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化学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四

物理化学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四


四、要求
• 查阅篇相关文献,根据本实验所提供的仪 器与药品,设计出2种测定CMC的实验步骤。 并用这些方法测定普通洗衣粉的CMC,并 对2种方法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据此分析 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五、思考题
• 1.普通洗衣粉中含有少量不溶性物质,在 溶液的配制过程中你是如何处理的?
• 2.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团浓度的测定,除 了上面介绍的几种方法以外,还有哪些方 法?
临界胶束浓度CMC可以看作是表面活性剂溶液的表面活性的一种度量。 因为CMC越小,则表示此中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所需浓度越低,达 到表面饱和和吸附的浓度越低。也就是说只要很少的表面活性剂就可 以起到湿润、乳化、加溶、起泡等作用。对于洗衣粉,其CMC越小, 其去污效率越高。临界胶束浓度还是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性质发生显 著变化的一个“分水岭”。体系的多种性质在CMC附近都会发生一 个明显的变化,因此可以此来确定CMC。测定CMC的方法有很多, 如:电导率法、电阻法(与电导率法相似,只是所用仪器不同)、表 面张力法、粘度法等等。
六、参考文献
• [1] 陈斌. 《物理化学实验》. 北京:中国建材工 业出版社,1998:P11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2]东北师范大学等校编 《物理化学实验(第二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
• [2] 陈振江,王绍芬. 表面活性剂CMC的测定及应 用. 中国中药杂志. 1994,19(12):P728-730
• [3] 洗衣粉有哪些成份.
/question/?qid=14060
33103378
• [4] 周德藻,胡伟敏. 我国浓缩洗衣粉质量分析.
日用化学工业. 1995,(5):P24
返回目录
综合设计性实验四
普通洗衣粉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 1. 通过实验了解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 (CMC)的意义及常用的测定方法。
• 2.用2种实验方法测定普通洗衣粉溶液的 CMC。
二、实验原理
凡能显著改变体系表面(或界面)状态的物质都称为 表面活性剂。洗衣粉是我们身边常见的清洁产品, 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其活性成分为阴离子型 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的 双亲结构特点,有自水中逃离水相而吸附于界面 上的趋势,但当表面吸附达到饱和后,浓度再增 加,表面活性剂分子无法再在表面上进一步吸附, 这时为了降低体系的能量,活性剂分子会相互聚 集,形成胶束。开始明显形成胶束的浓度称为临 界胶束浓度(CMC)。
有资料表明普通洗衣粉的临界胶团浓度一般为0.2%,既2g/L,因此在实 验中可以此作为溶液浓度的配制范围。在测定过程中,电导率法、电 阻法、粘度法还可以采用逐步稀释的方式进行测试。
三、仪器与试剂
• 电导率测试装置一套、惠斯登电桥一套、 最大气泡表面张力测试装置一套、溶液粘 度测试装置一套
• 普通洗衣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