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分泌科中医优势病种甲状腺功能亢进诊疗方案

内分泌科中医优势病种甲状腺功能亢进诊疗方案

内分泌科中医优势病种甲状腺功能亢进诊疗方案
一、概述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hyperthyroidism,简称甲亢)是指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其病因主要包括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disease,GD,即Graves 病)、多结节性毒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自主高功能腺瘤,此外,还有垂体性甲亢、异位性TSH 分泌综合征等。

Graves病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最常见病因,本文主要讨论。

本病可参照中医“瘿病”进行辨证治疗。

中医病名:瘿病;西医病名:甲状腺功能亢进。

二、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
(1)高代谢症状和体征。

(2)甲状腺肿伴或不伴血管杂音。

(3)血清T4,T3增高,TSH减低。

2.Graves的诊断
(1)甲亢诊断成立。

(2)甲状腺肿大呈弥漫性。

(3)TRAb和TSAb阳性。

(4)伴浸润性突眼。

(5)其他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
(6)胫前黏液性水肿。

具备前面三项者Graves病诊断成立,甲亢伴浸润性突眼和胫前黏液性水肿进一步支持诊断确立。

【中医辨证分型】
瘿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情志内伤和饮食、水土失宜,但也与体质因素密切有关。

肝气郁结,气滞痰凝雍结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理,日久引起血脉瘀阳阻,气、痰、瘀三者合而为患。

或痰气郁结化火,或肝郁化火,火热耗伤阴精,导致肝火旺盛、阴虚火旺的病理变化,其中以肝心两脏火旺的病变更为突出。

1.肝火旺盛证
颈前轻度或中度肿大,一般柔软、光滑。

烦热,容易出汗,性情急躁易怒,眼球突出,手指颤抖,面部烘热,口苦。

夜寐不安,心烦,多食易饥,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2.心肝阴虚证
瘿肿或大或小,质软,起病较缓,心悸不宁,心烦少寐,易出汗,手指颤动,眼干,目眩耳鸣,疲倦乏力,大便溏烂。

舌质红,舌体颤动,苔少或无苔,脉弦细数。

三、治疗方案
1.西医治疗原则
(1)本病大多急性起病,积极、正规治疗一般可以治愈。

整个疗程在2年左右,否则易复发。

(2)嘱咐患者忌碘饮食,多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品等。

(3)疾病早期,患者症状较为明显,中医中药辨证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症状。

但因疗程较长,患者难以坚持,故后期症状、体征消失时,可仅以西药维持。

(4)甲亢本身可导致血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而服用抗甲亢的药物后,有的患者也
会有类似的改变,因此,需经常检查血常规、肝功能的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5)老年或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者,易出现甲状腺危象,系本病的严重表现,须提高警惕,积极预防。

一旦发生,则应快速作出反应,积极治疗。

(6)以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和手术治疗这三种方法为主。

2. 中医辨证施治
(1)肝火旺盛证
病机概要:痰气交阻,气郁化火,壅结颈前。

痰气郁结化火,或肝郁化火,导致肝火旺盛,故而情绪急躁易怒;火热迫津外泄,故见怕热多汗;肝体阴用阳,肝经火热上炎,肝之阴血不能制约,肝风内动,故而双手震颤;口苦、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均乃肝经火旺之象。

治法:清泄肝火。

方药:栀子清肝汤加减(柴胡,生白芍,茯苓,当归,川芎,焦栀子,牡丹皮,牛蒡子)。

(2)心肝阴虚证
病机概要:肝郁化火日久,耗伤心肝之阴。

多由情志不畅,肝气郁结,郁而化火,日久耗伤阴血,肝阴不足,阴不制阳,虚风内动,故见手指颤抖;心阴不足,心失所养,故见心悸不宁;肝失疏泄,横逆侮土,脾失健运,则见疲倦乏力,大便溏烂;肝肾阴血亏虚,无以濡养官窍,改见眼干、目眩耳鸣;舌质红,舌体颤动,苔少或无苔,脉弦细数,皆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法:滋养阴精,宁心柔肝。

方药:天王补心丹或一贯煎加减(生地黄,玄参,麦冬,天冬,茯苓,五味子,当归,丹参,酸枣仁,柏子仁,远志)。

3.其他方法
针灸治疗:①取穴。

间使或内关、三阴交,足三里、复溜,然谷。

②手法。

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

四、疗效评价
本病可以完全治愈,治愈的标准为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恢复正常。

但治愈后有一定的复发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