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菏泽加快商务发展的几点建议
省商务厅:
根据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支持菏泽加快科学发展的意见》(鲁发[2011]19号),结合我市商务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建议,请省商务厅帮助协调,给予菏泽重点支持。
一、针对打造商贸物流集散中心,支持现代物流园区和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方面给予倾斜
(一)市场建设
1、加大专业批发市场基础配套、信息升级资金扶持力度和专业人才的引进工作。
特别是重点加强对我市牡丹花木大世界、鄄城中药材市场、曹县桐木专业市场、成武大蒜市场等特色产业市场予以重点扶持。
按照“双百市场”工程要求,加大对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和农村集贸市场升级改造,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扶持我市5-8家农产品市场完成升级改造任务。
2、结合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工作要求,2012年新增4-5家承办企业配送中心新建和改造计划。
“十二五”期间,力争配送中心新建改造计划达到18家。
3、结合“农超对接”及“区超对接”工作,大力推进我市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改造,2012年新增20家“区超对接”专区(专柜)的布点计划,“十二五”期间,新增100家“区
超对接”专区(专柜)的布点计划,扶持“农超对接”商贸流通企业6家。
4、结合现代农产品流通示范县创建工作,尽快完善我市大型农产品流通设施、物流配送中心、市场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十二五”期间,每年新增2个县区作为全省现代农产品流通示范县。
5、按照全省加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要求,加大对我市政策倾斜力度,支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升级改造工作,加快推进城乡结合部和农产品主产区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升级,同时推进我市城区标准化菜市场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完成每个县区1-2家标准化菜市场的创建和改造工作。
6、加大对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骨干日用消费品和农资连锁经营企业扶持力度,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在扩大银行授信、推荐上市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7、加大对我市二手车交易市场的升级改造力度,每个县设立1处老旧汽车报废回收网点,在我市设立2个旧机动车回收拆解中心。
8、在申报设立典当企业指标上给予支持。
民营中小企业在我市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我市中小企业发展到2万多家,个体私营经济22万家。
由于中小企业发展快规模小、用款急、贷款时间短等因素,在商业银行融资贷款
困难较大,部分企业为实现快速发展,便把融资贷款渠道转向典当行。
目前我市还有两县一区属典当行业空白,远远不能满足个别县区企业需求,为了帮助我市中小企业健康快速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建议省商务厅在申报设立典当企业指标上给予支持,在“十二五”期间每年增加三家典当指标。
(二)市场监管
9、目前菏泽有7个县区尚未列入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建议2012年全部列入试点范围。
为使广大群众吃上“放心肉”,建议省财政拨付专项资金,为所有定点屠宰企业统一配置肉品品质检验、检测仪器和设备,尽快将我市列入“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10、生猪定点屠宰无害化处理补贴资金,地方财政配套部分一直未拨付,建议省协调给予全额解决。
由于我市定点屠宰场数量多、规模小,为完成省设置规划任务,建议提高对我市压点资金的补贴额度。
为鼓励大型定点屠宰场做大做强,扩大经营规模,解决融资难题,请省帮助协调给予银行贷款贴息扶持政策。
11、建立以储备制度为基础的宏观调控机制。
菏泽市是农业、畜牧大区,有多家省级农、畜产品龙头企业,宜作为中央、地方储备商品的基地。
但目前,全市没有1家中央或省级承储企业,请省商务厅在政策上对菏泽予以扶持,争取在菏泽设立中央或省级承储企业,帮助菏泽建立以储备制度
为基础的宏观调控机制,以满足居民消费需求、应对重大突发事件。
(三)商贸服务
12、目前,商务部初步确定菏泽市为第三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试点城市,我们在制定规划、培育龙头企业、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加快推进试点城市建设。
请省帮助协调落实对我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的税收、用地、规费、就业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13、近年来,尽管我市的餐饮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但与广大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早餐需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早餐是一个微利行业,但又是一个关系到千家万户的民生问题,为做好这项工作,请省帮助协调拨付专项资金进行扶持。
