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肝胆外科疾病护理常规演示教学

最新肝胆外科疾病护理常规演示教学

肝胆外科疾病护理常规肝胆外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按入院患者一般护理常规及手术前护理常规。

(二)患者入院后,接待安置,立即通知医生。

(三)按医嘱给予饮食。

(四)急腹症患者禁食。

在未明确诊断前,禁用镇痛药物。

禁止灌肠,以免误诊或加重病情。

(五)禁食、昏迷、高热、鼻饲患者应作口腔护理。

(六)做好患者心理护理。

配合医生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焦虑、紧张等到不良心理状态。

(七)严密观察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八)如有伤口,及时换药,妥善包扎,保持无菌。

(九)观察术后肠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

(十)保持患者有足够的睡眠,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

胆囊结石护理常规(一)定义胆囊结石为发生在胆囊内的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和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常与急性胆囊炎并存,其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成年人多见。

单纯胆囊结石约30%患者终身无症状,有的仅有轻微的消化道症状,当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时则出现胆绞痛、墨菲氏征阳性、右上腹局部压痛和肌紧张。

(二)术前护理1.按肝胆外科患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选用低脂、高蛋白饮食,适当增加纤维素的含量,少食多餐。

3.病情观察对于胆囊结石伴胆囊炎急性发作的患者,观察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及程度;评价止痛的效果,行胃肠减压者注意观察胃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注意患者皮肤有无黄染,粪便颜色变化,以判断有无黄疸的发生,进而确定有无胆道梗阻。

及时发现有无感染性休克征兆。

(三)术前健康指导1.手术前禁食胆固醇含量较高的食物(如肥肉、动物内脏、蛋黄等)以及产气食物(如牛奶、豆制品等)。

术前常规10~12h禁食,4~6h禁水。

2.手术前戒烟,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

3.手术晨嘱患者更换病员服,取下活动假牙、眼镜、贵重物品交家属保管。

(四)术后护理1.按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护理常规、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有无上呼吸道感染及术后切口感染。

3.术后卧位及呼吸道护理全麻未完全清醒患者应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禁食水,术后6h可鼓励患者轻声咳嗽和多做深呼吸运动,定时协助翻身、叩背,鼓励有效咳嗽时按压切口避免腹壁震动引起切口疼痛,痰液难以咳出可给予雾化吸入,2次/日。

4.引流管的护理保持腹腔引流管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妥善固定,防扭曲,防脱落。

5.饮食护理禁食期间给予口腔护理3次/日,术后第1天,可试进食少许温开水,如无腹胀或肛门已排气,则可进食少许低脂流质饮食(如米汤、果汁等)逐渐向普食过渡,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低脂肪为主,适当增加纤维素的含量。

6.活动指导应尽早下床活动,以避免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五)术后健康指导1.帮助忠者了解急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的知识,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和生活照顾。

2.术后患者给予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选用含植物纤维高及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萝卜、豆类、水果、粗粮、香菇、木耳等。

3.术后1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重体力劳动。

适当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4.加强自我护理能力,保持局部伤口清洁、干燥,定期复查B超,如出现腹痛、黄疸、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复诊。

胆管结石护理常规(一)定义胆管结石为发生在肝、内外胆管的结石。

分为:原发性胆管结石和继发性胆管结石;根据结石所在的部位,分为肝外胆管结石和肝内胆管结石。

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胆道有无梗阻、感染及其程度,当结石阻塞胆道并继发感染时可表现为典型的夏柯氏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和黄疸。

(二)术前护理1.按肝胆外科患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疼痛期间注意卧床休息,高热时注意监测体温。

3.心理护理关心、安慰、帮助患者,帮助患者了解胆管结石的知识,解除患者忧虑,增强治疗信心。

4.饮食护理对梗阻未解除的禁食患者,通过胃肠外途径补充足够的热量、氨基酸、维生素、水、电解质等,以维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对梗阻已解除、进食不足者,指导和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和低脂饮食。

5.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行口腔护理3次/日。

6.病情观察(1)观察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

(2)观察有无寒战高热,及降温效果。

(3)观察胃肠减压引流情况,注意胃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4)注意患者皮肤有无黄染,粪便颜色变化,以判断有无黄疸的发生,进而确定有无胆道梗阻。

(三)术前健康指导1.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等,以缓解疼痛。

2.胆道结石患者常因胆道梗阻而致胆汁淤滞、胆盐沉积而引起皮肤瘙痒等。

应告知患者相关知识,不可用手抓挠,防止抓破皮肤。

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水擦洗皮肤,减轻瘙痒。

3.指导和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和低脂饮食。

4.手术前戒烟,指导患者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

5.做好各项胆道特殊检查知识宣教,如腹部B超、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以了解胆囊、胆管、胰管的形态及结石的部位、大小等,便于手术顺利进行。

(四)术后护理1.按肝胆外科患者术后护理常规、按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及有无腹痛、腹胀,若患者出现腹胀、腹围增大,伴面色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表现时,提示患者可能有腹腔内出血,应立即报告医生。

3.引流管的护理密切观察腹腔引流管、T型管、胃管、尿管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1)术后早期若患者腹腔引流管内血性液增多,每小时l00ml,持续3h以上,或患者出现腹胀、腹围增大,伴面色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表现时,提示患者可能有腹腔内出血;(2)术后24h内T型管引流胆汁量300—500ml。

