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黄汤禁例及兼证.ppt

麻黄汤禁例及兼证.ppt



桂枝加葛根汤

有汗(表虚)
葛根汤
项背强几几 风
表实证

麻黄汤
外 身痛喘咳 束
经气不舒 肺气失宣
2021/2/14
小结
✓主证: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舌苔薄白, 项背强几几,脉浮紧。
✓病理:伤寒表实,兼经气不舒。 ✓治法:发汗解表,升津舒脉。 ✓方药:葛根汤(葛、麻、桂、芍、草、姜
、枣)
2021/2/14
方义:
葛根四两 —升津利腧,解肌发表。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发汗解表。
芍药二两 —敛阴和营,且防过汗伤津。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补益脾胃,滋汗源。
甘草二两
2021/2/14
问题:
• 表实兼项背拘急,为何不用麻黄汤加葛根 ,反取桂枝汤加葛根、麻黄呢?
2021/2/14
【现代研究】
据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本方具 有抗炎、解痉、抗过敏、抗血小板聚 集和抗血栓形成的功能;并能扩张脑 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尚有降低血压 的作用。
2、麻黄汤禁例
• 麻黄汤禁例共有原文9条: 49、50、83、84、85、86、87、88、 89
– 其中49和50条言不可发汗之脉, – 83至88共7条言不可发汗之证。 – 禁汗脉证具备。
• 禁忌9条——咽、淋、疮、衄、血、汗、寒 • 共性——正虚(阳(气)虚、阴(血)虚
、阴阳两虚)
2021/2/14
• 【提要】表实兼里热烦躁的证治及大青龙 汤的禁例。
• 【讨论】
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伤 主要脉证 寒表实证
烦躁——热郁于里,汗不得出(但津液未伤, 故一般不口渴)
不汗出而烦躁 是本证要点!
2021/2/14
思考:
• 导致大青龙汤证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伤寒失汗,表邪不解、阳郁化热而形成的
2021/2/14
• 查体:现体温39℃,舌苔薄白略干,脉浮数 。化验血常规、大小便常规均正常。
• 试辨其证型? • 病因——? • 病机——? • 病位——? • 方药——? • 预测——?
2021/2/14
• 外感风寒,表气郁闭,里气紊乱之葛根汤 证,治宜外散风寒、内升清阳,方用以葛 根汤加味。葛根15g,白芍12g,桂枝、苦 杏仁各9g,麻黄、炙甘草各6g,生姜3片, 大枣3枚。水煎服
2021/2/14
2、邪犯阳明证
• 【原文】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
汤主之。(32)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
葛根加半夏汤主之。(33) • 【提要】表实不解,内迫阳明的证治。 • 【辨证要点】表证兼下利或呕
2021/2/14
小结
✓主证:发热恶寒,头项强痛,无汗,下利 或呕逆,舌苔薄白,脉浮。
表寒里热 ; ✓感寒较重,邪闭较深或是素有郁热,再患
伤寒所致
2021/2/14
• 寒邪闭表在机体的病理发展趋势是什么?
寒邪侵袭→寒郁阳→寒郁热 (麻黄汤)
无汗而喘 舌苔薄白
寒重热轻——大青龙汤(麻 黄汤)
热 重 寒 轻 —— 麻 杏 甘 石 汤 (石重于麻)
寒化热(纯热证)
阳明证(白虎汤) 五大一黄
2021/2/14
【临床应用】
①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感冒、流感、支气 管哮喘、支气管炎、肺炎等。
②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冠心病、椎基 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③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结肠炎、急性 胃肠炎、痢疾等。
④治疗骨科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自发 性寰椎半脱位、风湿性腰腿痛等。
⑤五官科疾病:结膜炎、中耳炎、突发性 耳聋、鼻窦炎、慢性鼻炎等。
✓病理:表邪不解,内迫胃肠。 ✓治法:发汗解表,升清止利;若见呕逆者
,佐以降逆止呕。 ✓方药:葛根汤
葛根汤加半夏——葛根加半夏汤。
2021/2/14
✓临床运用: 多用治感冒、胃肠型感冒,但若下利次
数频繁,须慎重。因本方毕竟以解表为主 ,发汗有伤津之虞。非确属表实证为主兼 下利者,不宜采用。
2021/2/14
• 治疗效果21时服下,20分钟后,全身汗出 ,头发如水洗,下肢亦汗出,连绵不断, 至第2天12时汗止,思食,头身不痛,无发 热,泄止。
2021/2/14
• 辨证要领: • ①病来突然,且脉浮而数,非三阴下利。
②下利虽重,但无灼肛、腹胀、潮热等, 显非阳明病。 • ③结合病症,发热、恶寒、头身疼痛等, 皆是表证表现,证情与《伤寒论》32条原 文颇为切合,故投葛根汤以治。
2021/2/14
3、太阳伤寒兼证
• 1、经气不舒证
*【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 风,葛根汤主之。(31)
*【提要】表实兼项背强的证治。 *【讨论】 ✓病理:风寒外束,邪入太阳经输,致经输
不利,筋脉失养,项背拘急不舒
2021/2/14
✓与桂枝加葛根汤、麻黄汤证鉴别:
葛根汤
无汗(表实)
项背强几几
• 王某,男,38岁,2019年4月28日初诊。 • 现病史:发热恶寒,头身疼痛3天,伴腹泻半天。
病人患甲亢病3年,不规律服用“甲铳咪唑(他巴 唑)”、“谷维素”、“普萘洛尔(心得安)” 等。现因感冒经村卫生所给予激素等肌注2次, 25日晨3时解小便时,突觉两腿发软、不能站立 。检查:血钾2.795mmol/L;心率100次/分。给 予补钾、门冬氨酸钾镁等输液治疗,病情明显好 转。27日夜复咸风寒,次日凌晨出现头痛,畏寒 ,发热(T38℃),无汗,恶风,微喘,气息稍 粗,腰痛,四肢关节痠痛,下肢为甚,下午出现 泄泻,为淡黄色稀水便,日泄20余次,头、腰及 四肢疼痛加重,给予肌注“安痛定”后,症状略 减,上半身有少许汗出,1小时后复故。
• 3、表寒里热证
• 【原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 ,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 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 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38 )
• 【词解】 ✓烦躁:烦是心烦,为病人自觉证;躁是手
足躁扰不安,为他觉证。
✓厥逆:手足冰冷,严重者上过肘,下过膝 。
✓202筋1/2/1惕4 肉瞤:指来自肉跳动。瞤音纯。表寒证——里热实证 (太阳) (阳明)
2021/2/14
• 病机:风寒外束,阳郁内热。
• 治法:外散风寒,内清郁热。
• 方药:大青龙汤
• 麻黄六两 桂枝二两
生姜三两 杏仁四十枚
辛散表邪
石膏如鸡子大
清解郁热
大枣十枚 炙草二两
和中以资汗源
2021/2/14
煎服法及注意事项
1、先煮麻黄去上沫; 2、分三次温服; 3、温服取微似汗,切勿过汗伤阳; 4、汗出多者,温粉扑之; 5、若一服汗出邪解,停后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