4)的基础上增设两组实验,则其培养液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气孔导度增加,CO2吸收量增加,暗反应速率加快;光照强度;减少;<;缺镁影响叶绿素合成,影响光反应;完全培养液加CCCP;缺镁培养液加CCCP【解析】解:(1)图中8:00到10:00光合速率升高,可能的原因有::①温度升高,光合作用酶活性增强,进而提高了光合速率;②光强增大,光反应速率加快,促进暗反应过程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从而提高了光合速率;③气孔导度增加,CO2吸收量增加,暗反应速率加快,导致光合速率升高。
(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12:00时光合速率出现了低谷,而此时气孔导度最大,说明不是二氧化碳限制了光合作用的进行,因此此时限制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3)在14:00时若适当提高CO2浓度,则生成的三碳化合物增加,导致消耗ATP和[H]增加,因此短时间内叶绿体中[H]含量减少。
(4)由于镁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缺镁影响叶绿素合成,影响光反应,因此A组光合速率大于B组(缺镁)。
(4)实验目的是探究CCCP、缺镁两种因素对海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因此在(4)的基础上增设两组实验,其培养液分别为完全培养液加CCCP和缺镁培养液加CCCP。
故答案为:(1)气孔导度增加,CO2吸收量增加,暗反应速率加快(2)光照强度(3)减少(4)<缺镁影响叶绿素合成,影响光反应(5)完全培养液加CCCP 缺镁培养液加CCCP据图分析,从图中光合速率的曲线可以看出,在10:00左右时,光合速率相对量最大;但是在12:00时出现低谷,正常情况下这可能是由于气孔关闭导致的,但是此时的气孔导度最大,因此可排除二氧化碳的影响。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能够根据气孔导度和光合速率的关系判断12:00时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
8.研究表明,拟南芥中光敏色素介导的光信号与植物激素脱落酸(ABA)代谢途径相互作用。
phyB突变体水稻无法合成光敏色素,利用野生型和光敏色素突变体水稻作为研究材料,分析光敏色素介导的光信号对ABA生物代谢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实验,phyB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体内内源ABA含量差异可能原因是:实验(b)中ABA合成代谢相关基因是OsABAOX______(填1、2或3),在phyB 突变体中的表达水平明显______野生型,而ABA降解代谢相关基因是OsABAOX______(填 1、2或3)。
(2)另有实验表明,外源ABA明显抑制和光照下生长的水稻种子的萌发,且外源ABA对 phyB突变体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更明显。
据此推测,在野生型水稻体内光敏色素通过感受光信号______(填“削弱”或“增强”)了ABA对种子萌发的抑制效果。
(3)ABA的生理作用除了抑制种子萌发外,还可以______。
【答案】2和3;高于;1;削弱;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b图中显示突变体的OsABAOX2基因和OsABAOX3【解析】解:基因的表达水平都高于野生型,导致叶片和幼苗的突变体内源ABA含量都高于野生型;而突变体的OsABAOX1基因的表达水平低于野生型,说明ABA降解代谢相关基因是OsABAOX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