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观经济学 第8讲 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 第8讲 市场失灵..


MCS
C
0 图
X1
X0 X
针对外部性的庇古税
(2)产权与科斯定理
科斯认为:所以会产生外部性问题,关键在于权利没有 得到明确的界定。 科斯定理,西方学者有多种说法,通常可表述为:在市 场交换中,若交易费用为零,那么产权对资源配置的效 率就没有影响。换句话说,无论初始产权如何界定,只 要交易费用足够小,效率结果都一样。 如果不存在交易费用,只要从法律上规定外部性问题中 双方的权利,那么双方会通过自主的交易重新调整最初 的权利安排,从而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于是外 部性问题就不存在了。 科斯定理认为可以通过私人协商来解决外部性问题。政 府应该只界定拥有权利的一方,让市场自行解决问题, 而不是政府出面征税。 科斯定理提醒我们,产权制度是人们进行交易、优化资 源配置的前提。
标志着现代经济学的诞生
完全竞争的市场将达成资源的最优配置。
市场不是万能的
市场失灵:指市场调节不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导致市场不能实现最优配置的的主要原因:
A 垄断;(AT&T)
B 公共物品;(灯塔) C 外部性;(小造纸厂) D 信息不对称;(二手车市场) 这四种情况下,市场机制不能正常地发挥作用,社会资源的 配置会产生扭曲。因此需要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 采取某些 措施,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扭曲加以矫正,尽可能使市场能够公 平、有效地运行。
例:谁愿意为节日焰火付钱? 节日放焰火可以烘托出节日气氛。然而,如果向每位 观看焰火的消费者收费来筹集所需要的资金,这一做 法行得通吗?你能够将那些不付钱的消费者排斥在外 吗?显然是很困难的。除非某人或某个公司大发善心, 否则只能由政府出面。
例:为什么居民不自愿使用无磷洗衣粉?
从1999年10月1日开始,根据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令,在深 圳市范围内,禁止出售含磷洗衣粉。 在这之前,尽管商场里有多种品牌的无磷洗衣粉出售,政府及宣传 媒体也呼吁居民使用无磷洗衣粉,但居民似乎对无磷洗衣粉不太感 兴趣。根据1999年7月对市场的调查结果,含磷洗衣粉与无磷洗衣粉 的市场份额之比为80%:20%。居民之所以不愿意购买无磷洗衣粉的 主要原因是价格问题。每500克无磷洗衣粉的价格比含磷洗衣粉高出 0.3~0.4元,按照深圳目前的人口及年人均洗衣粉的使用量计算, 居民若购买无磷洗衣粉,一年将多支出1800万元左右。 但是,由于洗衣粉中的磷是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污染源,政府每年 为处理污水付出很大代价。据深圳市环保局公布的数据,1998年, 深圳市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费用高达4亿元。显然,先污染后治理的 做法是一种低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私人收益与公共收益的差异——外部性问题
MC MR社 MR私
Q1
Q2 MC社 MC私
Q
MR Q1 Q2 Q
总结:外部性与市场无效率
负外部性导致市场生产的量大于社会所希
望的量
正外部性导致市场生产的量小于社会所希
望的量
3、纠正外部性的途径
(1)庇古税(Pigou)
MC MR MR MR’ B A 假定,社会可接受的污染量 在X1上(没有污染是不现实 的,少量的污染是可接受 的),MCS是污染的社会货 币边际成本,MR是污染的企 业边际收益,假设排污企业 生产的边际成本为0,企业 会生产到边际收益为零的点, 其排污量为X0,此时对污染 征税BC,使MR移动到MR’,污 染可达到社会可接受的范围。 庇古税不能根治污染,且污 染的社会成本难以计量。
p
p
1、外部性的形式(正或负)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性:
A.生产过程中的噪声、环境污染;(负效应) B.渔民过度捕捞;(负效应) C.高效率机器设备的应用将使手工生产者遭受灭顶之灾;(负效应) D. 养蜂人酿蜜,周围果园产量提高;(正效应) ………….
