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典型事故案例第一节火灾事故案例【案例1】:央视新址火灾1. 事故时间:2009 年2 月9 日21 时许2. 事故地点: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的附属文化中心大楼3. 人员伤亡情况:1 人死亡,8 人受伤4. 事故经济损失:直接损失1.6383 亿元5. 事故类型:特别重大火灾事故6. 事故经过2 月9 日20 时27 分,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中央电视台新址园区在建的附属文化中心大楼工地发生火灾,造成7 人受伤,其中有6 名是消防人员,1 名央视工作人员。
发生火灾的大楼是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文化中三心,高159 米,被称为北配楼,邻近地标性建筑的央视新大楼。
央视新台址工程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中央商务区(CBD )核心地带,由荷兰大都会(OMA)建筑事务所设计,于2005 年5 月正式动工。
整个工程预算达到50 亿元人民币。
7. 事故原因建设单位违反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相关规定,组织大型礼花焰火燃放活动;有关施工单位大量使用不合格保温板,配合建设单位违法燃放烟花爆竹;监理单位对违法燃放烟花爆竹和违规采购、使用不合格保温板的问题监理不力;有关政府职能部门对非法销售、运输、储存和燃放烟花爆竹,以及工程中使用不合格保温板问题监管不力。
8. 事故处理71名事故责任人受到责任追究。
其中,中央电视台副总工程师、央视新址办主任徐威,央视新址办副主任王世荣,央视国金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高宏等44名事故责任人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7名事故责任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给予时任国家广电总局党组成员、中央电视台台长、分党组书记、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业主委员会主任赵化勇行政降级、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业主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李晓明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依法对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办公室罚款300万元。
1) 一审结果宣判2010年5月10日,在北京市二中院进行一审宣判,首批21名被告均以危险物品肇事罪判处3至7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其中,建设单位央视新址办原主任徐威获刑最重,判处其有期徒刑7年。
具体参与人判决:徐威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办公室主任7年刘发国湖南省浏阳市三湘烟花制造有限公司股东6年6个月李小华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政务系统科技公司副总经理6年沙鹏北京大新恒太传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5年6个月曾旭湖南省浏阳市三湘烟花制造有限公司礼花线技术员5年王世荣央视新址建设工程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兼北京央视国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4年6个月高宏北京央视国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4年6个月田可耕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部副经理4年6个月高耀寿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央视电视文化中心工程总承包部副经理4年6个月胡德斌央视新址建设工程办公室工程处副处长兼北京央视国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4年耿晓卫央视新址建设工程办公室技术处副处长兼北京央视国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工艺技术部副经理4年邓炯慧央视新址建设工程办公室综合业务处副处长兼北京央视国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行政管理部副经理3年6个月李俊义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工程总承包项目部安全部副经理3年6个月刘军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央视电视文化中心工程总承包部安保部负责人3年6个月陈代义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建设总承包项目部装饰部副经理3年缓刑5年戴剑霄北京央视国金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安保主管3年缓刑3年刘桂兰河北省永清县供销社鞭炮日杂经营处法定代表人3年缓刑3陈子俊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央视电视文化中心工程总承包部安保部干部免予刑事处罚2)第二批被公诉方审判2010年11月18日,央视大火案第二批被追责的人员中,中山盛兴公司因销售以次充好的挤塑板,被判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处罚金110万元,公司人员唐珠创、谷显树、李书志也因犯销售伪劣产品罪,分别被处处 2 年6个月至4年6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
9. 事故对建设单位的教训与警示1)建设单位在组织销售、庆典等活动时,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法办理相关手续;2)建设单位应按有关规定选择合规的建筑材料,并加强材料旁站送检管理流程,督促施工单位严格材料管理,监理单位加强对材料的监督;(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十四条:建设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建筑设计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设计或者施工作业中,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降低工程质量。
