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VR虚拟现实)HP异构存储虚拟化解决方案

2020年(VR虚拟现实)HP异构存储虚拟化解决方案

(VR虚拟现实)HP异构存储虚拟化解决方案XX企业存储虚拟化项目HP技术建议书中国惠普有限公司2009年7月目录第1章IT虚拟化发展要求31.1 综述31.2 什么是虚拟化?31.3 虚拟化的定义41.4 虚拟化为业务和IT部门带来哪些优势?5 1.5 惠普虚拟化战略6第2章存储虚拟化需求分析82.1 客户存储现状分析82.2 存储虚拟化需求分析82.3 存储体系趋势分析92.4 技术层面分析11第3章HP XP虚拟化解决方案133.1 XP虚拟化解决方案综述133.2 存储虚拟化技术原理143.3 XP存储虚拟化的实现架构拓扑图153.4 有关数据分层存储的实现183.5 XP虚拟化存储功能特点193.5.1 集中管理193.5.2 简化数据迁移193.5.3 强大整合203.5.4 简化备份和恢复203.5.5 灵活的配置21第4章SAN虚拟化服务平台(SVSP)解决方案21 4.1 SVSP概述214.2 SVSP解决方案套件224.3 HP StorageWorks SVSP —架构244.3.1 SVSP硬件基础244.3.2 SVSP软件基础254.4 SVSP虚拟化与数据服务组件274.5 SAN虚拟化服务平台(SVSP)业务案例304.5.1 SAN虚拟化服务平台使用案例304.5.2 集中化存储管理304.5.3 快速应用存储324.5.4 全面的数据恢复344.5.5 经济高效的灾难恢复364.5.6 零窗口、零影响备份384.5.7 连续的、任意至任意的数据迁移404.5.8 缩短上市时间41第5章HP存储虚拟解决方案的优势44第1章IT虚拟化发展要求1.1综述在今天的科技社会中,IT技术的运用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层面,为我们带来了以往任何一次技术革命都没有的便利和迅捷,可以说,由于采用了IT技术的新的生产方式已经基本上代替了原来的生产方式,成为现代社会运作和发展的主流,我们对计算机系统的依赖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技术。

当今企业的运营环境不仅竞争激烈,而且万幻莫测。

竞争加剧、客户期望提高、降低成本的压力加大,意味着企业的信息技术(IT)支持服务必须能够比以前更快地响应瞬息万变的业务要求。

这给IT基础设施架构造成了重大影响,使得基础设施架构的构建必须能够满足敏捷企业的需求。

大多数行业观察者发现,日益增强的适应性企业将要求IT基础设施架构逐渐向公共设施方向发展——我们随时可以使用的公共服务。

我们的工作重心将转移到公用计算,其中服务本身——而不再是服务提供方式——将成为最重要的计算获取决策因素。

惠普的动成长企业(adaptiveenterprise)愿景是指IT服务等级完美匹配实时业务活动流程,可以在需要时——高峰时、空闲时、一般状态,获得并动态选择低成本、可靠、可信且可扩展的服务。

惠普战略是为客户提供出色方法来构建和实施动成长企业adaptiveenterprise,以利用IT服务即时应对快速变化的内外部业务环境。

惠普的动成长企业宗旨是为持续安全的计算服务构建基础设施架构基础,利用自动化智能管理解决方案提供保护和优化,并提供从预定义组件“池”中发现、分配、优化和协调计算资源(如服务器、网络组件、存储元件和应用服务)的能力。

该基础设施架构能力具有惠普虚拟化技术的支持。

1.2什么是虚拟化?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当时的惠普研发副总裁JoelBirnbaum构想了一种普遍存在的信息基础设施架构。

即信息技术服务将像电力、照明或清洁水等公用设施一样,发挥作用。

实际上,IT将成为一种公共服务,我们只有在缺乏这种服务时才会真正注意到它。

今天,大多数行业评论家都赞同这一原景:几十亿人、地点和事物将被连接起来,并通过互联网和万维网连接到实用计算服务。

我们的工作重心将转移到公用计算上来,其中服务本身——而不再是服务提供方式——将成为最重要的计算获取决策因素。

许多高级IT管理人员、业界分析家和厂商都将虚拟化作为步入下一计算阶段的主要基础设施架构技术。

1.3虚拟化的定义虚拟化是指抽象化或虚拟化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资源,以动态提供,使企业内外的IT服务进行共享。

服务器、存储和网元的逻辑功能与其物理功能相分离(如CPU、内存、I/O、控制器、磁盘、交换机)。

换言之,所有服务器、存储器和网络设备可组合成为独立的资源池。

一些元素可进一步细分(服务器分区、存储LUN),以提供更精确地控制。

然后可对来自这些资源池的元素进行人工或自动分配、提供和管理——以满足您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和优先级。

虚拟化是公用计算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与其它服务器、存储器和网络功能相结合,可为客户带来构建灵活无限的IT基础设施架构的大好契机。

图1.虚拟计算池——概念模型1.4虚拟化为业务和IT部门带来哪些优势?虚拟化主要带来三个重要的业务和IT优势:增加了IT投资回报:通过提高资产利用率、改善部署灵活性和降低管理日常费用,。

