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业发展成就30年回眸教育事业发展成就30年回眸xx教育事业发展成就30年回眸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改革开放30年以来,xx的教育事业在党的优惠政策的普照下,在泽普历届党政领导和全县各族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下,与全县各项事业一样取得了长足发展,学校办学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教学质量多年稳居地区前列,师资队伍显著加强,双语教学稳步推进,人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xx的教育事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为xx 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以深化德育工作为抓手,教育阵地进一步夯实。
教育战线各级各类学校历来是反分裂、反渗透的前沿阵地。
多年以来,各级党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始终从讲政治的战略高度,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区关于维护新疆稳定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始终坚持德育为首的方针,把稳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坚持政治家办教育、管学校,教育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主题,认真落实党组织全覆盖化和职责具体化,切实加强了学校党组织建设,全系统党组织达到68个,党员教师达到1500多名,占教职工总数的65%,党员覆盖所有学校和教学点,学校党组织80%被授予“五好学校党支部”称号,每年有一大批学校党组织被评为地区和县级“先进党组织”,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办学体制已确立。
通过落实以党带团、以团带队,积极构建纵横贯通的德育工作体系,学校德育(政教)主任、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马克思主义“五观”、“四个认同”和无神论、民族团结、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公德教育和养成教育的课堂化,学生运动会、校园艺术节、民汉学校结对子、民汉学生一帮一活动及文明单位、家长学校、平安校园、绿色学校、花园式学校的创建等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的两个文明创建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全社会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的氛围已基本形成,教育反分裂、反渗透的思想防线,社会主义教育阵地得到有效夯实,保证了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贯彻落实。
以“两基”攻坚为中心,基础教育程度全面提升。
30年前,我县的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学前教育滞后,中小学生辍学率居高不下,高中入学率和高考上线率极其低下,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等问题十分突出。
多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发展基础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普及教育,学前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至今全县已建成了22所农村学前幼儿园,实现了县城园、乡村园加民办园的全覆盖幼教办学模式。
通过中小学布局调整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等措施,我县的基础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全面开展“两基”攻坚和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两免一补”和“管理到位、领导到位、队伍到位”的德育工作管理模式等一系列政策,使我县的基础教育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的发展,1999年,我县“两基”攻坚顺利通过国家验收,“两基”人口覆盖率达了100%,青壮年非文盲率为97%。
目前全县学龄前幼儿入园率为50%,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48%,辍学率为0.15%,初中适龄少年毛入学率为105%,辍学率为0.15%,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为95.95%,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为93.1%,国民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
我县自20xx年被列入喀什地区课改实验试点县以来,从两方面着手大刀阔斧地进行课改活动,一方面,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大力开展课改实践活动,多次聘请自治区、地区课改专家组的成员到我县进行实地讲课和召开经验交流会。
同时加大课改师资培训,近五年来,共培训课改教师3000余人次。
另一方面,积极探索多媒体应用、远程教育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逐步建立“多媒体渗透课堂教学”的现代教育体系。
20xx年我县被自治区授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实验区”。
在新课程改革获得成功的同时,也使我县教育教学质量发生了质的飞跃。
五年来,我县共有404名学生考入内地新疆高中班,共有425名学生考入疆内初中班,内地新疆高中班和疆内初中班录取人数持续位居全地区前列,高考上线率保持在90%以上,尤其是20xx年高考中我县维高考生一举囊括了喀什地区高考理科第一名和文科第二名的好成绩,该校高考上线率和录取率更是稳居全区民语系学校之首,为我县争得了荣誉的同时打造教育强县的魅力得以彰显。
以增加投入为手段,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
上世纪70年代,全县仅有30余所中小学校,90%以上的校舍为土木结构,历经十余载大部分校舍已成为危房,四五个学生挤在一套课桌椅上上课,一到冬季学校因无钱买煤师生只能挨冻,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育事业发展成就30年回眸第2页一本教案就是教师的全部,各种辅助教学用具几乎为零,这就是我县30年前学校教学条件的真实写照。
