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板报制作_初中信息技术教案_模板电子板报制作一、教材分析在前一课学习了插入剪贴画之后,进一步学习插入更加丰富多采的文件图片,从而为板报锦上添花。
本课还用到前面学过的文本框的插入与编辑知识。
为了能让学生创作出丰富多样、更具个人特色的电子板报作品,插入恰当的文件图片能起到锦上添花甚至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学生也会十分感兴趣。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本课中还安排了对有无文本框下的不同图文排版方式作综合对比应用练习;增添了运用“衬于文字下方”版式时对图片的淡化处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另外还鼓励学生从网上搜索、下载图片,对图片版式设置的分类进行置疑等等。
这些都是对教材的深入挖掘和拓展。
因此,本课在《学做电脑编辑》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所起的作用相当大,不仅是对前面几课学习内容的综合应用,还将本单元的学习推向了一个大高潮,学生的学习兴趣也由此冲向最高点,可以直接延续到紧随其后的同样精彩一课《制作艺术刊头》。
二、学生分析:学生经过一学期的训练,已初步掌握了电脑的一些基本技能,通过进一步的学习会加深学生的操作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和制作“电子板报”,让学生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WORD”一章的各知识点。
2、能力目标:通过制作“电子板报”:a、熟练运用WORD软件进行复杂图文排版。
b、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
c、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d、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a、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b、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c、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
四、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WORD是应用广泛、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兼有完善的排版功能。
熟练运用WORD软件,是社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
WORD软件的应用领域是文字处理和排版,当然WORD的软件的教学之重点也就是这两点。
文字处理包括文字的录入(这有涉及到汉字输入法的知识)、编辑、格式设置(字体、字号、颜色、特殊格式);版式设置包括页面设置(纸张、边距、缩进、间距、边框、背景)、对象(图片、文本框、艺术字)插入及版式;表格制作包括表格插入、修饰。
教学重点:格式设置(文字、图片)、表格制作教学难点:版式设置(页面、分栏、文本框)五、教学模式(任务驱动)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我们会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很适合这一课程的教与学。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的出发点是:抓住信息技术学科特点,以信息处理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对象,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以完成和实现“任务”为线索,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整合信息于学科的学习应用中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带动学生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理论联系实践能力的提高,增强学生独立意识和团体协作精神。
对于WORD这一章的教学,我采取的是:”布置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学→教师穿插介绍知识重点和难点→归纳结论、评价成果”,即学生通过制作一份电子板报,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并在其中要求融入审美情趣、网络技术、社交能力的展示。
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指导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发挥。
我在WORD这一章的教学前,对我任课的高一六个班的学生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有30%的学生已会熟练运用WORD;有30%的学生会一点;40%的学生一点不会,但通过前面几章的学习,如果根据课本的介绍,能自学。
于是我把每班分成“四个人为一组”的多个小组(小组成员是这样搭配的:能熟练操作电脑、熟练运用WORD同学;上高一前没有接触过电脑并对WORD一点不会的同学;男同学;女同学。
尽量使各小组成员知识水平平衡)。
1、“电子板报制作”任务设置每组学生利用WORD制作一份漂亮的电子板报,要求:(1)电子板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第二课堂”,但内容各组自定;(2)电子板报应含有图片、艺术字及各种字体风格;(3)电子板报应含有制表;(4)电子板报制作版面至少有四张A4纸;(5)提供网上下载、扫描输入、数码输入等技术条件;(6)评测的重要依据是“创新”、体现时代特色和个性张扬,内容没有科学性错误。
2、版面栏目设置参考校园新闻:报道学校“第二课堂”活动及学校的大事情。
人物专访:可采访校长、教师和有代表性的同学等。
校园情报:报道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的最新情况和动态。
指点江山:发表对某些事的看法,或抒写自己的志向与抱负。
开心往事:写出难忘的经历和令人高兴的趣事。
丑闻一瞥:对校园内不文明的人和事进行曝光。
友情难忘:记同学或师生之间相互勉励、共同进步的情谊。
“我也谈学校建设”、青春BBS、奇思妙想、教你一招、万花筒、小幽默、小常识等。
