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题报告(邓桂阳)

开题报告(邓桂阳)

增进生(2009)认为审计风险的产生分为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原因,能够产生审计风险的主观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能够影响到审计的法律法规变化;当代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和审计内容的广泛性;现代经济生活对审计意见的依赖程度及其影响范围的扩大;被审计单位外部和内部的环境等。能够产生审计风险的客观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执行审计工作人员经验和能力的有限性;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心和职业关注状况;审计人员所采用的现代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着缺陷。相应的他认为审计风险的控制对策应该为:建立风险责任制度;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制意识;恪守职业道德;认真制定审计方案;运用科学的审计手段;保证审计咨询服务到位;正确处理降低风险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2001年震惊中外的安然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实会计界的充分关注,尽管从理论上说,审视上市公司的任何重大恶性案件时都必须严格区分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实世界中,注册会计师与上市公司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安然大厦的坍塌,除了蒸发掉安然公司员工的血汗钱和众多无辜投资者的财富外,很有可能使安达信身陷绝境,在此案件中,注册会计师由于未及时发现并披露公司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重大舞弊,公众对注册会计师信用产生了普遍怀疑,并引发了对“五大”空前的信任危机。
4.1.3积累并深入研究资料,结合老师的建议列出论文提纲。
4.1.4在以上各步骤基础上写出初稿。
4.1.5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初稿进行认真反复地修改与充实,完成定稿。
4.2研究方法:
4.2.1文献整理法:通过借助图书馆书刊及网络资源阅读大量相关的资料,对目前国内外此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解,深入理解所写的论题。
3.1经营风险、审计风险及其相互关系
3.1.1经营风险、审计风险
3.1.2经营风险、审计风险的关系
3.2审计风险导致法律责任的原因
3.2.1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原因
3.2.2被审计单位的原因
3.2.3经济因素
3.2.4社会方面的原因
4注册会计师如何避免审计风险带来的法律责任
4.1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
2007年劳伦斯·索耶最新版的《内部审计学》对审计风险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它主要从内部审计的角度,阐述了审计人员应该注意的风险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控制。同样从内部审计角度来考虑审计风险的还有德鲁·钱伯斯,他分析了内部审计风险的具体原因,其中特别强调了公司管理层的意愿对审计风险有着强烈的影响。
2008年斯图阿特·特利则从英国国家特有的国情考虑,分别讨论了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独立审计的风险,并对他们如何控制进行了研究。
从1984年开始,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要求审计师遵循第47号审计准则公告的要求,在审计中运用审计风险模型,被职业界称为风险导向审计。但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民间审计已发展到了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为导向的新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阶段。在国际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认为注意高风险的被审计单位,减少这类客户可以降低不必要的诉讼案的发生。
总之,注册会计师作为审计主体在经济发展中将越来越重要,又由于它是一个高风险职业的特性,加快对防范和控制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理论研究,对于指导注册会计师更有效地执业,以维护企业安全运作,稳定社会市场主体及其利益相关者的信心,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安全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2.已了解的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2.1国内研究现状
4.4密保处理业务工作底稿
4.5对质量控制制度运行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控
4.6提取风险基金或者购买职业保险
4.7聘请熟悉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律师
结论
参考文献
4.本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进度安排
4.1研究步骤:
4.1.1选题并与指导老师交流选题的可行性。
4.1.2结合老师下达的计划任务书广泛收集资料,写出开题报告。
3.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绪论
1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发展历程
1.1起源于意大利合伙企业制
1.2形成于英国股份制企业制度
1.3发展和完善于美国
2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类别及其研究背景
2.1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类别
2.1.1重大错报风险
2.1.2检查风险
2.2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研究背景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
4.1.1从会计师事务所层面来说
4.1.2从审计业务层面来说
4.2严守职业道德规范和专业标准的要求
4.3审慎处理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
4.3.1考虑客户的诚信,审慎选择被审计单位
4.3.2考虑执行业务所必要的条件
4.3.3考虑现实或潜在的利益或冲突
4.3.4客户关系的终止与业务约定书的解除
4.3.5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