30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始终把“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做为奋斗目标,先后投入学校建设资金数亿元,办学条件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校舍95%得到了新建,一栋栋美观、大方、功能齐全的教学楼拨地而起,校园美化、绿化、硬化、净化建设实现了零的突破。
宽敞明亮的教室、电子备课室、图书室、实验室、电脑室及功能齐全的运动场应有尽有;多媒体教学、网络课堂、电脑课件辅助教学、实验教学等现代教学模式和教学设备已普遍应用到全县所有学校的课堂教学中。
如今,全县中小学校总数已达69所,其中,“花园式学校”11所,“绿色学校”4所,新建乡村学前幼儿园22所,民汉学生总数达到38000余名,全县中小学计算机装机总数达到1100多台,建成了19个多媒体计算机教室和67个卫星教学收视点,54个教学点拥有了媒体播放点,县直学校和有条件的乡镇中小学接入了宽带网,并开通了喀什地区第一个县级教育信息网,实现了教育信息和资源共享,现代信息技术教育覆盖率达到了96%,惠及师生33000余名。
全县中小学生也可以在自己教室里与内地学生一样学习现代先进文化知识。
20xx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又投入1250多万元,整体搬迁了县人民政府、一乡政府和教育局,完成了县二中、二小、一小、库其小学和农场希望小学的扩建和改建工程。
今年,县委、县人民政府将投入1100余万元,启动县一小整体搬迁、依克苏乡中学教学楼和学生公寓楼、图呼其乡小学教学楼等工程,通过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使我县办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在我县教育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打造教育强县奠定了基础。
以建设双语幼儿园为突破口,双语教学稳步推进。
双语教学作为“增进各民族之间大团结,繁荣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重要举措历来得到各级党政的重视。
我县的双语教学起步于70年代初,1973年,我县第一所民汉合校乌什吐玛中心小学成立,当时乌什吐玛中心小学只有150余名师生,其中民族学生不到50名,全县接受双语模式教学的民族学生也不到500人,当时的双语教学模式只是在民语班每周开设2-3节汉语课。
为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步伐,国家出台加快少数民族双语教学的决定,自治区党委也先后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决定》和《关于加强少数民族学前"双语"教育的意见》,县委、县人民政府切实把双语教学确定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点工程,确立了"从小抓起,从教师抓起"的方针,明确提出了“巩固汉语加强班、实施双语实验班、建设双语幼儿园、稳步推进民汉合校、完全混合编班”五步走战略,之后我县双语教学步入良性发展阶段,尤其是我县双语教学步入加快发展阶段。
目前,全县已建成双语幼儿园23所、民汉合校8所、开设“双语”实验班42个、“汉语”加强班89个,全县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达到1100人,全县接受双语教学的民族学生人数已达3800余名,约占全县民族学生总数的13%,全县县乡结合、民汉融合的双语教学体系基本形成。
双语教学作为一件利民、惠民和未来工程,历来受到历届党政的重视与支持。
各乡党政给政策、保投入、抓统筹,始终作为双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坚强后盾。
在政策引导上,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双语教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泽普县双语教学工作五年规划》、《泽普县民汉合校实施方案》、《泽普县双语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泽普县双语教学发展十一五规划》和《泽普县双语教学责任追究办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促进双语教学的良性发展。
在抓投入上,尽其所能,倾其所能,通过积极争取上级支援、加大县乡政府投入、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搬迁机关部门让位学校等方式,经统筹规划学校布局,同时共投入建设与改造资金4000余万元,相继撤迁机关部门50余个,招聘双语教师300余名,培训双语教师20xx余人次,完成了23所县乡村双语幼儿园、8所民汉合校建设,奠定了全县双语教学发展坚实的物质基础,目前,全县双语教学发展势头迅猛,全县人民群众期望程度很高,今年我县还将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1个县乡幼儿园、7所乡村幼儿园的建设,我县的双语教学将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以提高劳动力综合技能为落脚点,职业教育规模不断壮大多年来,泽普县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把加快职业教育与繁荣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维护稳定、建设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确立了“重点建设职业高中、稳步推进职业初中、加快发展农村职业班”的总体思路,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采取强有力措施,大力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
我县的职业教育起步于90年代初,从发展初始阶段就树立以市场需求结合民族特色为职教产品市场定位标准,确定了打造品牌、特色、实用的职业教育办学发展思路,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阶段。
1990年,我县成立了第一所职业高中,当时只有教职工10名,学生100多名,只开设了地毯纺织、缝纫两个专业,学校没有基本的实训设备、没有实践基地,这就是泽普职业高中的全部,也是泽普县职业教育的全部。
国家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下发以后,泽普县各级党政及广大职业教师工作不等不靠,自加压力,克服重重困难,明确提出了“今天的职业教育就是我们明天腾飞的翅膀”、“发展职业教育刻不容缓”的行动口号,通过积极有效的资源整合、体制创新和超前投入,边探索、边实践,初步建立起了一个以县职业高中为龙头,职业初中和各中学开设的职业班为有效补充现代化的多元教育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体系。
全县建成一所县职业高中、奎依巴格乡、阿依库勒乡、阿克塔木乡、古鲁巴格乡、依克苏乡共5所职业初中,全县共开设乡镇职业班126个,开设“弥郎”手工业制作、林果业、养殖业、设施农业、装饰装修、地毯纺织、农机维修、工程建筑、饮食服务等职业培训专业11个,配备专业教师170余名,招收学生总数达到4750余人,建成职业教育实践基地10300余亩,我县职业教育立体式全覆盖职教办学体系已初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