[1] [2] [3] 下一页《文字的修饰》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帮助学生掌握常用的文字修饰方法,能对字体、字号、字形、颜色以及修饰效果进行设置。
(二)技能目标: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并能制作出比较漂亮的文件。
(三)情感目标: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敢于展示自己的才华的勇气,善于听取借鉴他人之长,并尊重别人意见的情感。
(四)态度目标:帮助学生养成辨别的接受别人的意见和建议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文字修饰的方法,制作出漂亮的文件。
三、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在“我的文档”里建立班级文件夹和自己的文件夹。
(2)文件《口头报告》。
2、教师准备:制作PPT文稿。
四、教学过程()探究学习部分(PPT1):欢迎进入信息技术天地认真学习展示才华1、引入课题研究(学习方式:集体讨论,解决疑义)同学们,欢迎进入信息技术天地。
希望你们认真学习,充分展示个性和才华。
上周,同学们已输入了文字《口头报告》。
那么,我们今天学习什么呢?先来看两个文件(PPT2、PPT3)。
2、看后进行讨论:这两个文件哪些地方不同?你喜欢哪个文件?为什么?3、揭示课题(PPT4)展示学习内容(PPT5)文件要变得漂亮,就要对文字进行修饰。
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学习课题——文字的修饰”。
(学生齐读课题)那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修饰文字,从而使文字变得更漂亮呢?(学生说,老师再找时机展示PPT6:对文字进行修饰——就是对字体、字号、字形、颜色以及修饰效果进行设置。
)(学生读学习内容)4、老师没教,哪些同学已经自学并能对文字进行修饰了?(提供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附学生文件:口头报告三(二)班陈荒流我建议咱们去峨眉山。
我们可以坐吊车看下面的树,那里的树叶五颜六色,有火红的、金黄的、杏黄的等等。
如果你要去的话,就在街心花园坐车,九个小时就可以到了。
[1] [2] 下一页浅谈计算机病毒的防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4-0093-01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发展,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快,同时也给病毒的传播带来便利。
几乎每一位电脑用户都有过被病毒感染的经历,经历过病毒入侵,文件丢失,系统损坏的用户,都会为计算机病毒而劳心伤神,也逐渐有了防范病毒的一些意识,可究竟怎么防病毒效果才好呢?1.及时给系统打上补丁,设置一个安全的密码。
360卫士就具有给系统打补丁的功能。
2.安装杀毒软件。
如果你的机器上没有安装病毒防护软件,你最好还是安装一个。
在网络上下载一个排名靠前的杀毒软件相当容易,按照安装向导进行操作就行。
不要忘记及时更新你的防病毒软件,既然你安装了病毒防护软件,就应该确保它是最新的。
一些防病毒程序都能自动连接到互联网上,只要软件厂商发现了一种新的威胁就会添加新的病毒探测代码的功能。
不然你的“旧的防病毒软件”是不能消灭新近产生的病毒的。
3.定期扫描你的系统。
如果你刚好是第一次启动防病毒软件,最好让它扫描一下你的整个系统。
干净且无病毒问题地启动你的电脑是一件心情很好的事情。
定期扫描系统是否感染有病毒,最好成为你的习惯。
4.不要乱点击链接和下载软件,特别是那些网站含有明显错误的网页,如需要下载软件请到正规官方网站上下载。
不要访问无名和不熟悉的网站,防止受到恶意代码攻击或是恶意篡改注册表和IE主页。
5.不要和陌生人或不熟悉的网友聊天,特别是那些QQ病毒携带者,他们不时会自动发送消息,这是其中毒的明显特征。
6.关闭无用的应用程序,因为那些程序对系统往往会构成威胁,同时还会占用内存降低系统运行速度。
7.安装软件时切记不要安装其携带的软件,特别是流氓软件,一旦安装了想删都删除不了,一般都需要重装系统才能清除。
8.不要轻易执行附件中的EXE和COM等可执行程序,这些附件极有可能带有计算机病毒或是黑客程序,轻易运行,很可能带来不可预测的结果。
对于认识的朋友和陌生人发过来的电子函件中的可执行程序附件都必须检查,确定无异后才可使用。
9.不要轻易打开附件中的文档文件,当对方发送过来电子函件及相关附件时文档,首先要用“另存为”命令,保存到本地硬盘,再用计算机病毒软件检查无毒后才可以打开使用。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病毒会层出不穷的冒出来,如果我们都能做好这几点,并养成习惯。
那么计算机病毒想入侵我们的电脑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教学目标:1、掌握组合、填充等操作进行复制粘贴获得修饰、创意的方法。
2、复习巩固基本操作:选定、复制、粘贴、文本框。
教学重点:自主探究利用所学各种操作组合进行各种效果的修饰。
教学难点:选定、组合、Shift键的组合使用。
课前准备:1、利用软件Authorware和Word制作“信封浏览”课件。
2、制作设计武进区遥观中学的特大信封。
(演示及模型)3、设计小练习,用以学生课堂或课后巩固。
教学时间:45分钟教学过程:一、利用多媒体手段导入新课:1、播放“信封浏览”课件,引导学生较快进行主题;2、出示设计的特大“武进区遥观中学”信封;分析:创设情境,吸引学生进入到教学情境中去,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思索,使学生兴趣高涨,积极投入,趁此自然引出课题。
二、课前准备:1、师:引导学生观察与思考,把信封的制作分割几块?(信封背景、邮政编码、贴邮票处、插入或填充图片、画线、输入文字学校名)2、利用Shift键的组合使用,画正方形、直线、正圆;3、复制、粘贴的不同操作;4、学生动手操作。
三、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1、制作信封背景(或底纹);A、画矩形框;B、填充适当“纹理”;C、设置无线条颜色。
(学生动手操作:(2分钟))2、制作邮政编码方格;A、利用Shift键组合画出小正方形并进行颜色、线型、填充修饰;B、选定,复制、粘贴、移动,完成左上方的邮政编码方格制;(学生操作,并自主探究右下方邮政编码方格的制作)师:(设问)有没有其它的方法完成操作?学生回答与教师演示归纳;3、制作贴邮票方框(左虚右实);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后教师演示,再让学生操作完成;4、填充图片或插入图片;先让学生自主探究(1—2分钟)教师操作演示:(填充图片或插入图片一种)(1)填充分图片效果:A、画出一图形(椭圆或其他自选图形);B、填充图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