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挺身式跳远》的教学设计

《挺身式跳远》的教学设计

思悟课堂”理念下高中挺身式跳远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水平五:田径项目——挺身式跳远。

二、课时分配:
短距离完整挺身式跳远技术的初步整体学习( 1 课时)
助跑起跳结合后接腾空步技术( 1 课时)
三、挺身式跳远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学生的身体练习为主要手
段,认真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 注重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理念的贯彻,以思悟课堂教学理念为指导,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体验,主动感悟,采用自主,合作等多种学 习方法的运用, 提高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技 能、陶冶情操、开发智力和能力的培养的目的。

二)教学内容分析
跳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过河,过沟,过障碍物都含有跳 远动作,挺身式跳远是跳远技术长期发展的成果, 在蹲踞式,挺身式, 走步式三种跳远姿势中,挺身式跳远是跳远项目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是高中田径教学中重要的组成成分,它是由助跑、起跳、腾空、落 地基本技术动作组成,期中难度比较大的就是起跳与助跑的结合以及 腾空步,而助跑与起跳的结合又是腾空步的基础, 所以1、 2、 助跑与起跳结合技术初步学习,
3、 腾空步,空中技术,落地姿势( 1 课时)
4、 落地技术、初学助跑技术( 1 课时)
5、 丈量方法的学习,助跑技术的巩固提高( 1 课时)
6、 完整挺身式跳远技术学习( 1 课时)
7、 完整挺身式跳远技术的巩固提高( 1 课时)
8、 完整挺身式跳远技术的巩固提高、考评( 1 课时)
这一节内容至关重要,本节课重点学习了以后,在后续的课中还要不断加强和巩固。

同时发展学生的力量、速度和跳跃素质也是学好跳远重要因素,所以要在每节课中都有所涉及。

难点:难点主要是助跑阶段后三步的节奏以及助跑与起跳的结合过程和挺身动作。

重点:上板节奏,助跑与起跳的结合,腾空步挺身动作三、学情分析
高中二年级学生正是由青少年向成年过度的时期,在运动系统, 呼吸系统已基本完善,运动能力也接近成人水平。

我校学生对体育课有浓厚的兴趣,但是对田径项目的学习兴趣较低,而且速度、力量素质发展不平衡,整体上速度素质水平较低,所以在学习这节内容的时候速度是个弱项。

同时这些孩子运动技术也较差,主要表现在上下肢的协调性上,另一方面同学们不善于思考,运动感知能力有待提升, 所以教授一项技术要通过循序渐进,不能制作简单的模仿,更要指导技术动作的要领,可以通过高中物理平抛和数学抛物线的知识,让学生理解跳远起跳的关键因素,思理悟真,有效的反复练习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

四)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明白跳远技术中助跑与起跳的基础作用和重要性,明确跳远的决定因素式起跳瞬间的速度和起跳角度,并能通过跑跳专项练习,学习和掌握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要领。

技能目标:使80%的同学掌握助跑后三步节奏(上板节奏),并能
在助跑与起跳中体现,同时准确的掌握跳远起跳的时间及速度,通过练习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下肢力量,提高跳跃能力,提高运动技能水平。

情感目标:使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等各方面有所提高,培养学生勤于思悟、善于思悟,团结合作的品质和勇于克服困难,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

五)教法,学法
1、示范法:青少年学生模仿能力强,积极好动爱表现,所以老
师可以应用规范优美的完整动作示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有模仿老师做完美动作的欲望,再通过反复练习提高技术动作的规范性。

2、游戏法:一开始直接开始练习学生肯定感到很枯燥,所以可
以把要练习的内容融入游戏中,使他们在无形间达到教学目的,同时提高同学们练习的积极性和动作质量。

3、纠正错误法: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通过学生互相指出错误
和老师全体、个别指导正错误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
析和改正错误。

4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
法。

六、教学过程
挺身式跳远教案
通过跑跳专项练习, 学习和掌握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要
领。

技能目标:使 80%的同学掌握助跑后三步跑动节奏, 跳远起跳的时间及速度,将助跑与起跳准确的结合,并能接腾空步。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品质,勇于克服困难,敢于迎接挑战 的精神。

一)准备部分:
1、集合整队;体育委员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强
调安全。

2、慢跑;徒手操。

二)基本部分:挺身式跳远助跑结合后腾空步技术教学
1、引思自悟:教师提问:影响跳远距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合作思考回答 (通过所学的物理和数学知识) ,
得出结论,起跳瞬间的速度和起跳度。

学生分组练习,自主体验,高速下起跳的感觉,能 教学内容: 助跑起跳结合后接腾空步技术
场地器材: 起跳板,海绵垫 3 个
认知目标:
同时准确的掌握
否获得理想的起跳角度。

悟出结论:高速下改变速度运动方向很难,所以助
跑最后三步节奏是关键。

2、促思扶悟:学生悟出本节课重难点后,针对重难点动作进行转
项练习。

短距离助跑,控制最后三步节奏,在起跳板上起跳,
体会腾空步动作(2 组)。

高速助跑,无控制最后三步控制下,在起跳板上起跳,
体会高速下起跳的动作(2 组)。

高速助跑下,控制最后三步节奏,在起跳板上起跳练
习(2 组)。

高速助跑下,控制最后三步节奏,在无起跳板上起跳
练习(2 组)。

四种分组练习后,各组队员之间交流感受,思考起跳的技术动作要领,并总结交流,得出正确动作结论。

教师在分组练习时及时引导,与同学们共同探讨,发现共性
错误动作,学生交流时,做正确动作示范和错误动作示范,由学生
总结,发现动作之间的不同,便于得出正确动作要领。

3、展思纠悟:学生根据掌握情况进行不同难度的分组练习:
基础组:慢速助跑,体会最后三步节奏,在起跳板上起跳。

提高组:高速助跑,体会最后三步节奏,在起跳板上起跳。

高级组:高速助跑,无起跳板起跳。

教师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错误,并进行纠正。

期间集合一
到两次,闭上眼睛,在教师的口令指引下,进行想象训练,感悟
助跑起跳的节奏,脑海中形成完整动作的印象。

4、反思明悟:学生通过晋级通关,使80%以上的学生掌握本节课
的重难点,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助跑起跳节奏。

学生进行展示,展示学生自评,学生之间进行互评,更加明确跳远起跳的技术动作要领。

教师及时点评,并进行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反思。

三)结束部分:放松练习;课堂小结;师生再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