消费过程中的外部性:
A. 旅游者蜂拥至旅游区而使物价上涨、舒适度下降;(负效应) B. 你邻居的高档轿车、居室装修豪华使你倍感压抑; (负效应) C.你注射流感疫苗,减少了别人得流感的机会。(正效应) ……….. 新近例子:“五一”小长假中汽车拥堵问题
外部性:火车的故事
20世纪初的一天,列车在绿草如茵的英格兰大地上飞 驰。车上坐着英国经济学家庇古(A·C·Pigou)。他边欣 赏风光,边对同伴说:列车在田间经过,机车在田间经过 ,机车喷出的火花(当时是蒸汽机)飞到麦穗上,给农民 造成了损失,但铁路公司并不用向农民赔偿。这正是市场 经济的无能为力之处,称为“市场失灵”。 将近70年后,1971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斯蒂格 勒和阿尔钦同游日本。他们在高速列车(这时已是电气机 车)上见到窗外的禾田,想起了庇古当年的感慨,就问列 车员,铁路附近的农田是否受到列车的损害而减产。列车 员说,恰恰相反,飞速驰过的列车把吃稻谷的飞鸟吓走了 ,农民反而受益。当然铁路公司也不能向农民收“赶鸟费 ”。这同样是市场经济无能为力的,也称为“市场失灵” 12 。
例:被动吸烟的经济学 被动吸烟或“吸二手烟”是一种典型的外部性问题, 同时也是一种低效的资源配置状态,因为吸烟者不但自 我污染,而且也增加了别人的负担。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政府颁布禁烟法规是一种解决办法,而用明晰产权的 办法似乎更加合理。如果不吸烟者被赋予权利,那么受 到污染后就可以索赔,这样吸烟者就必须将外部性看作 是一项成本。他们也可以花钱将这一权利买下来,但这 同样地增加了成本。 与政府颁布法令相比,明晰产权后决策权交给了决策 者个人。
公共物品的供给与搭便车行为 公共物品无法由私人提供 边际成本为零要求价格为零,否则资源无法实现社 会最优配置; 非排他性意味着不能将那些获得收益但又不付钱的 消费者排斥在外(“搭便车”行为) ,生产者无法占 有所应得的收益;
政府如何确定公共物品的供给? 由于公共物品市场中存在大量“搭便车”现象,市 场信号无法正确指示公共物品的最优供给量。公共物 品的供给在更大意义上是一种政治决策。
三、外部性与市场失灵 外部性是指一项经济活动对非当事人的第三者 所产生的影响。 当一项经济活动中存在外部性时,经济活动主 体将不会承担全部成本或占有全部收益。
p
在任何一项交易中,相同数量的金额,对卖方来 说是价格,而对买方来说则是成本,所以说, “价格”与“成本”是同一个概念,但当外部性 存在时,市场价格会偏离社会成本,例如: 没有人否认空气污染是一种费用,但这种费用在 任何地方都没有显示出来,相对于个人和单位的 内部费用(会计成本)来说,空气污染的费用是 一种外部费用。 父母对其子女的教育,毫无疑问,同时给予社会 一种收益,因为受教育比未受教育对社会贡献更 多,但这是一种外部收益,父母并没有因其子女 对社会的额外奉献而受到奖赏。
微观经济学 第八章 市场失灵 Chapter08 Market failure
主要内容
• 市场与资源配置效率
• 公共品 • 外部性
• 信息不对称
2
市场:看不见的手
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能实现 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 利,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和所得。但在他这样做 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一种 目标,这种目标并非是他本意所要追求的东西。通过追逐个 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 会利益所能够得到的那一种要更好。 ----亚当· 斯密《国富论》1776年

注意:公共物品不一定就是政府提供和国有企业生产的产 品、服务
