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高速公路级配碎石基层施工指南(试行)1 一般规定1.1 级配碎石基层施工的日最低气温应在5 C以上,严禁雨天施工。
1.2 应采用专用的拌和机集中厂拌生产。
各种规格的集料应分别堆放,不得混杂,堆放集料的场地应进行硬化。
1.3 级配碎石基层采用中心站集中拌和。
摊铺时,应该采取两台摊铺机同步向前摊铺混合料,并一起碾压以避免纵向接缝。
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碾压,指导达到按照重型压实试验法确定的压实度要求,级配碎石基层的压实度要求为≥98%。
1.4 设计厚度不超过20cm的级配碎石进行一层摊铺,应采取各种措施防止级配碎石在施工中出现离析现象。
1.5 级配碎石碾压完毕后,必须立即封闭交通,以避免表层在车辆轮胎作用下出现松散与车辙。
1.6 级配碎石施工后不宜立即洒布透层,应在表面水分蒸发后略显潮湿的状态下洒布。
应及时洒布粘层,在洒布透层油和粘层及石屑后,应封闭交通,避免表层在车辆的行驶作用下松散。
1.7 级配碎石透层油应严格控制沥青含量,含量过高表层易起皮;含量太低,粘结不牢。
1.8 应严格控制基层厚度和高程,其路拱横坡应与面层一致。
2 材料要求2.1 原材料要求原材料应用预先筛分的19mm~31.5mm、9.5mm~19mm、4.75mm~9.5mm及0mm~4.75mm四档进行备料。
集料必须清洁,不含有机物、块状或团狀的土块、杂物及其他有害物质。
粗集料:应采用耐久、坚硬的岩石轧制而成,单个颗粒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1.5mm,粗集料质量技术要求见表1。
细集料:即4.75mm以下集料,采用石屑或天然砂,细集料必须洁净,干燥,其质量技术要求见表1。
水:应洁净,不能含有有害物质,来自可疑水源的水应该按照《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要求进行试验,一般可以采用饮用水。
级配碎石材料技术要求表1试验项目粗集料技术指标细集料技术指标液限,不大于-25%塑性指数,不大于- 6砂当量,不小于-45%压碎值,不大于26%-洛杉矶磨耗值,不大于35%-针片状含量,不大于20%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不大于1%13%软石含量,不大于5%-3 混合料组成设计3.1 级配范围级配碎石的强度主要来源于集料的嵌挤,因而应选用碎石强度高、水稳性好、不含细粒土、符合级配要求的密实型结构。
级配碎石基层的级配采用GRH-25,其级配范围见表2。
级配碎石GRH-25级配范围表2级配类型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GRH-25 100 90~10078~9265~8657~8045~7030~5520~4313~329~246~183~120~7注:①集料的筛分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的规定采用水洗法进行。
②福建处于多雨潮湿地区,集料混合料中0.5mm以下细粒土有塑性指数时,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应超过5%。
3.2 混合料技术要求级配碎石混合料采用重型击实方法进行设计,确定最佳含水量,最佳含水量下的混合料技术要求见表3。
级配碎石混合料重型击实技术要求表3试验项目技术要求CBR,%,不小于100固体体积率,%,不小于85注:① CBR为最佳含水量下三层击实98次、4天饱水的CBR。
②计算体积指标时采用集料的毛体积密度,固体体积率为最大干密度除以混合料合成毛体积密度。
3.3 级配碎石组成设计步骤(1)按实际使用的集料,分别进行筛分,按颗粒组成进行计算,在表2规定的范围内调配曲线,福建地区应采用嵌挤型的粗级配。
(2)对每种级配选取5个含水量进行重型击实试验,确定级配碎石的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
(3)在最佳含水量下成型试件,进行级配碎石4天饱水的CBR试验。
(4)选取CBR值大的,而且固体体积率在85%~90%的为设计级配。
4 铺筑试验路段4.1 级配碎石基层在正式开工之前,承包人应进行试铺。
试铺段应选择在经验收合格的水稳底基层上进行,长度为100~200m。
4.2 承包人应该至少在试验段开始前14天提出试铺方案,并且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施工方案包括试验人员、机械设备、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艺等详细说明。
试铺路段的拌和、摊铺、碾压各道工序按《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进行。
4.3 在铺筑试验路段过程中,应做好观察和记录,研究解决发现的各种问题。
4.4 通过试铺段主要决定如下内容:(1)用于施工的集料配合比例。
调试拌和机,测量其计量的准确性。
调整拌和方法、拌和时间,保证混合料均匀性。
检查混合料含水量、集料级配、4天饱水CBR值。
(2) 确定一次铺筑合适的松铺厚度和松铺系数(摊铺机行走速度、振幅、频率)。
(3) 确定标准施工方法:①混合料配比的控制;②拌和机械、拌和方法和拌和时间③混合料摊铺方法和适用机具(包括摊铺机的行进速度、摊铺厚度的控制方式、梯队作业时摊铺机的间隔距离,一般5~8m);含水量的调整和控制方法;④压实机械的选择和组合,压实的顺序、速度和遍数;⑤拌和、运输、摊铺和碾压机械的协调和配合。
(4)确定每一作业段的合适长度(一般50m~80m)。
(5)试铺段的检验方法、频率和标准见表5。
4.5试验路段应在监理工程师监督下进行,如果试验路段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验收,可作为永久工程的一部分,并按合同规定进行计量支付。
否则,应移出重做试验路段,费用由承包人自负。
4.6 承包人应根据试验路段所取得的资料与数据,编写试验总结报告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并作为正式开工的依据。