建设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要求建筑设计单位或者建筑施工企业违反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标准,降低工程质量的,责令改正,可以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建设单位在开发公共建筑时,应认识到公共建筑的幕墙、精装修工程等使用部分材料消防等级低,而工程施工及竣工阶段,建筑物内消防自救系统未启用,若发生火灾施救难度大、造成损失大,应关注此阶段的消防安全管理。
要求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加强此阶段消防安全管理【案例2】大连万达’8.28 ”重大火灾事故1. 事故时间:2010年8月28日14时50分许2. 事故地点:沈阳市铁西区万达商业广场售楼处3. 伤亡情况:11死亡、7人受伤4. 事故经济损失:直接导致大连万达未能上市,经济损失巨大5. 事故类别:重大火灾事故6. 事故经过2010年8月28月14时54分,辽宁省沈阳市万达商业广场售楼处发生火灾,浓烟从销售中心的窗口冒出。
根据后来调查,起火点是销售中心一楼大厅的沙盘位置。
由于销售大厅内放置大量宣传用展板和条幅等易燃物品,而沙盘材质为有毒、易燃材料,火势迅速向二楼蔓延,并在短时间内封锁销售大厅出口。
沈阳市公安局消防支队接警后,于2010年8月28日15时04分,赶至现场,对售楼处40余人进行施救。
由于售楼处是一个玻璃幕墙封闭的 3 层建筑,一楼只有一个出口,救援工作非常艰难。
消防战士架起云梯,从二楼爆裂的玻璃窗上进行救人。
被救人员被迅速送往附近的盛京医院滑翔院区,伤者多为烧伤和呼吸道受损。
7. 事故原因属国务院安办督办安全生产事故,事故原因在调查中。
8. 事故处理待事故原因调查,进行事故处理。
9. 事故对建设单位的教训与警示1)售楼处等销售中心虽为临时性使用的建筑物,但在使用过程中,涉及内外部人员较多,应属人员密集公共场所。
建设单位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申请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等手续;2)建设单位在进行销售中心施工时,应选用符合规定的消防设计、施工单位,应选用合格的消防产品和满足防火性能要求的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及室内装修装饰材料,保证销售中心的建筑消防及消防系统均符合要求;3)销售中心应委托物业管理单位进行日常安全管理,物业管理单位重点加强消防管理及群体事件管理,应组建义务消防队及配备必要的消防应急物资,应与负责销售的部门研究合理设置及存放销售展示、宣传等资料;4)物业管理单位加强对销售中心营销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培训教育,加强应急预案演练,确保其具备检查和消除火灾隐患能力、扑灭初起火灾能力、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和自我宣传培训能力等基本安全技能。
【案例3】吉林省吉林市商业大厦“ 11.5 ”重大火灾事故1. 事故时间:2010 年11 月5 日9 时17 分许2. 事故地点:吉林市船营区珲春街12 号吉林市商业大厦3. 伤亡情况:19 人死亡4. 事故经济损失:损失五千万余元。
5. 事故类别:重大火灾事故6. 事故经过2010 年11 月5 日9 时8 分左右,吉林商业大厦一层二区3 号摊位业户发现摊位右后侧棚顶冒烟起火,部分业户和相继赶到的大厦安全人员马上进行扑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但火势未得到控制。
吉林市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调派市区11 个消防中队和吉化消防支队共71 台消防车、376 名消防指战员迅速赶赴火灾现场实施救人灭火。
吉林市政府立即启动了《吉林市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并迅速调集公安、交警、医疗、供水、供电、市政等相关的社会联动力量到场协助救援。
根据火灾现场需要,省公安消防总队指挥中心又调派长春市公安消防支队9 台消防车、45 名指战员进行跨区域增援。
经过奋力扑救,大火于当日17 时30 分得到控制,21时30分被彻底扑灭,先后成功营救出91 人,大厦过火面积15830 平方米。
吉林商业大厦火灾已造成19 人死亡。
7. 事故原因事故的直接原因:为吉林商业大厦一层二区“斯舒朗”精品店仓库起火点范围内的电气线路短路所致。
造成火势成灾的原因是火灾发生后,消防控制室人员未按消防控制室应急程序处理火灾事故;电工关闭全部电源(含消防电源),导致消防设施未能起动发挥作用;一层二区起火部位上方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网进水阀门关闭,导致高位水箱未发挥扑救初期火灾作用;起火部位处于扶梯附近,发生火灾后产生烟囱效应,致使火灾蔓延迅速;大厦西侧、北侧部分外窗被砖砌死,东侧和北侧局部外窗有铝塑板广告牌封堵,导致火灾扑救困难。
事故的间接原因:一是吉林商业大厦对防火工作不重视。
安全防火责任制和规章制度不健全,安全和防火相关规定不落实,用电管理混乱。
二是吉林市城市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改制后作为吉林商业大厦的实际管理者,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对吉林商业大厦管理不到位。
三是船营区消防大队对吉林商业大厦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工作不到位,排除火灾隐患不及时。
四是吉林市及船营区商务局履行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不到位。
五是吉林市政府和船营区政府分管商贸的领导落实商贸行业“管行业必需管安全”的原则不到位。
六是吉林市安全生产培训中心对吉林商业大厦电工安全教育培训组织不规范,考核管理不严格,致使部分电工未按规定要求全程参加培训即获得了特种作业操作证。
七是吉林市市民颜庆飞在没有合法消防检测机构资质的情况下,伪造印章,对吉林商业大厦消防设施进行检测并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掩盖了吉林商业大厦消防设施存在的隐患。
8. 事故处理1) 对吉林商业大厦的总经理、分管大厦的安全领导人、消防安全负责人、电工等人员追究刑事责任;2) 对政府监管部门负责人及分管领导、产权单位负责人给予行政、党纪处分;3) 对吉林商厦物业管理及产权单位给予单位和责任人经济处罚。
注:具体见附件1。
9. 事故对物业持有及物业管理单位的教训与警示1) 物业持有单位应梳理好物业管理单位、物业招商部门、商业租户之间的管理关系,避免出现管理真空地带,应支持物业管理单位对租户的管理,并要求物业管理单位建立对商业租户的安全管理制度、流程等;2) 物业管理单位应将租户区域的消防纳入日常管理范畴,应建立租户装修施工报批、审批等手续,并要求其办理消防竣工验收备案等有关手续;3) 物业管理单位应着重加强对商业物业区域内消防火灾报警系统、灭火系统、电气线路、安全出口、安全警示标志及疏散逃生通道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