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透镜教案

情感目标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界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点
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教学难点
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两个概念的理解;光路的作图
教学用具
凸、凹透镜、透镜对光线作用一套器材、老花眼镜、近视眼镜,手电筒、刻度尺凸、凹透镜每生各1个
教学流程
二次复备
一、引入新课
1、【复习提问】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哪几种镜子?(学生回答后,老师投影展示图片并追问)你能归类吗?(引导从是否透明,对光线的作用属于哪种光学现象。)
【引导小结】有“摸”(摸外形)、“看”(透过镜看文字和周边景物)、“照”(用太阳光来照,看对光的作用不同)三种方法。(说明:这里的活动为了活跃气氛,并为后面打基础。)
【提问】小明的奶奶要看报纸,让小明拿老花镜,小明发现爸爸的近视眼镜和奶奶的老花眼镜都放在桌子上,怎么办?请你帮忙为小明想个办法。(学生讨论并回答)说明:物理知识学习的根本要应用于生活。)3、你们有谁知道,这两种透镜制造方法可能是怎样的呢?。
【课堂练习】在主光轴上分别画出凸透镜和凹透镜
二、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师:现在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看看平行光线经过两类透镜后走向如何?表明两类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再思考一下,其中又是发生了光的哪一种现象?
【演示】教师演示用平行光源、光具盘、凸透镜、凹透镜来演示凸、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画出凸、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光路图
【引导交流总结】平行光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交于主光轴上一点,平行光经凹透镜后发散,光路的可逆性,验证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其实质是: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又从玻璃进入空气,发生了两次折射现象。
【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几个透镜的光路图,让学生理解在光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及1`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教师在黑板上板演例题,等学生完成后,抽几份实物投影出来进行评讲。
第五章第一节透镜
授课时间
2020年11月25日星期2
主备人
复备人
课题
透镜
备课时间
复备时间
组长签字
课型
探究课
课时
1课时




知识目标
⑴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⑵线的作用
能力目标
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能根据透镜对的分类和定义(强调中间与边缘的厚度比较);⑵课堂练习1(见附件1),让学生辨认,各种不同形状的透镜图形,并说说分别属于哪类透镜?2、比较
【提问】
1、刚才表演的同学所戴的眼镜属于透镜,分别属于哪类透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老花眼镜是凸透镜)
2、你们有什么方法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呢?请同学们用你桌上的透镜探究一下。(教师留意学生活动并指导,最后总结。)
①、平面镜成像光路图
②、凸面镜光路图
③、凹面镜光路图
④、三棱镜对光折射图
2、【展示眼镜,学生表演】教师指着班里某个戴近视眼镜的同学,大声问:他(她)所戴的是什么镜子?并展示一副老人家戴的老花眼镜让学生观察,追问:老人家戴老花眼镜和年轻近视的人戴近视眼镜,与
前面所学的面镜相同吗?谁又能模仿这两类人,在生活中不戴或戴上眼镜来看东西时的情境呢?
三、凸透镜焦距的测量。
【引导设计实验】同学们,有谁玩过用放大镜会聚太阳光点燃过火柴的?说明了用了什么原理?如果还给你一把刻度尺,你能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吗?说说你们的做法。
【提问】教师通过展示刚才作图练习中的凸透镜平行光入射会聚过焦点和光路可逆的过焦点入射平行主光轴折射的光路图,提出问题:通过刚才的学习所得,能否利用凸透镜来制得平行光源呢?你能说出你的具体做法吗?
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
2、示意图(作图)
3、老花镜——凸透镜、近视镜——凹透镜。
二、透镜对光的作用(作图)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2、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注意:表格大小可以根据教学流程的多少进行调整)
3、【教师讲述】像老花眼镜和近视眼镜一类镜子,它们都是透明的,我们把它们叫做透镜。用这些透镜能够纠正视力,只因为它们对光能起一定的作用,具体是什么作用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教学过程
一、透镜的分类和比较。
1、分类。(课前每组每个同学分发凸、凹透镜各一个)
【提问】⑴透镜能得此名,你们认为哪些材料适合制作透镜?⑵你们认为透镜可分成哪几类?请一位同学说出分类的依据是什么,然后下个定义。(鼓励及表扬学生的回答)
【引导分析】透镜能对光线作用的实质是:透镜相当于组合棱镜,光线从空气进入玻璃,又从玻璃进入空气,发生了两次折射现象。并且折射光线总是向厚的一侧偏折。四、课堂小结。通过给出的光路图,引导学生小结,尽可能让较多的同学各各抒己见,发扬民主的学习风气。
五、课堂练习




第一节透镜
一、分类: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