试验路段确定的压实方法、压实机械类型、工序、压实系数、碾压遍数和压实厚度、最佳含水量等均作为今后施工现场控制的依据。
5 施工工艺5.1一般要求(1)对级配碎石采用振动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联合交叉碾压的方式可以达到较好的碾压效果,采用胶轮压路机搓揉后表面效果较好,可以获得较密实、嵌挤的表面效果。
振动碾压次数应该根据摊铺厚度、级配碎石压实性能以及施工单位压路机具的压实特性通过试碾压确定,以保证达到最佳压实效果,同时避免产生过压。
(2)级配碎石的生产采用中心拌和站厂拌法拌和,摊铺机摊铺,振动压路机与胶轮压路机共同碾压的施工方法。
(3)压路机应配备不少于3台的18t以上光轮和振动压路机,不少于1台25t以上胶轮压路机,不少于1台小型钢轮压路机。
碾压后的混合料必须达到规定的压实度要求,同时坡度、高程及横断面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4)除了达到本要求外,还应该满足《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的一般技术要求。
5.2 拌和严格控制拌和楼混合料的生产,保证生产出稳定、符合要求的混合料。
将19mm~31.5mm、9.5mm~19mm、4.75mm~9.5mm及0~4.75mm四档料按计划进场,各档料应隔离,分别堆放。
拌和机应该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应根据级配碎石材料最大粒径情况适当调整叶片,使具有适当的尺度及净空。
拌和前要求每天测定集料含水量,根据集料的含水量及时调整掺水量。
拌和过程中所洒的水量使得级配碎石的含水量较最佳含水量高一些,根据气候选择水量的增加,当气温候较高、比较干燥时,含水量可以提高1.0%~2.0%,当气温候较低、比较潮湿时,含水量可以提高0.5%~1.0%,但不能超过2%。
级配碎石施工过程中,在标准配合比曲线的基础上,混合料的的允许级配波动范围见表4:级配碎石矿料级配允许波动范围表4通过下列筛孔(方孔筛,mm)的质量百分率(%)级配类型31.5 26.5 19 16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允许波动±7%±6%±2%范围注:建议在拌和站皮带运输机上取样,具体取样方法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的规定进行,最小取样质量为40公斤;在施工现场取样时,应采取措施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5.3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恢复中线,进行标高控制。
在摊铺前,应该检查底基层的施工情况,底基层的坡度、高程、横断面应该满足相关规定要求。
在正式摊铺前,应该根据试铺来确定松铺系数,试铺时可以按照松铺系数1.2~1.35进行。
5.4 摊铺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采用两台摊铺机梯队形作业,并进行全幅摊铺。
两台摊铺机一前一后相隔约5~8m同步向前摊铺。
摊铺应符合下列要求:(1)摊铺时,应该在摊铺范围两侧设置档模以便于混合料的碾压成型。
(2)摊铺过程中应该随时注意材料离析情况,在双机联结处容易离析,应设专人和三轮车备料随时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对于粗集料“窝”和粗集料“带”,应添加细集料,并拌和均匀;对于细集料“窝”,应添加粗集料,并拌和均匀。
(3)在摊铺过程为防止离析,禁止过程中收拢摊铺机料斗。
(4)摊铺机的混合料高度几乎要没过螺旋叶片,且全长一致;螺旋布料器在全部工作时间内低速、匀速转动,避免高速、停顿和启动。
(5)摊铺厚度应根据压实机具而定,设计厚度不超过20厘米的级配碎石可以进行一层摊铺碾压。
⑹摊铺速度,一般为2.5-3m/min,可根据摊铺厚度和级配类型调整。
5.5 碾压(1)级配碎石的碾压方式可参考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
通过测定不同工艺下的压实度来综合决定最佳压实工艺,压实过程中应注意,如果发生混合料推挤或者粗集料振碎严重的情况,应该立即调整碾压工艺。
(2)碾压速度:初压速度为1.5~2.0km/h,复压速度为2.0~2.5km/h,终压速度为1.5~2.0km/h。
碾压的遍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级配碎石摊铺后,应该立即用压路机碾压。
碾压时,如果时间长了水分蒸发,混合料会发干发硬,不利于混合料的碾压,应该根据情况以喷雾式洒水车适当洒水,使级配碎石在最佳含水量下进行碾压,使其达到要求的压实度。
压实度要求在98%以上。
(4)如果含水量过多,应该将混合料铲除或者待其干到接近最佳含水量时,再用压路机进行碾压。
(5)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两侧路肩开始向路中心碾压;在设超高的平曲线段,由内侧路肩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
⑹碾压不平之处,应耙松补充材料,或移除多余部分,然后碾压整平。
⑺施工后的级配碎石层坡度、高程及横断面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⑻严禁压路机在已经碾压成型的或者正在碾压的级配碎石路段上调头或者急刹车。
级配碎石不用养生,施工后的级配碎石应及时喷洒透层油和粘层及铺撒石屑。
在没有铺筑粘层时,禁止开放交通,以避免表层在跑车的作用下松散,同时应视情况要求适宜洒水保湿,以防细料散失。
5.6 级配碎石层成型后的管理级配碎石层在施工完毕后禁止开放交通,施工完成后不宜立即洒布透层,应在级配碎石层表面水分蒸发后略显潮湿的状态下洒布,并及时喷洒粘层油与石屑,并尽快铺筑沥青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