准公共物品 有些物品是竞争性的,但是非排他性的; 例如:在海洋中捕鱼,如果你捕得越多,别人捕鱼的 代价越大。但捕鱼是非排他性的(因为很难只让那些 付钱的人捕鱼)。 有些物品是排他的,但是非竞争性的; 例如:在长江大桥上可以设立收费站,只有付钱后才 能过桥;但如果桥面不拥挤,则是非竞争性的(增加 一个过桥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科斯与庇古解决外部性问题之比较
假定有一工厂排放的烟尘污染了周围5户居民晾晒的衣服,每户由此 受损失75元,5户共损失375元。若此时有两个解决污染问题的方法, 一是花150元给工厂烟囱安装一除尘器,二是给每户买一台价值50元的 烘干机,5户共需250元。不论把产权给工厂还是给居民,即不论工厂 拥有排烟权利,还是5户居民有不受污染的权利,只要产权明确,且得 到充分保障,上述外部影响就不会发生。则他们中任何一方都会想出 用150元安装一个除尘器来消除污染,即解决外部影响问题。因为这样 最节省,150元成本最低表示资源配置最优。 在上例中,解决外部影响问题不需要政府干预,只要产权明确, 市场会自动解决外部性问题,而在此以前,以英国庇古为主要代表的 传统经济学认为,解决外在性问题,需要政府干预:出现外部不经济 时,要用征税办法,其数额应等于外部不经济给其他社会成员造成的 损失,使私人成本和社会利益相等,这样使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 。因此,科斯定理的问世,被认为是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 现实中,如果污染人数众多,则谈判、达成协议的交易成本太大 ,私人协商的解决方案将不再有效,需政府解决。
例:为什么政府在居民区内免费提供灭鼠、灭蚊、灭蟑 螂药物? 环境是一种公共物品。个人缺乏有效刺激去改善环 境。如果在一个居民区内灭鼠、蚊、蝇、蟑螂等需要 花费10000元,每户居民应分摊100元。由于无法阻止 那些不付钱而又能够获益的行为,因此,许多人将会 产生“搭便车”的冲动。资源的投入将会低于有效配 置水平。
公共物品的特征:
非竞争性——意味着大家可以同时消费某一物品,新增加 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非竞争性决定收费是不必要的。 例如:天气预报增加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非排他性——不能够将那些没有付钱的消费者排除在消费 过程之外;“免费搭便车者” 非排他性决定了供给者收费是不可能的。 例如:国防一旦建立之后,就不能把那些不付钱的消费者 排除在外。
二、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
在一个靠海的渔港村落里住了两三百个人,大部分的人都是靠出海捕鱼维生。 港口附近礁石险恶,船只一不小心就可能触礁沉没而人财两失。如果这些村 灯塔的故事 民都觉得该盖一座灯塔,好在雾里夜里指引迷津;如果大家对于灯塔的位置、 高度、材料、维护也都毫无异议,那么,剩下的问题就是:怎么样把钱找出 来,分摊盖灯塔的费用 ? 公共物品是相对于私有物品的概念,对公共物品的配 方法1:按船只大小?船只有大有小;船只大的船员往往比较多,享受到的 置,市场是无能为力的。 好处比较多。 方法2:依船员人数分摊?然而,船员多少不一定是好的指标,该看渔获量。 私有物品的特征: 捞得的鱼多,收入较多,自然能负担比较多的费用 竞争性——生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某人多消费一个单位物品时, 方法3:依渔获量来分摊?那么,以哪一段时间的渔获量为准呢?要算出渔获 其他人就会少消费;一定数量的产品在相互竞争的消费者间分配。 量还得有人秤重和记录,谁来做呢 ?而且,不打渔的村民也间接地享受到美 谁出价高,谁得。 味的海鲜,也应该负担一部分的成本 排他性——不付费的人,会被排除在消费某商品之外,谁不付费, 方法4:依全村人口数平均分摊?如果有人是素食主义者,不吃鱼;难道也 谁就不能享用。 应该出钱吗? …… 不管用哪一种方式,即使大家都(勉强)同意,由谁来收钱和保管呢?如果 有人事后赖皮,地的悲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