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代外交关系的建立

近代外交关系的建立


蒲安臣使团出使欧美
• 蒲安臣,美国驻华公使,辞职回国时,得 到清政府允许,带着20余人出访欧美。
• 在美国访问期间,擅自越权与美国政府签 定了《天津条约续增条款》。
• 蒲安臣使团在欧洲的出访效果一般,英国 人故意冷落,只是在普鲁士得到了良好的 接待。
影响
• 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外国的了解。 • 为派驻使节开辟了道路。
中国驻外使领馆的设立
• 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驻外使节:郭嵩涛。 • 后来者:刘锡鸿驻德国、陈兰彬驻美国、
何如璋驻日本等。 • 驻外领事馆的设立——保护华侨。
• 北洋通商大臣驻扎天津,专管牛庄、天津、 登州三口事务。初由崇厚专任。1870年改 由直隶总督兼领。
• 北洋大臣一直由李鸿章的淮系把持,长达 25年。1901年,袁世凯接手,成为他飞黄 腾达的重要资本。
税务司和总税务司
• 1854年,英法乘上海小刀会起义之机,把 持上海海关,成立了海关税务委员会,是 总税务司的滥觞。
• 总理衙门的职权不断扩大,包括外交、内 政、军事、文教、通商、交通、华工、宗 教等等,俨然是另一个军机处
南洋通商大臣
• 南洋通商大臣的前身是五口通商大臣,管 理东南沿海的通商事务,驻上海,初由江 苏巡抚兼任,后改由两江总督兼领。
• 南洋大臣先后由曾国藩、曾国荃、左宗棠、 沈葆桢、刘坤一把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北洋通商大臣
第五节 近代外交关系的建立
一、近代外交机构和体制的构建
❖ 总理衙门的设立 ❖ 南洋通商大臣和北洋通商大臣的设立 ❖ 税务司和总税务司的设立
二、走向世界的出访活动
❖ 斌椿出使欧洲 ❖ 蒲安臣使团出使欧美 ❖ 影响
三、驻外使领馆的设立
❖ 外国驻华外交机构的设立 ❖ 中国驻外使领馆的设立
总理衙门
• 1861年1月成立,也称“总署”、“译 署”。体制仿照军机处,官员分大臣、章 京两级。
• 1859年,李泰国成为第一任总税务司, 1863年,赫德接任,在此位置任职长达45 年之久。
斌椿出使欧洲
• 起因:中外和局,清政府想了解西方,赫 德请假回国,于是派员随之出访。
• 斌椿,对西方世界略知一二,早有浮海之 心。他带领同文馆的几个学生,游历了英 国、荷兰、丹麦、瑞典、芬兰、俄国、普 鲁士、比利时等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