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先生的圣诞树教案【篇一:养好习惯读好书】亲子阅读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并打下坚实的学习习惯的有效的教育方法。
之余,如果还能兼具其他的功用,那就更让家长接受。
比如,经常有家长来问,孩子不睡觉我们读什么绘本啊?遇到这样的问题,有的人会把家长教育一通---“怎么这么功利啊?读书就能让孩子睡好觉吗?!”我到觉得,因为这样的一个因缘,孩子会从此爱上书、家长从此也会跟着读书,何乐不为之呢?好习惯总有一套在亲子阅读合适的读本中,习惯养成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
所以,很多的套装书都会有相应的内容,大致有饮食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社交习惯、安全习惯和道德习惯等系列,当然不同的年龄的要求内容略有不同,也会有进阶。
一岁左右孩子,“噼里啪啦”系列、小熊宝宝系列都是很好的选择。
二岁左右的弗洛格系列、米菲以及乔比的生活故事,或者是阿波林的小世界;三岁孩子可以从“小猫当当”、“小鼠波波”、“嘟嘟和巴豆”身上学会很多良好习惯;再大一点,可以从“贝贝熊”、“玛蒂娜”那里得到很多行为示范的学习。
对于幼儿园的孩子,“幸福的种子”丛书、“欧洲早教经典”丛书都是很棒的选择。
也有一本适合你有些图画书把儿童在习惯上的应知应会潜伏在生动有趣的故事里,非常注意儿童的阅读主体地位和阅读体验,让孩子们在愉悦的情绪下,潜移默化地获得启迪。
符合有趣在前,有用在后的儿童过程。
这样的单本图画书有不少,但没有套书那样全面,有些习惯比如挑食、睡觉、刷牙爱牙等“重大习惯”相对要多一些,且因为种类多而各具创意。
一、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个人觉得不挑食确实非常重要,按时进餐、适量进餐、卫生进餐、少吃零食、少吃洋快餐、独立进餐、多喝水、多吃青菜等等习惯同样重要。
我们看看有哪些图画书可以帮助我们做“助教”吧。
挑食有时候真不是孩子的事,据说源自家长对辅食的挑选,自己的偏好会造成孩子的偏食。
这一点在婴儿早期特别在重要,我们给孩子提供的口味会刻印在大脑,以后会照此点菜。
主食少点,晚点上,嘴里念叨着孩子啥都吃,正向刺激不要负面。
以下的图画书都是很有趣、有用的范本。
《汉堡男孩》维尼讨厌蔬菜。
他不喜欢红萝卜。
也不喜欢青豆。
青花菜、高丽菜苗、蕃茄、莴苣、花椰菜??这些东西维尼一点都不喜欢。
维尼喜欢汉堡。
汉堡是维尼的最爱。
其实维尼的食物名单只有汉堡而已。
“总有一天,你会变成一个大汉堡!”妈妈警告他。
有一天,维尼竟然真的变成了汉堡。
狗狗、牛、小男孩都追着他,想一口吃了他,维尼怎么办?妈妈能把他救回来吗?《弗朗西斯和面包抹果酱》带偏食的小朋友改掉坏毛病,吃得健健康康!吃饭啦,妈妈准备了那么多好吃的,可小弗朗西丝总是只吃她最爱的面包抹果酱,怎么办?一个小小的课件午餐“展示”就解决了??《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有两个孩子的家庭会有人挑食吗?或许一开始有吧,然后争来抢去只怕食物少吧。
这本书里的查理真是个有耐心、有方法的好哥哥,妹妹劳拉这个不吃,那个不吃,他就来施展幻想大法,把食物都说成都有奇特的来历,比如劳拉最不喜欢吃的番茄说成是“喷水月光!”而适龄的孩子孩子对于这些与众不同,倒是愿意尝一尝。
《好饿的小蛇》这本书的趣味在于不翻开下一页,我们不知道一条小小蛇会吃得什么,那样欢乐,不由得孩子们不胃口大开。
与此类似,《老虎来喝下午茶》,可不仅仅只是为了喝茶:敲门而入的老虎吃光了下午茶点,又扫荡了厨房所有能吃的食物,喝光了浴缸里的水,这样的好胃口为让孩子们大笑,也会让孩子们嫉妒,我们顺水推舟带领孩子们扫荡家里的各种食物。
《科学饮食》前面说过“贝贝熊系列”是很好的适合大孩子的行为养成从书,这一本拎出来主要是因为涉及到吃零食的问题,总之读这本书比我们家长给孩子限定吃零食要有效率的多。
