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报告水利工程财务决算报告会理县“8.30”地震小型震损水库黑泥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竣工财务决算报告会理县水务局二0一0年十二月本竣工决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要求编制。
一、工程概况(一)基本情况黑泥田水库位于会理县绿水乡境内,属金沙江水系城河支流绿水河上游,是一座年调节水库,蓄水、防洪、灌溉,具有综合效益的小(二)型水利枢纽工程。
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11.73km2,总库容60万m3,有效灌面400亩。
水库枢纽由大坝、溢洪道、放水设施组成,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顶长205m,最大坝高28.3m,放水隧洞建于大坝右侧,长109m,斜拉闸放水,溢洪道位于大坝右岸,为开敞式宽顶堰。
(二)工程立项及设计批复绿水乡黑泥田水库,在2008年8月30日下午16:30分,会理县黎溪区鱼鮓乡咩嘟咕村发生的里氏6.1级地震中受损,在空库情况下,仍发生右坝肩横向开裂(裂缝宽8mm,深1-2m)、右坝内侧出现长20m纵向裂缝(缝宽5mm,深1-2m)、右坝内坡出现三条长度在5-10m,缝宽2-5mm,深1-2m的横向裂缝以及管理房被震损等危害,因此经省、州、县三级专家会诊,按照国家定级标准定为次高危险情水库。
2009年2月会理县水利勘测设计队完成了《会理县黑泥田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初步设计书》的编制,2009年2月27日,州水务局组织专家对《初步设计》进行了评审,经会理县水利勘测设计队根据审查意见对除险加固初步设计修改、补充和完善后,2009年4月,州水务局以凉水发[2009]62号下达了批复,同意设计方案,批复总投资279.44万元。
2008年11月,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关于下达小型震损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资金支出预算(拔款)的通知》(川财投[2008]263号),州财政局、州水务局《关于下达小型震损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资金支出预算的通知》(凉财外投[2008]117号),下达中央专项资金投资1900万元。
2008年12月会理县财政局、县水务局根据上级下达给我县除险加固资金(1900万,要求地方配套20%,合计投资2280万元)以会财发[2008]121号文向州财政局、州水务局请示了资金安排,在全县18座震损水库中统筹安排,各水库投资以批复的实施方案为准。
(三)主要建设内容及建设工期。
1大坝整治(1)、开挖坝肩裂缝部位,采用人工配合小型电动(或油动)夯实机械夯实。
(2)、内坝坝脚增设干砌块石镇脚。
(3)、增加内坝坡预制砼板护坡,板厚度4cm,在预制板与大坝之间设20cm粗砂过渡层。
(4)、放缓内坝坡比,下半部分采用砾碎石回填,上半部分采用新采的含碎石的壤土回填。
(5)、修整外坝坡,增设M7.5浆砌块石护坡,网格内植草。
增设外坝两侧和马道排水沟,保证坝坡排水畅通。
2溢洪道整治(1)、进口段长新建溢流堰体,增加溢流堰高度,堰宽加宽到12m。
(2)、收缩段衬砌溢洪道边墙和底板,并将溢洪道由堰口12m宽收窄为7m 宽。
3放水设施整治完成放水隧洞出口陡槽工程,原老涵洞采用C15砼封堵。
4其它设施新建管理房,增设水位观测设施。
工程开工由会理县水务局于2009年8月30日以“会水[2009]字第73号《会理县水务局关于申请会理县2008年度震损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工令的请示》”上报州水务局。
2009年9月9日凉山州水务局以“凉水发[2009]164号《凉山州水务局关于会理县‘8.30’地震震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的批复》”同意18座小型震损水库工程开工。
二、资金来源及计划执行情况2008年11月,省财政厅、省水利厅《关于下达小型震损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资金支出预算(拔款)的通知》(川财投[2008]263号),州财政局、州水务局《关于下达小型震损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资金支出预算的通知》(凉财外投[2008]117号),下达中央专项资金投资1900万元。
2008年12月会理县财政局、县水务局根据中央下达给我县“8.30”地震震损小型水库除险加固资金(1900万,要求地方配套20%,合计投资2280万元)以会财发[2008]121号文向州财政局、州水务局请示了资金安排,在全县18座震损水库中统筹安排,各水库投资以批复的实施方案为准。
本项目资金实际共计到位218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资金1900万元,2008年县级财政安排水利惠民资金44万元。
黑泥田水库整治工程批复投资为279.44万元,其中建安工程费237.03万元,设备购置费0.18万元,独立费用28.92万元,基本预备费13.31万元。
该工程实际完成总投资227.163237万元,其中:主体工程竣工决算总金额204.528861万元(原合同结算金额200.875985万元),临时附加工程(线路架设)1.3982万元,独立费21.236176万元;截止现在已支付主体工程款160.70万元,支付临时附加工程(线路架设)1.3982万元,支付土地征用费6.268876万元,设计费7.98万元,监理费2.70万元,管理费用4.2873万元,合计支出183.334376万元。
三、财务管理该项目资金严格按照国债资金管理规定,实行专户存储,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资金支付严格按照合同管理,实行“2:3:3:1:1”的资金拨付制度,工程款支付时有监理、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监督人员共同签字。
工程严格实行“四制”,严格遵照水利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进行核算,不存在挤占、挪用、截留、置换、弄虚作假等问题。
四、交付使用资产情况该工程实际形成资产227.163237万元,资产移交给黑泥田水库灌区管理站。
五、招标及合同执行情况2009年1月4日,在县发改局、县纪委的监督下,经网上公开邀请比选,最终确定四川兴恒信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为本项目的指标代理机构。
2009年4月,在实施方案由州局批复后,我局委托了四川建兴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进行了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的编制。
