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上海名校考察学习报告

江苏、上海名校考察学习报告

感受名校风采品味校园文化
关注个性发展丰厚办学内涵
——江苏、上海名校考察学习报告
槐树关镇中心小学李江
2014年5月5日至5月11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宣明会洋县项目办组织的江苏、上海中小学名校考察学习活动。

七天的活动安排得既紧张又和谐,虽然劳累但收获颇丰,特别是参观的6所名校,令我产生了深深的震撼。

我们通过看校园、听报告、进教室等形式获得了名校管理鲜活而厚重的第一手资料。

此行我们共参访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江苏靖江市外国语学校、靖江市城东小学、靖江市滨江学校、上海市金山区山阳中学和上海市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

所参观的学校都具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前瞻的办学理念、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都具有深厚的业务修为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学校的精细化管理、校园现代化的人文气息,以及师生们表现出来的朝气与活力、和谐与健康都让人叹服和感动。

一、校园建设体现了鲜明的办学思想,散发出了浓郁的文化氛围
我们参观的六所名校中,大部分学校是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爱的教育”为办学文化的核心理念和主张,坚持“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全面育人”的办学宗旨,开展“三色”教育,创造了富有意义和童趣的校园生活,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建了平台,对孩子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激发。

江苏靖江外国语学校规模大、起点高、基础牢,常规教学和科研工作已经走在了同行的前列,因此打造校园文化便成为学校内涵发展的主体,匠心独具、寓意深刻的校徽,围棋课程的开
设等等,无不显示着办学理念的外延。

靖江城东小学坚持走素质教育之路,将深厚的教育积淀与现代教育思想相结合,以写字教育为依托,夯实学生基础,教育学生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取得了令人叹服的成果。

靖江江滨学校是一所新建学校,该校以科技教育为依托,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平台。

上海金山区山阳中学属于一所农村学校,该校以当地群众文化为基础,弘扬地方文化传统,坚持以艺术教育和体育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口,成功地开创了一条切合学校实际的素质教育之路。

该校的“六艺”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以艺培德、以艺益智、以艺健体、以艺促学”的理念也引发了我们对于素质教育的思考。

上海黄浦区第一中心小学揉和了国外先进的办学思想,一直将影视、摄影教学作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的“精彩3+1”校本课程将社会实践、传统文化与视觉艺术有机地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发展的广阔空间。

我们不难发现,这六所学校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每所学校都坚持文化立校,并且一校一品,把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灵魂。

所到之处,寓意深刻的教学楼、各具特色的厅廊文化、种类齐全的社团、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处处都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彰显着鲜明的办学特色。

由此可见,文化建设、特色办学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两条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二、教师发展体现了务实的校本研修,积淀了厚重的文化意蕴
教育的发展首先是教师的发展。

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教育观念的更新关系到学校未来的发展。

所参观的六所学校无一例外地重视老师的自我设计和自我提高,学校对老师的培养是立体化的。

领导、科组、老师本人、
力使研修与教学相衔接,让研修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凸显研修实效性。

在研修工作中要切忌表面化,形式化,切实把校本研修与打造高校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紧密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即课题,成长即成果”的研修工作思路,促进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

(四)注重教师分层培养,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要以科研为载体,把教师发展确定为学校发展的决定因素,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师德建设工程、学习提升工程、基本功竞赛工程、师徒结对工程、教学能手培养工程,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管理,注意培训,想方设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从而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

江苏和上海一行,让我亲眼目睹了名校风貌,聆听了名校长的先进管理经验,领悟了科学化、精细化、人文化管理的精髓内涵,感受颇深,不虚此行。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以这次考察学习为契机,自觉学习名校先进的办学经验,立足本校实际,知难而进,扎实工作,和全体教职工共同开创学校工作的新局面。

2014年5月15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