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美国人Eerl Hurd创造了新的动画制作工艺,他先在塑料胶片上画动画片,然后再把画在塑料胶片上的一幅幅图片拍摄成动画电影。
多少年来,这种动画制作工艺一直被沿用着。
从1928年开始,世人皆知的Walt Disney逐渐把动画影片推向了颠峰。
(参考《迪斯尼传》)他在完善了动画体系和制作工艺的同时,把动画片的制作与商业价值联系了起来,被人们誉为商业动画之父。
直到如今,他创办的迪斯尼公司还在为全世界的人们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动画片。
“迪斯尼”----20世纪最伟大的动画公司。
中国动画诞生于1926年。
万氏三兄弟受美国麦克斯·弗莱休兄弟的影片《大力水手》、《勃比小姐》、《出自墨水瓶》的影响,拍摄出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
此后,万氏兄弟于1927年摄制了《一封书信寄回来》,与1930年的《纸人捣乱记》和《大闹画室》并称中国最早的三部动画影片。
1935年,万氏兄弟在明星影片公司的配合下制作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
1941年,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也是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摄制完成。
据记载,其“在大上海、新光、沪光三家影院同时放映一个多月,盛况空前,这在当时故事片中也是少见的。
”《铁扇公主》在东南亚地区上映也同样受到热烈欢迎和称赞。
在日本,《铁扇公主》成为在日本上映的第一部动画长片,“其排场和有趣的故事令当时的动画界震惊,卖座也很好。
”可见,1946年以前的中国动画电影实际上处于商业动画的萌芽阶段,因战争连绵,使其发展受到很大阻碍。
1946年10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人民电影制片厂——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并建立了动画组,很快拍摄出了《皇帝梦》、《瓮中捉鳖》。
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美术片组迁往上海,并入上海电影制片厂,以后便发展为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为中国动画电影的主要生产基地。
1956年《骄傲的将军》(特伟导演)与《神笔》(靳夕导演)是动画电影“中国学派”的开山之作。
《骄傲的将军》中人物造型对京剧脸谱的借鉴,人物动作写意化以及对中国戏曲音乐的吸纳,成为以后中国动画电影民族风格的探索方向。
《神笔》也因在“美术、音乐、人物行为、语言的每一刻划皆考虑到是否符合我国的民族气派”的成功,而成为中国木偶动画的经典作品之一。
此外,1958年我国的第一部剪纸动画《猪八戒吃西瓜》(万古蟾导演)试制成功。
1959年的《渔童》、《济公斗蟋蟀》,1961年《金色的海螺》,都是剪纸动画的代表作品。
万古蟾在其自述中曾谈到:“剪纸片令我满意的是它浓郁的民族风格。
我国早期动画片是我和兄弟们在外国片的启发下研制的。
许多年后,还或多或少地带有外国片的影响。
剪纸片则不然。
它根植于民间艺术,一开始就显示出鲜明的民族风格,使我国的美术电影艺术在民族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196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生产出中国第一部折纸动画《聪明的鸭子》,为中国动画电影增加了一个新片种。
同年,还成功摄制出水墨动画影片《小蝌蚪找妈妈》,成为世界动画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1963年完成《牧笛》和《山水情》。
水墨动画是中国民族动画最出色的代表,享誉全球。
1983年将中国水墨画与剪纸动画集于一身的水墨剪纸动画《鹬蚌相争》也颇具特色。
此外,动画短片中的《三个和尚》(1980),《九色鹿》(1981),《蝴蝶泉》(1983),《女娲补天》(1985)等影片,在民族风格的探索方面都有突出的尝试。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99年,50年的时间里中国生产了五部动画长片:《大闹天宫》(1964)、《哪吒闹海》(1979)、《金猴降妖》(1985)、《天书奇谭》(1983)、《宝莲灯》(1999)。
这五部动画长片都在民族风格的探索上有所努力。
其中《宝莲灯》成为中国民族动画向商业动画的转型之作。
中国动画电影在民族风格的探索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屡获国际大奖。
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1961年在瑞士第41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上震惊世界,获得短片银帆奖。
该片在第三届萨格雷布国际动画电影节再获一等奖(1978)。
另一部水墨动画片《牧笛》获丹麦第三届欧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1979)。
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大闹天宫》获伦敦第22届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1978),被英报刊称作“1978年在伦敦电影节上最轰动最活泼的电影”。
此外,《三个和尚》获丹麦第四届欧登塞国际童话电影节银质奖。
《鹬蚌相争》获第34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短片银熊奖。
迄今为止,中国动画电影共获得60多个国际奖项,几乎都是在世界艺术电影节角逐中赢得的殊荣。
动画电影作为电影的一种类型,本质上既是艺术的、商业的,也是意识形态的。
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语境中,因对其属性不同方面的强调,而呈现出不同的动画电影形态。
世界两大动画电影王国——美国和日本,一直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运作,形成了成熟的商业动画电影文化。
