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训练90分钟100分.doc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训练90分钟100分.doc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训练(90分钟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u—64 Zn—65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54分)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的活化能接近于零,所以反应速率很高B.过程的自发性既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也能用于确定过程发生的速率C.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电解质溶液的电解D.化学变化中,各种原子的数目是恒定的,所谓资源匮乏只是元素的分布发生了变化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含40.0 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也放出57.3 kJ的热量C.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表示CO(g)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 ΔH=-283.0 kJ·mol-1D.已知2C(s)+2O2(g)===2CO2(g) ΔH=a kJ·mol-1,2C(s)+O2(g)===2CO(g) ΔH=b kJ·mol-1,则b>a3.已知:①Fe2O3(s)+32C(s)===32CO2(g)+2Fe(s)ΔH=+234.1 kJ/mol;②C(s)+O2(g)===CO2(g) ΔH=-393.5 kJ/mol,则2Fe(s)+32O2(g)===Fe2O3(s)的ΔH是( )A.-824.4 kJ/mol B.-627.6 kJ/mol C.-744.7 kJ/mol D.-169.4 kJ/mol 4.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X、Y、Z、W四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初始浓度/mol·L-10.5 0.5 0 0平衡浓度/mol·L-10.1 0.1 0.4 0.4A K=16C.保持温度不变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若X、Y的初始浓度均为0.8 mol·L-1,则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W的浓度为0. 64 mol·L -15.t℃时,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g)+3Y(g)2Z(g),各组分在不同时刻物质X Y Z初始浓度/mol·L-10.1 0.2 02 min末浓度/rnol·L-10. 08 a b平衡浓度/mol·L-10.05 0.05 0.1A.平衡时,X40C.增大平衡后的体系压强,v正增大,v逆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前2 min内,用Y的变化量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Y)=0.03 mol·L-1·min-1 6.COCl2的分解反应体系达到平衡后,各物质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图所示(第10 min到14 min的COCl2浓度变化曲线未标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分解反应方程式为COCl 2Cl 2+COB .第2 min 反应温度高于第8 min 反应温度C .在第8 min 反应温度下,12 min 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c (COCl 2)≈0.03 mol/LD .产物CO 在2~3 min 、5~6 min 和12~13 min 时平均反应速率为v (5~6)>v (12~13)=v (2~3)7.利用醋酸二氨合铜[Cu(NH 3)2Ac]溶液吸收CO ,能达到保护环境和能源再利用的目的,反应方程式为Cu(NH 3)2Ac +CO +NH 3[Cu(NH 3)3]Ac·CO。

已知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表所示: 温度/℃ 15 50 100化学平衡常数 5×104 2 1.9×1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上述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 .15℃时,反应[Cu(NH 3)3]Ac·CO Cu(NH 3)2Ac +CO +NH 3的平衡常数为2×10-5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减小压强,CO 的转化率升高D .醋酸二氨合铜溶液的浓度大小对CO 的吸收没有影响8.已知4NH 3(g)+5O 2(g)4NO(g)+6H 2O(g) ΔH =-905.9 kJ·mol -1。

一定条件下,向1L 密闭容器中投入0.8 mol 的NH 3和1.6 mol 的O 2,发生上述反应,第2 min 和第4 min 时NH 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6 mol 和0.3 mol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上述反应的逆反应的活化能不小于905.9 kJ·mol -1B .反应在第2 min 到第4 min 时,O 2的平均速率为0.15 mol·L -1·min -1C .反应在第2 min 时改变了某一条件,该条件可能是使用催化剂或升高温度D .平衡后降低压强,混合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减小9.T 1℃时,向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 和H 2O(g),发生反应:CO(g)+H 2O(g)CO 2(g)+H 2(g),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2>t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反应时间/min n(CO)/mol n(H 2O)/mol0 2.00 3.00t 1 0.80t 2 1.80A .用H 2表示反应在t 1 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v (H 2)=0.60t 1mol·L -1·min -1 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3.00 mol CO 和2.00 mol H 2O(g),达到平衡时,n (CO 2)=1.20 mol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在t 2 min 时向容器中再通入1.00 mol CO ,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 转化率将增大D .温度升至T 2℃,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为0.70,则正反应的ΔH <010.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3X(g)+Y(g)2Z(g),若要使平衡时反应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总物质的量相等,且用X 、Y 作反应物,则X 、Y 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的范围应满足( )A .1<n X n Y <3B .2<n X n Y <3C .1<n X n Y <5D .1<n X n Y<2 11.已知常温下浓度为-1溶质 NaF NaClO Na 2CO 3pH 7.5 9.7 11.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热0.1 mol·L -1 NaClO 溶液测其pH ,pH 小于9.7B .0.1 mol·L -1 Na 2CO 3溶液中,存在关系:c (OH -)-c (H +)=c (HCO -3)+2c (H 2CO 3)C .根据上表数据得出三种酸电离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HF>HClO>H 2CO 3(一级电离平衡常数)D .pH =2的HF 溶液与pH =12的NaOH 溶液以体积比1∶1混合,则有c (Na +)=c (F -)>c (H+)=c (OH -)12.苯甲酸(C 6H 5COOH)是一种酸性比醋酸强的弱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水溶液中,C 6H 5COOH 的电离方程式为:C 6H 5COOH C 6H 5COO -+H +B .0.1 mol·L -1C 6H 5COONa 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 (Na +)>c (C 6H 5COO -)>c (OH -) >c (H +)C .C 6H 5COONa 和C 6H 5COOH 的混合溶液呈中性,且c (Na +)=0.1 mol·L -1,则:c (Na +)=c (C 6H 5COO -)>c (OH -)=c (H +)D .等浓度的C 6H 5COONa 和CH 3COONa 两溶液中,前者离子总浓度小于后者13.25℃时,将某一元酸HA 和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测得反应后溶液的pH 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实验编号 起始浓度/mol·L -1 反应后溶 液的pH c (HA) c (NaOH)① 0.10 0.10 9② X 0.05 7A .X >0.05B .将实验①所得溶液加水稀释后,c (OH -)/c (A -)变大C .实验①所得溶液:c (A -)+c (HA) =0.10 mol·L -1D .实验②所得溶液:c (Na +)+c (OH -)=c (A -)+c (H +)14.化工生产中常用MnS 作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 2+:Cu 2+(aq)+MnS(s)CuS(s)+Mn2+(aq)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MnS 的K sp 大于CuS 的K sp ②达到平衡时c (Mn 2+)=c (Cu 2+)③溶液中加入少量Na 2S 固体后,溶液中c (Cu 2+)、c (Mn 2+)保持不变④该反应平衡常数K =K sp MnS K sp CuSA .①④B .②③C .①②③D .②③④15.常温下,用0.100 0 mol·L -1 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 -1 CH 3COOH 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点①所示溶液中:c (CH 3COO -)+c (CH 3COOH)=2c (Na +)B .点②所示溶液中:c (Na +)=c (CH 3COO -)C .点③所示溶液中:c (Na +) =c (CH 3COOH)+c (CH 3COO -)D .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c (CH 3COOH)>c (H +)>c (CH 3COO -)>c (Na +)>c (OH -)16.光电池是发展性能源。

一种光化学电池的结构如图,当光照在表面涂有氯化银的银片上时,AgCl(s)=====光Ag(s)+Cl(AgCl)[Cl(AgCl)表示生成的氯原子吸附在氯化银表面],接着Cl(AgCl)+e -===Cl -(aq),若将光源移除,电池会立即恢复至初始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