由于服务器、存储器和网络设备被集中到资源池中,仅根据需求从相应池中分配额外资源以支持特定应用生成的高峰要求,高峰过后再将其重新分配到其它应用。

今天,大多数中心管理员都按应用需求提供资源容量,并试图为每个环境提供更多资源,以满足高峰需求时的服务等级目标(SLO)。

然而,跨多个应用从一个资源池按需分配容量,为减少过载创造了巨大机会,进而提高了IT资产的总体利用率。

此外,每台额外的服务器、存储器或网络设备也增加了数据中心的复杂性,由此可能会导致运营和管理日常费用增加。

资源虚拟化使您能够根据预定义的规则,以高度自动化的方式管理更多资源。

从而,更有效地利用和归并您现有的计算资产,实现以更少的物理设备提供更多IT服务。

减少设备数量,降低运营成本。

✧可改善服务水平:通过分析满足预定服务等级的IT服务优先级和快速调整资源,。

资源虚拟化功能与其它设备内和管理软件相结合,可提供此适应性IT基础设施架构。

当今大多数客户工作负载实际上仅利用了分配给它们的服务器、存储器和网络子系统的其中很小一部分,因为数据中心管理员通常将应用相隔离,并按应用需求为其分配实际物理资源,以确保在高峰时有足够的容量来实现服务等级目标。

因此,此类资源无法提供给其它应用,而被白白浪费掉了。

惠普及其合作伙伴提供了更多软硬件解决方案——如分区、基于软件的资源和工作负载管理工具、SAN软件以及VLAN解决方案——可用于调节服务器、存储器和网络环境,以满足服务等级目标和提高总体利用率。

✧提高了企业敏捷性:通过快速提供IT资源来满足新的服务需求并扩展现有的IT资源来满足增长目标,。

在当今数据中心,需要花费几个星期的时间来增添新服务器、存储器和网络容量,以满足新IT服务的需求或重新配置硬连线子系统,以支持新应用。

甚至增添额外容量来支持现有的、不断发展的服务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而在虚拟化世界,通过“充分利用”备件容量或重新分配现有或备用资源,可在几分钟或几小时内配置新环境。

因此,当今的IT管理人员对资源虚拟化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

他们认识到了满足业务目标的不断增加的要求和挑战,与构建具备动态适应能力且能够经济高效地应对这些挑战的企业的需求之间的密切关联。

1.5惠普虚拟化战略惠普提供了广泛的虚拟化解决方案,使我们的客户能够选择最合适的途径和时间来向其IT 基础设施架构增添等级越来越多的资源虚拟化。

正如我们以前所看到的,虚拟化是动成长企业的主要驱动因素。

虚拟化使服务器、存储器和网络资源能够动态匹配业务要求。

当今客户可以采用一系列IT优化战略,其中包括不同程度的虚拟化。

惠普从以下方面定义了这些战略:✧服务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存储虚拟化✧应用虚拟化✧数据中心虚拟化图2.惠普虚拟化架构值得一提的是,虚拟化解决方案可在任意时间在您的数据中心内部署,将可以为您带来诸多优势,包括改善资源利用率、缩短部署时间和减少运营日常费用等。

但如果能够将虚拟资源作为一个更大的数据中心整合战略的其中一部分来部署,将可以为您带来更多优势。

IT资产和服务的物理和逻辑整合是上文所述的虚拟化战略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完善的整合计划可确保您能够满足服务器、存储设备和网络基础设施架构的业务需求,同时对这些资源采取了具体的优化步骤。

还可将虚拟化看作增强您的整合计划的方式,利用它进一步优化IT投资回报(RoIT)、提高服务等级和改善IT基础设施架构的敏捷性。

第2章存储虚拟化需求分析2.1客户存储现状分析XXXX(注: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进行深入的描述、分析和问题说明,以及存储数据量化Sizing。

)2.2存储虚拟化需求分析伴随着电子商务、多媒体、电子邮件和数据挖掘的发展,业务系统对存储容量的要求越来越大,每字节存储的硬件价格虽然在降低,但管理的成本却不断上升,因为随着容量及设备的增加,企业面临着管理上的很多问题。

例如:存储设备往往是来自不同供应商的存储系统,如何实现对异构存储环境的整合和管理?如何在不增加人员或运营成本的情况下管理日益增加的存储容量?如何进一步提高存储设备的使用效率?如何对存储容量实现无缝扩展以满足应用需求?如何实现不同供应商的存储系统之间的灾备?随着企业业务量的不断发展,对数据存储也同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储资源分散而相对独立:许多业务子系统的数据放在不同的厂商和不同型号存储阵列上,其存储资源各自独立,且相互间没有任何物理和逻辑上的衔接。

直接损失在于各个子系统存储资源的可扩展性都比较差,不能根据业务量增加,在各存储资源间协调和调度容量。

✧存储网络没有发挥足够作用:有些业务子系统采用了高速的SAN光纤交换机进行主机和存储的连接,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并没有构建成型的存储网络,而且部分存储体系还停留在直连存储DAS的水平。

✧目前小容量的存储阵列较多,从而带来管理复杂度和风险度的提升;难以有效地提升管理效率并快速有效地发现和解决可能的故障隐患;✧问题资源管理基本上依赖与管理员人工操作,技术化水平偏低。

这样就导致各子系统的存储管理水平和管理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紧密相关,可控性偏低,而且反应效率偏低。

✧另外,对于分期建立的存储系统,部分设备购买时间较久,无论是性能、容量和冗余性逐渐无法满足要求,从而带来了潜在的运营风险,影响了业务的有效发展。

针对以上的情况,我们建议在现有存储架构的基础上,对原来分散的、低性能、小容量的存储设备实现整合,从而提供高效、稳定、集中并安全的存储架构,为将来的业务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2.3存储体系趋势分析在挖掘企业存储整合的深入需求之前,必须将存储整合放置于一个正确的地位,对其自身的发展趋势进行仔细的分析。

数据存储是一个完整的技术和管理体系,其最终目标是提供高可靠性、高管理性、高扩展性、高安全性和高可用性的数据存储服务;而存储整合则是提升数据存储水平的基础途径和重要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