欧洲与加拿大强调动画电影的艺术探索,形成了艺术动画电影中极具自由精神的一支,而中国与前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中发展了非商业化的、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社会主义动画电影风格。
但近一个世纪的世界动画电影史已经显示,动画电影呈现出商业动画与艺术动画的分野,以美国、日本为主体的商业动画席卷全球的现象并非偶然。
一般而言,每个国家电影生产的主体都是通过商业渠道发行,主流动画电影的存在与发展需要依靠商业价值来体现,这是由动画电影艺术、商业、意识形态的属性所决定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动画一直停留在小规模的手工制作阶段,主要寻求动画电影艺术上(主要是美术风格)的突破,呈现艺术动画的发展模式。
80年代以后,中国动画片开始商业转型。
动画片的数量不断增加,但整体质量仍然不高,还没有出现能真正与世界一流动画片相抗衡的精品。
同时,由于中国动画片一直被定位于“为儿童服务”,强调动画片是儿童的专利,是对儿童教育的工具。
这种教育主义、工具论的观念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动画片的发展,并且,造成动画理论一直未被纳入主流电影理论领域进行研究,而成为儿童文学研究的一部分。
由于儿童文学研究者对电影媒介的陌生,对动画片的研究停留于分析其思想内容与教育意义。
因此,迄今为止,中国动画片理论研究还是一片贫瘠的土地。
动画片分几种1.是手绘动画2.是电脑制作动画3.是木偶动画手绘动画:我们经常看的比如像〈钢之炼金术师〉〈火影〉等日本动画〈围棋少年〉等中国动画,都是人工绘制。
电脑上色但电脑中的底稿也是人工画制。
再拷贝到电脑里的。
电脑是辅助工具。
电脑制作的动画:例如〈超人特工队〉〈玩具总动员〉〈最终幻想〉中国的〈蓝猫〉等等都是电脑制作。
电脑是主要工具,几乎全部在电脑中全成。
电脑制作的好处是速度快效率高。
但效果不一定比手绘的好。
木偶动画:就像〈阿凡提的故事。
你应该看过吧。
他就是于木偶拍出来的。
手绘动画电脑动画木偶动画很好分木偶的就是实物在那动,电脑的画面华丽很有立体感但看上去也不是实物,那剩下的不是木偶不是电脑那就是手绘了。
如果从情节上分格斗言情说教体育科幻魔幻推理传统动画是将一系列连续变化的画面描绘在胶片上,采用“逐格拍摄”方法,再以每秒24格的速度放映到银幕上,使所创造的形象获得活动效果的动画制作方法。
由于传统动画是以手绘方式制作的,因此工作繁杂、成本高,制作周期较长。
计算机动画是用计算机生成一系列可供实时播放的动态连续图像的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动画的出现,不仅逐步摆脱了繁重的手工动画制作,并且以其简便、高效、更具表现力的特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根据表现的空间及其手段,计算机动画又可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两类。
现如今随着软件及制作工具的升级将二者结合,相辅相成统称为无纸动画。
按题材设定分:艺术动画、科教动画、商业动画等按风格特点分:写实类、写意类、抽象类等按播放渠道和传播媒体分类:影院动画、电视动画、网络动画等动画经过90多年的发展,已风靡世界。
目前美国和日本,已成为世界最具实力和先进技术的动画大国。
与美国和日本商业动画片相对的艺术动画,在加拿大、东欧各国和前苏联等地得到了发展。
这些国家的艺术动画家们,试图挖掘动画深层的艺术性和文化性,以各种手段造成动画艺术与现实的间离效果,使动画作品成为人类生活的哲理寓言。
此外,在澳大利亚、亚洲甚至非洲的国家与地区,动画也得到了长足地进步与发展。
摘要】动画片按照视觉形式类型可以分为平面动画、立体动画;按照叙事风格分可以为文学性动画片、戏剧性动画片、记实性动画片、抽象性动画片;按照传播途径可以分为影院动画片、电视动画片、实验动画片;根据播放时间可以分为动画片长片、动画片短片。
根据体裁分为单部动画片和系列动画片;按照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油画动画片、水彩画动画片、国画动画片、剪纸动画片、木偶动画片、粘土动画片等等。
【关键词】动画表现形式分类在动画片发展的早期,由于动画表现形式简单,动画片的分类问题也很简单。
随着动画片领域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动画片的分类也就越来越多。
经过归类,大致有以下几种分类方式:按照视觉形式类型可以分为平面动画、立体动画。
按照叙事风格分可以为文学性动画片、戏剧性动画片、记实性动画片、抽象性动画片。
按照传播途径可以分为影院动画片、电视动画片、实验动画片。
另外根据播放时间可以分为动画片长片、动画片短片。
根据体裁分为单部动画片和系列动画片。
按照艺术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油画动画片、水彩画动画片、国画动画片、剪纸动画片、木偶动画片、粘土动画片等等。
一、按视觉形式类型分(一)平面动画:平面动画也就是二维动画,它是相对于三维立体动画而言的,这种类型的动画又分传统手绘为主要方式的动画和电脑二维动画,电脑二维动画指的是通过电脑制作的类似于卡通动画的平面动画。
这种动画多用于电脑、手机广告等。
电脑二维动画需要专门的软件,(如Power Animator、flash等),这些软件简单易学,深受动画爱好者的欢迎。
素描动画,例如《种树的人》,由于适合个人化创作,所以这类动画在很多艺术类院校的学生作业中常能看到,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但是创作过程非常艰难。
二维动画的技术基础是“分层”技术。
动画师将运动的物体和静止的背景分别绘制在不同的透明胶片上,然后叠加在一起拍摄。
这样不仅减少了绘制的帧数,同时还可以实现透明景深和折射等不同的效果。
总之平面动画作为动画的一种表现形式有很多优秀的代表作品是大家熟知和喜爱的,如美国的《狮子王》、《熊的传说》、《辛巴达七海传奇》,日本的《千与千寻》,中国的《大闹天宫》,《女娲补天》,《七色鹿》等。
虽然近段时间二维动画市场不是很景气,但它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而言,会继续存在和发展的!这也会是市场的需要。
二维动画与三维动画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
(二)立体动画:立体动画也就是我们说的三维动立体画,它包括传统的木偶动画和电脑三维立体动画。
传统木偶动画的表演模式,带有很强的假定性,面部表情不变,形体动作非常机械的夸张,强调戏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