恢复进食后,每日可600—700ml,以后逐渐加深、清亮。

若胆汁突然减少甚至无胆汁引出,提示引流管阻塞、受压、扭曲、折叠或脱出,应及时查找原因和处理;若引出胆汁量过多,常提示胆管下端梗阻,应进一步检查,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若引流出胆汁呈深绿色则提示胆道感染:胆汁稀薄提示肝功能较差或胆道炎症。

(3)定期更换引流袋,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

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各管道扭曲、受压和滑脱,以免引流不畅而致并发症。

4.基础护理(1)感染的预防采取合适体位,病情允许时应采取半坐或斜坡卧位,以利于引流和防止腹腔内渗液积聚于膈下而发生感染;平卧时引流管的远端不可高于腋中线,坐位、站立或行走时不可高于腹部手术切口,以防止引流液和(或)胆汁逆流引起感染。

卧床期间,加强翻身拍背,防止肺部感染。

(2)皮肤护理及时更换被胆汁浸湿的敷料,局部皮肤涂敷氧化锌软膏,防止胆汁刺激和损伤皮肤。

卧床期间,加强翻身预防压疮。

(3)口腔护理禁食期间每日行口腔护理3次/日。

(4)尿道口护理保持会阴清洁,每日行会阴擦洗2次/日。

5.饮食护理指导和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高维生素和低脂饮食。

6.心理护理帮助患者了解胆管结石的知识,解除患者忧虑,增强治疗信心。

(五)术后健康指导1.饮食指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清淡、易消化、少脂肪为宜,忌暴饮暴食。

2.T型管自我护理(1)放置T型管患者应妥善固定,避免滑脱;活动时勿将管子拉脱,以免胆汁流入腹腔造成胆汁性膜炎。

并保持在切口平面以下,防止胆汁逆流,引起胆道逆行感染。

(2)院外T型管自我护理:①带管时间较长,胆道有残余结石或泥沙样结石者,可每周到当地医院进行T管冲洗l~2次,并更换敷料。

②若发现胆汁引流量突然增多或减少,引流物浑浊或血性,伴有腹痛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

③遵医嘱服用胆盐等药物。

3.遵医嘱定期复查。

门脉高压症护理常规(一)定义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液淤滞时,则引起门静脉系统压力的增高。

临床表现有脾大、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呕血、腹水等。

具有这些症状的疾病称为门静脉高压症。

正常门静脉压力约为1.27~2.35kpa(13-24cmH20),门静脉高压症时,压力增至2.9-4.9kpa(30~50cmH20)。

(二)术前护理1.按肝胆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2.给以高糖、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饮食。

禁食干硬、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口服药物应研粉冲服。

3.有腹水者,控制钠和水的摄入。

应用利尿药物时,记录出入量注意低钾血症。

4.卧床休息,充分睡眠,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腔压力增高,而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5.积极配合保肝治疗。

对有低蛋白血症者,应补充血浆或白蛋白。

6.肝硬化患者白细胞减少,机体抗感染能力低下,除按医嘱应用抗生素外,应加强患者的清洁护理,防止并发症。

7.对肝硬变晚期患者应密切观察肝昏迷早期症状。

8.严密观察病情。

如患者出现烦躁、出冷汗、面色苍白、脉搏细速等症状,系提示有内出血征象,应立即备好抢救用物,配合处理。

(二)术前健康指导1.因患者长期患有肝病,有时在并发急性大出血时,会失去战胜疾病的信心、故应帮助患者建立稳定的情绪,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充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饮食指导原则上饮食应注意多样化,以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适量脂肪,少渣、无刺激性、易消化饮食为宜。

有腹水者,应限制水、钠的摄入,水在1000ml每日左右,钠摄入量为每日1.2~2g。

3.活动、休息指导保持心情舒畅和充分的睡眠,避免劳累,可适当做一些轻体力活动,保持大便通畅。

4.呼吸道的准备吸烟者术前1~2周禁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指导患者深呼吸运动和有效地咳嗽排痰练习,以增加肺的通气量,预防术后肺部感染和肺不张。

痰液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

(三)术后护理1.按肝胆外科术后护理常规、全麻术后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若患者出现嗜睡、烦躁或谵妄等症状,提示肝昏迷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检查处理。

脾切除患者,若出现腹痛、腹胀、血便等情况,可能是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出现高热、恶心、呃逆等,提示为膈下脓肿,应立即与医生联系,对症处理。

3.引流管护理保持腹腔引流管引流通畅。

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出现引流血性液不多,但患者主诉腹胀、面色苍白,脉搏细速等症状应立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4.卧位与活动指导按医嘱给予患者取卧位。

分流术后48h内,患者应采取半卧位,避免过多活动,翻身要轻,防止血管吻合口破裂;一般需卧床休息1周,不宜过早下床活动。

5.饮食指导肠功能恢复后,可进流质饮食。

分流术后患者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

(五)术后健康指导1.自我保健按医嘱服用保肝药物,定期复查血常规、肝功和各项生化指标。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自我保护,用软牙刷刷牙,避免牙龈出血;防外伤:保持大便通畅。

2.活动指导向患者说明休息、饮食与本病的发病有密切关系,保证充足睡眠、休息;适当参加体能锻炼,避免劳累和较重的体力活动。

3.饮食指导指导患者饮食,除禁酒和限制肉食外,不要吃粗糙和辛辣、温度很高的食物,以免损伤食管粘膜而诱发出血;限制咖啡、浓茶、肉类食物的摄入,迸食高蛋白食物后注意神志有无改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