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畜牧行业)第七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和农业
(农业畜牧行业)第七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和农业
第七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和农业、工业
第壹节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授课教师:仇丽燕
授课班级:北京市顺义区第五中学初壹(4)班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CAI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体会到水资源的重要性,促进学生阅读能力、逻辑分析能力的提高。
2.通过学生实践调查、自制课件等活动,使学生体意识到水资源短缺现状,学会和别人交流合作,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团结协作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3.结合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采取的措施。
4.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体会合理利用和节约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水资源观,把节约用水的正确理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教学重点、难点: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和自然环境的关系;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和措施;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式:信息技术和地理学科整合
教学手段:多媒体
检测题:
1、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____、时间分布特点是___、___
2、我国是壹个人均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为改变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状况,国家采取的解决办法主要有修建____________工程。
为调节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能够修建________。
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要注意___________,保护水源,防止污染。
3、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更新的是()
A、水资源
B、土地资源
C、气候资源
D、煤炭资源
4、南水北调工程
我国是壹个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极不平衡。
规则中
的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从水量充沛的长江流域向干旱缺水的北方诸流域输入的大型跨流域的调水工程。
南水北调工程以解决京、津、冀用水为主要目标。
这壹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区,工农业产值占全国的12%,而水资源仅占1.5%。
南水北调工程的路线是:从南至北,途径鄂、豫、冀、苏、鲁、津、京七个省市,调水距离1000多千米,供水目标为黄淮平原、京津、华北、西北地区。
南水北调工程总体格局分为东、中、西三条路线。
目前东线、中线工程实施方案基本敲定,西线方案正在抓紧规划。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原因何在?
(2).南水北调工程三条路线垢规划是:东线方案计划从长江_______游扬州市江都段取水,利用_______大运河及大致和其平行的河道作主干线,通过13级抽水台阶提水64米到东平湖,再采取隧洞虹吸方式穿越________河进入天津。
中线方案计划从长江支流_________的丹江口水库引水,加高水库大坝,沿京广线以西的伏牛山、太行山引水到北京。
西线方案计划从大渡河、雅砻江、通天河调水至黄河______游,供宁厦、内蒙古、陕西、山西。
(3).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时间分布不均各自采取的措施是:()
A.跨流域调水、兴修水库
B.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
C.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D.兴修水库、跨流域调水
(4).反映壹个地区或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以_________________为主
要指标。
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______位,但人均水资源值仅占世界人均值的__________。
人均水资源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_____,最少的洲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东南多,西北少;夏秋多,冬春少;
2、南水北调;修建水库;节约用水;
3、A
4、(1)工农业发达,人口周密,河流的径流量小(2)下京杭黄汉江上(3)A(4)多年平均径流总量61/4大洋洲欧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