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害辨识

危害辨识

危害辨识、危险评价基本概念
1.1 危害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组合之根源或状态。

危害分为两类。

第一类危害: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害。

常见的如: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各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等。

第二类危害: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害。

它通常包括人、物、环境三个方面的因素。

.2 危险是指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危险评价也称安全评价或风险评价,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得出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其程度的评价,以寻求最低事故率、最少的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2. 危害辨识方法
危害辨识是确认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即找出可能引发事故导致不良后果的材料、系统、生产过程或工厂的特征。

因此,危害辨识有两个关键任务:识别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辨识可能发生的事故后果。

2.1 危险因素的分类
对危险因素进行分类,是为了便于进行危险因素的辨识和分析,危险因素的分类方法有很多,如根据GB13816-92《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的规定,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分为六类:物理性危险因素(防护缺陷、噪声危害等)、化学性危险因素(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等)、生物性危险因素(致害动物、植物等)、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负荷超限、从事禁忌作业等)、行为性危险因素(指挥失误、操作错误等)、其他危险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