李健(2005)认为:净化会计行为环境,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从多方面入手解决当前信息失真的问题,改善审计执业环境,可以有效降低审计风险。王秋梅(2005)认为:CPA对陷入财务困境的客户要特别注意,以免成为面临破产客户的替罪羊而涉及法律责任:要严格签定业务约定书,这是CPA避免法律诉讼风险的关键一环。代玉(2007)认为:制定严格有效的审计管理制度,保持对审计环境的敏感性,采取有效控制措施,经常严格检查、考核审核质量,可以有效督促审计人员提高审计质量,避免不必要的审计风险。
现在,随着《公司法》、《审计法》、《会计法》的颁布,审计人员面临的职业风险日益增加,一些学者开始对审计风险作较深入和概括的系统研究,对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防范和控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但总体看来,由于国内审计行业起步较晚,尚未建立起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2.2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审计风险进行研究的时间较早,许多学者致力于此,并取得一些成果,如公认的审计风险模型等。然而,在一些具体细节方面,也还存在一些争议。
为了规范审计事务所与审计人员的执业行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学习国外、国际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原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中的26项进行了修订,又新制定了22项共计48项,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李璐(2008)认为审计风险的形成大体上可以从主体原因、客体原因和环境原因三个方面加以分析。审计风险形成的主体原因有: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一些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低下;审计人员采用的审计方法本身存在缺陷;审计业务与非审计业务混合经营。审计风险形成的客体原因有:审计对象的复杂化;审计内容的扩大化;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情况及其环境。审计风险形成的环境原因有:审计活动所处的法律环境;现代经济生活对审计报告的依赖程度加大。并相信只要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继续保持对审计风险的高度关注,深入认识审计风险,并做出相应的努力,就一定会提高审计质量,审计风险也一定会得到有效的防范与控制。
因此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的研究,对于整个经济和财务会计系统环境的净化有着重大的意义。防范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可以有效的规范注册会计师行业行为,微观意义上可使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能更独立有效地执业,以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有助于注册会计师能更好的维护其自身权利,履行义务和职责,避免审计失败,避免法律诉讼;从宏观上说还可以拯救社会信誉,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权威性;使市场主体能更公开,安全的运作,减小经营失败的风险;可为企业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真实的财务信息,以做出更加正确准确的经营、管理、投资决策。
De Angelo的实证研究表明,通常人们会认为大事务所的审计质量要高于小事务所,原因在于一个会计师事务所拥有的客户数量越多,该事务所为某一客户而隐瞒会计报表中错误或舞弊的可能性越小,其审计质量越值得信赖,否则,该会计师事务所很可能将承担较高的诉讼风险和高额赔偿及声誉上的毁损,这很可能远大于其来自该客户的收益,任何一个理性的会计师事务所都不会这样决策如果来源于某一客户的收入达到事务所总收入一定比例,该事务所独立性很可能受到损害,其发生违规的可能性较高,致使审计风险上升或从另一角度来看,某客户与事务所之间保持着一种较长时间的业务关系,审计风险也可能会上升。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对外的改革开放,人们对审计风险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零到模糊,由模糊再到清楚的过程。从我国1981年审计工作恢复到1986年这一时期,是我国审计界对审计风险缺乏研究的时期。不论我国的政府审计机构,还是民间审计组织,甚至审计理论界对审计风险都没有正确的认识。在审计实务中也就忽视审计风险的存在,出现了一些倾向性的问题。从1987年起至1991年这一时期,我国对审计风险有了初步认识。自1992年以后,我国审计界对于审计风险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一阶段可以以深圳“原野事件”发生为标志。在这一时期,我国审计理论界继续加强对审计风险理论的研究,在一些大型的文献中开始出现关于审计风险的论述,这表明我国审计风险理论的研究得到了认可。我国审计实务界对审计风险的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张德良(2009)认为审计风险的成因主要有社会原因和能力质量原因。因此审计风险控制的对策应为:整顿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秩序与作风,改善执业环境;健全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管理;实行风险导向审计可避免接受风险过高的审计项目,使审计计划编制的依据更加全面可靠,还可以使审计工作更主动,提高审计效率;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是保证会计报表客观、公允的重要前提。
然而,我国目前审计风险研究方面还比较欠缺,仍有很多问题尚未明确或需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例如审计风险的概念尚未阐述清楚,对审计风险的评估也少有研究等。另外,对于我国目前民间审计风险存在的问题也有待于深入的研究。这些问题不解决,将阻碍我国审计理论的发展和审计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注册会计师审计事业的发展。
面对注册会计师行业所面临的这一现状,本文将从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及法律责任产生的原因着手,重点分析出注册会计师如何避免审计风险带来的法律责任的对策,以使这侧会计师在经济发展中能更好的为社会服务,也能更好的维护其自身权利履行义务和职责,避免审计失败,避免法律诉讼。
1.2研究意义
近十多年来,在复杂的经济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由于经营失败或者管理层舞弊造成的破产倒闭案件急增,投资者和债权人蒙受巨大的损失,从而对注册会计师诉讼的案件大量增加。然而,引起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原因也有被审计单位的原因,还有整个社会环境和市场机制的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