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切原理
DNA的限制性酶切实验是分子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该技术依赖于核酸限制性内切酶,这类酶能识别双链DNA中的特定碱基顺序并进行切割。根据识别切割特性,限制性内切酶可分为I型、II型和III型。其中,I型酶在识别位点远处任意切割DNA链,不具有专一性;III型酶在识别顺序旁的固定位置切割,产生的DNA片段具有各种单链末端;而II型酶则能识别特异的端或平头末端)的DNA片段。粘性末端是交错切割形成的两条互补单链末端,可通过DNA连接酶连接;平头末端则是在同一位置切割双链产生的,同样可通过DNA连接酶进行连接。正是得益于这些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和应用,人们才能在体外有目的地对遗传物质DNA进行改造,推动了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