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和测量示意图
常规心电图的波形和测量示意图
联
肢加 R 体压 导单 联极
1、肢体导联
LR
L
F
F
L
F
导联轴:在每个标准导联的正负极间画出一条假想的直线, 方向由负极指向正极。
肢体导联的导联轴Leabharlann 额面六轴系统2、胸导联
胸导联电极的连接方式 胸导联检测电极的位置
复习思考题
1、心电图各波段的命名; 2、心电图各波段分别代表心电生理活动的哪一部分? 3、心电图的导联体系(分组、连接方法)。
心电图的导联线
1. 红:右上肢(R) 1. 红: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2. 黄:左上肢(L) 2. 黄: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3. 绿:左下肢(F) 3. 绿:V2与V4连线的中点
4. 黑:右下肢
4. 褐:左锁中与第五肋间相交处
5. 黑:左腋前线与第五肋间相交处
6. 紫:左腋中线与第五肋间相交处
标 准
R
导
总和。
二、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
QRS波群的命名
• 第一个向上的波称R波 • R波前向下的波为Q波,R波后第一个向下的波称S波
(电压>0.5mv的用大写字母描述)
三、心电图的导联体系
1、在人体的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 与心电图机的正负极相连,记录心电图的电路 连接方法。
2、Einthoven创设常规12导联体系: 肢体导联 胸导联
一、心电图的产生原理
电激动→电流→传到体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
↓
↓
机械收缩
心电图(ECG)
(一)心肌细胞的电生理变化及电偶
电偶: +电源 -电穴
一条心肌纤维的除极过程
(二)心电向量
1. 向量:物理学中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2. 心电向量:心肌细胞电生理过程中产生的电位变化,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3. 综合心电向量:全部心肌细胞激动所产生的心电向量
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的产生
1、1887年Waller 利用毛细管静电计, 从人体的体表记录到了第一份心电图。 2、此后荷兰Willem Einthover
(威廉·艾因特霍芬) 用弦式电流计,使心电图的 记录更为准确,并命名了心 电图各波段,和双极导联系统。 因此被尊称为心电图之父。
第一节
临床心电图 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