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差分信号和单端信号概述.

差分信号和单端信号概述.

差分信号与单端信号概述差分信号和普通的单端信号走线相比,最明显的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抗干扰能力强,因为两根差分走线之间的耦合很好,当外界存在噪声干扰时,几乎是同时被耦合到两条线上,而接收端关心的只是两信号的差值,所以外界的共模噪声可以被完全抵消。

b.能有效抑制EMI(电磁干扰),同样的道理,由于两根信号的极性相反,他们对外辐射的电磁场可以相互抵消,耦合的越紧密,泄放到外界的电磁能量越少。

c. 时序定位精确,由于差分信号的开关变化是位于两个信号的交点,而不像普通单端信号依靠高低两个阈值电压判断,因而受工艺,温度的影响小,能降低时序上的误差,同时也更适合于低幅度信号的电路。

目前流行的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就是指这种小振幅差分信号技术。

1、共模电压和差模电压我们需要的是整个有意义的“输入信号”,要把两个输入端看作“整体”。

就像初中时平面坐标需要用 x,y 两个数表示,而到了高中或大学就只要用一个“数”v,但这个 v 是由 x,y 两个数构成的“向量”……而共模、差模正是“输入信号”整体的属性,差分输入可以表示为vi = (vi+, vi-)也可以表示为vi = (vic, vid)。

c 表示共模,d 表示差模。

两种描述是完全等价的。

只不过换了一个认识角度,就像几何学里的坐标变换,同一个点在不同坐标系中的坐标值不同,但始终是同一个点。

运放的共模输入范围:器件(运放、仪放……)保持正常放大功能(保持一定共模抑制比 CMRR)条件下允许的共模信号的范围。

显然,不存在“某一端”上的共模电压的问题。

但“某一端”也一样存在输入电压范围问题。

而且这个范围等于共模输入电压范围。

道理很简单:运放正常工作时两输入端是虚短的,单端输入电压范围与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几乎是一回事。

对其它放大器,共模输入电压跟单端输入电压范围就有区别了。

例如对于仪放,差分输入不是 0,实际工作时的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就要小于单端输入电压范围了。

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两只船静止在水面上,分别站着两个人,A和B。

A和B相互拉着手。

当船上下波动时,A才能感觉到B变化的拉力。

这两个船之间的高度差就是差模信号。

当水位上升或者下降时,A并不能感觉到这个拉力。

这两个船离水底的绝对高度就是共模信号。

于是,我们说A和B只对差模信号响应,而对共模信号不响应。

当然,也有一定的共模范围了,太低会沉到水底,这样船都无法再波动了。

太高,会使会水溢出而形成水流导致船没法在水面上停留。

理论上,A和B应该只是对差模有响应。

但实际上,由于船上下颠簸,A和B都晕了,明明只有共模,却产生了幻觉:似乎对方相对自己在动。

这就说明,A和B内力较弱,共模抑制比不行啊。

说笑了啊,不过大致也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差模电压也不可以太大,否则会导致把A和B拉开。

主要是这句“共模是两输入端的算术平均值,差模是直接的同相端与反相端的差值”。

共模电压应当是从源端看进来时,加到放大电路输入端的共同值,差模则是加到放大电路两个输入端的差值。

共模电压有直流的,也有交流的。

直流的称为直流共模抑制(比),交流的称为交流共模抑制(比),统称共模抑制(比)。

一般的放大器特别是仪表放大器,有较好的直流共模抑制,但对交流共模抑制,频率一高往往就不行了----急剧下降,即频率响应不行。

一般的信号均有源阻抗,此阻抗可以不同程度破坏电路的对称性,因此,用差分放大器时要小心它引起的误差。

参考相关数据数册。

不仅仅是在运放电路中。

只要是电信号传输,都可以分为共模和差模差模是两根信号线之间的。

共模是信号对地的所以只要有信号传输就有共模干扰。

准确说是:一根线共模和差模叠加在一起,无法区分,只有双线传输才能区分共模和差模。

先看共模和差模的由来,也就是这种区分的价值1. 传导干扰下:假设系统的公共参考点(“地”)受干扰,电位发生了波动。

其实电位这个概念严格说只有相对意义,一个孤立点不存在什么“电位”,所以波动一定要相对另一个参考点的,例如:大地,或与你的板子或整机相连的那个设备的参考点。

这时,两个设备间的两根信号线上的干扰是近似相同的。

2. 空间耦合干扰下:电磁波具有一定的空间连续性,在很小的空间内,可以认为电磁波是均匀的,如果两根线靠得很近,两根线所受干扰也是近似相同的。

按一般说法,任意一根信号线相对地线所受干扰,就是共模干扰。

但只有双线传输时,共模和差模的区分才有价值。

而且,一根线可以有“共模”,但没有差模。

当然,概念也是人为定的。

要么按公认说法(事实标准),要么按权威定义,比如,IEEE标准。

下面我们再来举个例子来看看:差分运放一端加3 v 一端 2v相当于一端加vd=0.5vc=2.5;一端加:vd=-0.5 vc=2.5。

任何一种信号,都是共模与差模的复合,但是是什么决定了哪些是共模哪些是差模,就是看参考的信号了。

单纯的讲一根线是没有意义的,参考地其实只不过是以地为0信号。

如果一端是VI,那么地端相当于共模信号为VI/2,差模信号为-VI/2,综合起来就为0了而任意参考位为V2的话,VI里面的共模量应为(V1+V2)/2,差模量为(V1-V2)/2另一端相当于共模量(V1+V2)/2,差模量为-(V1-V2)/2,差模与共模只有相比较才有意义。