14、我市是人口大市,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为推动我市家政服务体系建设,目前,我们每年只是通过家政服务工程争取到国家少量的家政培训资金,难以满足工作需要,需省里从政策、资金两方面进行扶持。
15、目前,我市商贸流通业整体上呈现出小散弱的发展状况,特别是部分县区没有较强的大中型流通企业。
我市计划通过培育一批商贸流通骨干企业,来推动全市商贸流通业提档升级,加快流通现代化推进。
这项工作需省里在税收、融资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
商务部对中小商贸企业融资担保业务补助资金,我市已连续几年未享受,建议从2012年起能向我市倾斜。
(四)物流园区
16、对菏泽口岸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给予政策支持。
菏泽拟设立以口岸和保税物流中心为龙头的出口加工区,建设用地5000亩,内设铁路专用线、保税仓库、海关查验区等设施,围绕口岸作为建设出口加工区、外国投资园区。
由于投资规模比较大,建议此项目作为省“十二五”重点规划项目,土地指标由省指标中分批解决,财政部门对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给予财政支持,对道路、供电、供气、供排水、铁路专用线等基础设施给予财政补贴支持。
请省商务厅帮助协调青岛海关和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在口岸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中给予政策扶持和倾斜。
二、在支持菏泽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园区建设方面给予支持
(一)招商引资
17、在招商引资上给予大力支持。
在省里举行的大型招商会、推介会及在项目引进上,侧重对菏泽开发区的宣传、引导,拓宽西部开发区招商引资领域。
18、围绕菏泽五大基地一大产业发展规划,多为菏泽提供招商信息,打造互通共享的信息平台,每年为菏泽举办1-2次专题招商会。
19、省厅有关处室对口支援菏泽有关县区,每年帮助菏泽各县区引进1-2个投资2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
在外资项目落地时,建议省厅在项目审批、用地政策、扶持政策
上给予相应支持和帮助协调。
20、省有关对利用外资奖励政策重点向菏泽倾斜,降低利用外资奖励门槛,提高奖励标准。
支持菏泽企业到境外上市,对成功在境外上市的企业省里给予50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
(二)开发区、园区
21、菏泽各开发区一直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可是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数额和进出口额距离申报国家级开发区的
要求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恳请省在引进外资项目上,侧重对菏泽开发区的支持力度。
22、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除了基础设施贷款贴息政策,对道路、供电、供气、供排水、铁路专用线等基础设施建设列出专项扶持资金;在省内外项目引进、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资金扶持。
23、在土地规划上相应倾斜。
据对我市10家开发区(工业园区)统计,原规划面积45.2平方公里,发展到目前,实际管辖面积已达363.2平方公里,规划工业用地指标远远不能满足园区发展的需要。
在税收政策上,使西部开发区尽可能多地保留地方留成,以增加发展力度。
(三)对外贸易
24、2011年1-11月份全市出口总额13.1亿美元,仅占全省出口总额的1%,全市平均退税率为7%左右,预计2011年全年退税总额达到6亿人民币左右,其中地方财政需承担
4500万人民币左右,由于市财政薄弱,建议省对我市出口退税地方承担部分全额承担,减轻地方政府财政负担压力,以鼓励全市进出口企业出口积极性。
25、菏泽市经济外向程度差,在出口基地及品牌建设政策方面,省给予倾斜,适当降低菏泽市进出口总量的评核标准。
26、菏泽市经济发展底子薄,进出口规模企业较少,小微企业较多,为进一步开拓菏泽市外向型经济发展力度,在广交会等国内外知名展会摊位分配上给予适当倾斜。
27、建议省商务厅在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政策给于倾斜。
我市大力发展和引进光电新能源项目。
目前大多数企业已初具规模,但尚未形成批量出口能力,建议省厅作为光电新能源产业出口重点培育基地给予政策倾斜。
(四)对外经济合作
28、加大对跨国经营企业的培育力度,对“走出去”企业在财政扶持和融资贷款政策方面予以倾斜。
由于我市“走出去”企业规模小,在获得省财政支持额度方面十分有限。
建议在前期费用、海外投资保险费、贷款贴息等方面对我市“走出去”企业增加扶持力度。
我市“走出去”企业全部是中小型民营企业,资金制约是瓶颈,在融资方面困难较大。
所以希望省政府加大对我市“走出去”企业金融信贷支持力度,希望政策银行、商业银行降低向境外投资企业发放贷款的条件要求。
29、加大对外派劳务的扶持力度。
我市是人口大市,而我市经济欠发达,就业机会少,出国务工是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就业的有效途径,建议金融部门出台对出国务工人员小额贷款等政策,用于出国人员培训和出国费用。
另一方面加大对我市对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的支持力度。
市外劳务合作服务平台在对外劳务合作服务、解决就业方面起着较大作用,建议给予更大的支持。
30、适当放宽对我市外经主体资质审批要求。
目前我市有1家对外承包工程企业,2家对外劳务合作企业,与东部发达地市相比,外经主体数量十分不足,建议在经营主体审核方面适当放宽,让我市更多的企业取得对外承包工程、对外援助、对外劳务合作方面的资质,增加我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队伍的数量。
二〇一二年一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