书里面的话我们都可以拿出来用。
同样,要推荐一本《爱吃水果的牛》,虽然说吃水果很少成为孩子饮食中的问题,但也保不齐你家的孩子就是!台湾有个很有想象力和表现力的图画书作者汤姆牛,他创作了好几本关于饮食习惯的书,大陆是放在“幸福的种子”系列中。
看这个书名,就不用说内容了。
想“刺激”孩子吃个水果,看这本或许有点用。
还有,挑食真得不是大人的错,不信你读读《吃掉你的豌豆》:又到了晚餐时间!黛西注视着桌上妈妈为她准备的,碗里是她最讨厌吃的绿豌豆。
妈妈开出了许许多多优厚的条件来给她选择,只为换得豌豆能顺利地吃进黛西的小肚子。
可到最后我们也不知道她道理吃了没有,因为她只给妈妈说了一句话??二、卫生习惯1、让宝宝自己刷牙培养孩子刷牙可能是最头疼的卫生习惯了。
孩子们根本不知道牙齿的好坏对他的人生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比如形象,比如“要人命”的疼。
基本上与此相关的教导都是“恐吓”为主,有得想幻想成为现实,比如《小熊不刷牙》中,总是逃避刷牙的小熊发现牙没了---哈哈,不用刷牙了!可是好朋友们觉得没有牙的小熊实在不怎么地,况且饿了根本没法吃东西----失去朋友和食物,不刷牙看来没什么好!不过,也有妙趣横生的,比如趣味大师五味太郎的《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一边是牙疼的害怕“医生”的鳄鱼,一边是治病救人害怕鳄鱼的牙医,经历了足够的心理铺垫和痛苦治疗后,得出一个结论:不要忘记刷牙!这样的说教是不是很有趣?有些认知图画书也在讲刷牙的好,比如《牙齿学校在里面》特别有意思,把牙齿都给仔细介绍一通,告诉大家刷牙对牙齿好,牙齿好我们才会好。
有本更低幼些的属于“可爱的身体”系列中的《谁是蛀虫的好朋友》,反其道而行之,让孩子们知道:吃零食、不刷牙、刷不干净,蛀虫就找上门来了—当然看了这书,我看没哪个孩子愿意跟蛀虫当朋友的。
对于孩子来说,刷牙真得是非常非常重要,洗澡、便便也是图画书中但也不是说洗澡、洗脸、适时洗手、不留指甲、定期理发等卫生习惯就不重要。
洗澡主题的书非常多,各套书里基本都有。
我推荐两本很有趣的低幼洗澡“教导书”---《小虎哥洗澡啦》有翻翻设计,《看,脱光光了》是非常有趣的从脱衣服入手的“悬念书”,属于那种孩子会学习使用的桥段。
低幼儿童理发也是个头疼事,所以催生了专业的儿童理发馆。
遇到“我就是不剪头发”的孩子,可以一起共读《星期二理发日》和《牦牛要理发吗》。
便便书是低幼图画书中一个重要内容,前面套书里几乎都有,无非是告诉孩子们不要憋尿,要定点定时大便,练习在马桶上便便等等。
《米米坐马桶》是原创中的精彩之作。
三、行为习惯幼儿的行为习惯里,如果我们适时引导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会对其他各种行为习惯打下基础。
我国传统图画书里有本著名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者何艳荣又创作了一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包含的行为习惯很齐全。
其中的《爱躲猫猫的小闹钟》,都是用儿歌将各种行为习惯哼唱一遍。
我把很多父母都头疼的规律作息、按点睡觉也放在行为习惯里。
关于睡眠的问题,是一个综合问题,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可能影响到孩子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小宝宝的睡眠问题通过亲子共读是影响不了的,在我们可以用图画书给孩子“正能量”的时候,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父母的及时陪伴,而不是仅仅要求孩子按点睡按点起。
不过,图画书里还是有很多关于睡眠的有趣的书。
而且形式繁多,内容也各具笑点。
值得推荐的有《别让鸽子太晚睡》,鸽子为了能够晚睡,找出无数个理由来跟画面外的我们探讨,像极了我们的孩子在准备睡觉前的“讨价还价”。