篇二:2013年小农水竣工财务决算说明吉州区2013年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程竣工财务决算说明一、项目基本情况(一)建设原由为了加快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步伐,彻底改变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现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保障当地粮食安全奠定坚实基础,吉州区2011年启动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通过两年的重点县建设,该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由于历史欠账多,该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还较落后,制约了当地农业生产发展。
因此,为继续做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进一步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节水增效、农民增收,保障当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完成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三年目标和任务,继续实施2013年吉州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十分必要。
(二)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及位置吉州区位于江西省中部、赣江中游,扼全省水陆交通要冲,是通往革命摇篮井冈山的天然门户,京九沿线开发带上的重要城市之一。
吉州区是吉安市的中心城区,是吉安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全区总面积424.9平方公里,地理坐标为北纬27°09′30″~27°17′50″,东经114°48′~115°07′25″。
2013年度,吉州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区位于曲濑、兴桥2个乡镇,涉及21个行政村。
2、前期工作情况按照省发改委、水利厅、财政厅、农业厅、国土资源厅、扶贫开发办、农业开发办的赣发改农经字[2008]558号《关于抓紧组织开展农田灌溉工程规划编制工作通知》和《农田灌溉工程规划工作大纲》的要求,利用一年时间,我区于2009年1月完成规划的初稿编制,同年2月,该报告通过了江西省发改委会同省水利厅在南昌主持召开的评审会,2009年5月完成了《吉州区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报告》的修编,2009年7月吉州区人民政府以吉区府字[2009]100号文批准了《吉州区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报告》。
受吉州区水利局委托,2013年3月,江西省万安县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根据《吉州区农田灌溉工程规划报告》,编制完成了《江西省吉州区2013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第三批)建设实施方案》。
2013年8月,江西省水利厅、财政厅组织有关专家在南昌市召开了“吉安市2013年第三、四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实施方案的报告”(吉水利文[2013]95号),并以赣水农水字【2013】78号文下达了关于2013年吉州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实施方案的批复,批复工程概算总投资为2165.57万元。
3、工程主要建设内容按照批准的初步设计,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2013年度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程建设范围包括吉州区樟山镇、白塘街道、曲濑镇部分行政区域,其中有鸽山水库灌区、南坑水库灌区等34处灌区,受益面积3.21万亩。
改造渠道138.55km,衬砌长度138.55km,新建渠系建筑物165座;电灌站更新改造12处,改造机组功率204kw。
4、工程建设的总规模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施项目区涉及曲濑镇、禾埠乡、白塘街道、樟山镇等4个乡镇街道,田东村、罗家坊村、高联村等25个行政村。
改造田东灌区、罗家坊灌区、水南电灌灌区等小型灌区34座,曲濑镇、禾埠乡、白塘街道、樟山镇等4个乡镇街道的200亩以下灌区,改造总灌溉面积3.21万亩,改造渠道138.55km,衬砌长度138.55km,新建渠系建筑物165座;电灌站更新改造12处,改造机组功率204kw。
土石方开挖11.58m3,土石方回填7.47万m3现浇砼和钢筋砼1.08万m3, 砼预制块0.55万m3(U型槽砼0.54万m3、预制块砼0.01万m3),模板5.74万m2,钢筋39.7T。
(三)工程建设项目法人情况2011年8月,为了加强我区小农水重点县工程建设组织领导,以吉区府办字[2011]45号文成立了吉州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区政府和相关部门责任,加强了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工作的领导、组织和协调。
明确了法人代表和主要技术负责人,区水利局副局长黄柳青任法人代表,区水利局副局长黄柳青任技术总负责,配备专职人员1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人。
项目部下设技术组、宣传报道组、督查及财务核算组,具体负责项目计划、工程施工、宣传报道、财务管理、后勤服务及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
为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完善建设管理体系,项目部在国家有关基本建设管理规定的基础上,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了详细、可操作、实用性强的规章制度,做到工程建设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四)建设过程1、小农水重点县工程项目建设,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按设计要求、投资计划进行组织建设。