简单理解:你选择了一个地之后,两根线的相对高度就是差模。

而两根线的绝对高度的平均值就是共模,当两根线的距离缩小到0,变成一根线时,就只有一个高度了,因此它的绝对值就是共模。

此外,这里有一些在公开发表的学术期刊上的定义,都是各个作者的理解,供参考:1. 共模干扰是指干扰电压出现在仪表输人端的一端(正端或负端)对地之间的交流信号,它可用晶体管电压表跨接于仪表输人端的一端(正端或负端)与地之间测量,一般对地干扰大多在几伏到几十伏的范围内2. 共模干扰是指电路中两个被测量点电位相对大地同时发生同方向交化而产生的干扰,而差模jf扰则是电路中两个被测量点的电位差发生相对变化而产生的干扰3. 共模干扰是指模数转换器两个输入端上共有的干扰电压,它可能是直流或交流电压,电压幅值可根据应用现场的环境达几伏甚至更高.共模干扰又称共态干扰,常用共模抑制比(CMRR)表示输入电路对共模干扰的抑制能力4. 共模干扰是指由电源的相线与地线所构成回路中的干扰.差模干扰是指电源的相线和相线所构成的回路中的干扰.传导干扰主要是由电路中高速切换的电压、电流与杂散寄生参数之间相互作用而产生的高频震荡所引起5. 实际上传导干扰又有共模和差模之分,所谓共模干扰是指地线与相线干扰信号,线间的相位相同、电位相等,而差模干扰是相线间干扰信号相位差180(电位相等)6. 共模干扰是指在保护装置所有电路或电路的某一点与地(或外壳)之间形成的干扰(电位),如图1中的Vt 所示.它是保护装置工作不正常的重要原因7. 共模干扰”是指干扰大小和方向一致,其存在于电源任何一相对大地、或中线对大地间.共模干扰也称纵模干扰、不对称干扰或接地干扰,是载流体与大地之间的干扰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是指差动放大器双端输入时的输入信号。

共模信号:双端输入时,两个信号相同。

差模信号:双端输入时,两个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

任何两个信号都可以分解为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

设两路的输入信号分别为:A,B.m,n分别为输入信号A,B的共模信号成分和差模信号成分。

输入信号A,B可分别表示为:A=m+n;B=m-n则输入信号A,B可以看成一个共模信号m 和差模信号n 的合成。

其中m=(A+B)/2;n=(A-B)/2。

差动放大器将两个信号作差,作为输出信号。

则输出的信号为A-B,与原先两个信号中的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比较,可以发现:共模信号m=(A+B)/2不见了,而差模信号n=(A-B)/2得到两倍的放大。

这就是差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5&3 ,5 = 4+1 ,3= 4-1,共模信号=4,差模信号=1 ,5-3=2,结果是2,将差模信号1放大2倍)差分信号一般是前级输入的,或者一段接共模信号,一端接输入信号。

最最前面,可以用单端转双端啊。

对于差分放大,首先要建立正确的静态工作点,也就是共模信号,譬如vcc为1.8v的时候,输入的共模信号一般是0.9v,放大的差分信号是在0.9v上下摆动的信号~2、基本区别单端信号指的是用一根线传输的信号,一根线没参考点怎么会有信号呢?参考点就是地。

也就是说,单端信号是在一根导线上传输的与地之间的电平差。

利用单端信号把信号从A点传递到B点,有一个前提就是A点和B点的地电势应该差不多是一样的,为啥说差不多呢,后面再详细说。

当你把信号从A点传递到B点的时候,A点和B点的地电势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但是A点和B 点的地电势差有一个范围,超过这个范围就会出问题了。

差分信号指的是用两根线传输的信号,传输的是两根信号之间的电平差。

3、传输上的差别单端信号的优点是,省钱~方便~大部分的低频电平信号都是使用单端信号进行传输的。

一个信号一根线,最后把两边的地用一根线一连,完事。

缺点在不同应用领域暴露的不一样归结起来,最主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抗干扰能力差。

首先说最大的一个问题,地电势差以及地一致性。

大家都认为地是0V,实际上,真正的应用中地是千奇百怪变化莫测的一个东西我想我会专门写一些地方面的趣事。

比如A点到B点之间,有那么一根线,用来连接两个系统之间的地那么如果这根线上的电流很大时,两点间的地电势可能就不可忽略了,这样一个信号从A的角度看起来是1V,从B的角度看起来可能只有0.8V了,这可不是一个什么好事情这就是地电势差对单端信号的影响。

接着说地一致性。

实际上很多时候这个地上由于电流忽大忽小,布局结构远远近近,地上会产生一定的电压波动,这也会影响单端信号的质量。

差分信号在这一点有优势,由于两个信号都是相对于地的当地电势发生变化时,两个信号同时上下浮动(当然是理想状态下)差分两根线之间的电压差却很少发生变化,这样信号质量不就高了吗?其次就是传输过程中的干扰,当一根导线穿过某个线圈时,且这根线圈上通着交流电时,这根导线上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好简单的道理,实际上工业现场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就是这么简单,可是你无法抗拒~如果是单端信号,产生多少,就是多少,这就是噪声你毫无办法。

但是如果是差分信号,你就可以考虑拉,为啥呢,两根导线是平行传输的每根导线上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是一样吗,两个一减,他不就没了吗~确实,同样的情况下,传输距离较长时,差分信号具有更强的驱动能力、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同样的,当你传输的信号会对其他设备有干扰时,差分信号也比单端信号产生的信号相对小,也就是常说的EMI 特性(EMI是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的缩写,有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