还有一本《不要睡觉,塞莉》,把一切给颠倒了----塞莉困了,要睡觉了,可她的父母却大声反对:犯什么傻?太扫兴了!来玩玩具、做游戏、烤饼干、跳舞、听音乐什么的。
而塞莉“自动”变成了平日父母的调调:明天还要上学,如果现在还不睡,明天就不能表现得很好了??而塞莉提出要给父母讲一个睡前故事,大人们嫌少,要讲4个!后来,能猜到么?另外《不睡觉世界冠军》也很受我们喜爱。
几米的画自不待言,故事也设计的巧妙,用孩子事事争先的心理,把小女孩和她的小玩偶都纳入到一场“比赛中”,然后是轻松优美的诗歌的语言和节奏,让大家美美睡去。
作息规律也包括早上起床的好习惯,合起来是早睡早起。
在经典图画书里《毛毛和猫猫》,他俩就成了反面案例。
在孩子的行为习惯上,做事认真不马虎、不再丢三落四、爱护和整理物品等等,也都非常重要。
有一本书叫《泰迪熊大购物》,说的是泰迪熊和朋友们去超市买东西---购物前要列出清单,然后根据需要购买,不乱买。
四、社交习惯在社会交往好习惯里,可能最为大家重视的是分享了,很多图画书也都以此为主题。
不过,我提醒大家,分享也要建立在孩子主动意愿的基础上。
我发现有的父母会有强烈的私心、不愿吃亏的心理,而对孩子却总是提出基于“社交”礼仪上的分享要求,是无法让孩子形成良好习惯的。
我个人觉得,让孩子学会“等待”是个很重要的事。
不是延迟满足,而就是克制自己的、有耐心的等待。
可以推荐的书我喜欢《大雨哗啦哗啦下》和《安娜的新大衣》。
一个周六,《大雨哗啦哗啦下》,狗叫了,爸爸说小狗,吵醒了小宝宝,警察听到了吵闹声,停了车,堵了路??由此让整个世界乱了起来,直到雨停了,刚才喧闹中的人们实际上都在“等待”中,而这个等待让人们也发现了生活的乐趣。
【篇二:(2016版)最具实践性的中国小学生分级阅读书目】重磅|最具实践性的中国小学生分级阅读书目(2016版)2001年,亲近母语总课题组发布了中国第一个小学阶段的儿童分级阅读书目。
2015年,在对儿童阅读和母语教育进行了十多年研究的基础上,亲近母语研究院发布了小学阶段分级阅读书目。
书目一经发布,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引起广泛影响,各地各学校纷纷使用该书目,改善学校阅读资源,推进母语课程改革,引领儿童阅读。
进入2016年,该书目的修订工作正式启动。
我们面向社会发布了《2016版小学生分级阅读书目征求修订意见函》,以真诚、开放的研究态度广泛吸纳一线教师、家长、小朋友和关心儿童阅读的各界人士的意见。
与此同时,我们又向相关专家学者、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征集修订意见。
两个多月来,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大量修订意见。
在此基础上,亲近母语研究院组织丁筱青、岳乃红、刘颖、余耀等亲近母语总课题组核心成员主持研发与修订工作,并经梅子涵、朱自强、彭懿、谈凤霞等专家审定,最终形成2016版小学生分级阅读书目,现予以公布。
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儿童阅读推广人、一线教师和家长等各方面朋友对本项研究的积极关注与大力支持。
小学生分级阅读书目的研发一直是亲近母语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校园阅读推广服务,给老师们提供一个值得信赖、更便于使用的分级阅读书目,是这项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1.凡由国家批准的正式出版机构出版的中文简体作品均在采样范围。
2.对于有多种译本的经典作品,选择译文质量较高的译本。
3.对于同一个作品的不同版本,综合考虑图书价格、装帧质量、插图水平等因素,选择性价比最合理的图书。
4.图书分类上,兼顾国内和国外、文学与百科、人文与自然,力求从多领域打开儿童的阅读视野,丰富儿童的阅读资源,提高儿童的阅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